2013年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调研分析
本文关键词: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博文正文
2013年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调研分析
标签:农业生物 2013-01-25 17:28 星期五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是通过工程手段有效地调控动植物生产中的温、光、水、气等环境因素,创造最优的生长发育环境,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依赖于自然气候条件的被动性,有效避免不利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摆脱地域和季节的限制,以有限的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消耗,达到很高的生产效率,在实现稳定的周年连续生产,供应给市场优质农产品,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农业技术方面应用广泛,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并在6O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大大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当前世界设施园艺和集约化养殖生产都已具有相当规模,它正以传统农业所未有速率,创造出很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是一种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工程。经过4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已建立了县、乡、村等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农业体系。农业应用生态学原理主要包括用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原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的原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和有机质生产和转化的原理。生态农业就是巧妙地应用这四个基本原理进行农业生产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空 间,提高系统生产力,实现高功能及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
中咨网()研究部总结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应用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即利用生态技术进行设施农业生产,研究生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营养源循环条件,并将其推广用于大面积的设施生产中。生态农业的实施要依据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国家或地区生态工程实施的原则、技术途径亦有所不同。目前国外所倡导的生态农业主要以恢复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为主,而我国根据自身国情要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这就对我国生态农业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人世后国外大量进口绿色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产生了巨大冲击,国际绿色壁垒将限制我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方式。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将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只有大力发展设施生态农业,以生态学思路与技术进行农业设施规划与建设,生产绿色食品,才能走出困境,实现我国农产品的快速发展。
实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生态建设,要根据我国生态工程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首先要遵循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条件,应用生态技术或生态工艺建设高效人工生态系统;二要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应坚持中国特色的原则,通过实践与探索,根据我国资源、环境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建立与完善生态农业工程理论体系和工艺技术体系;四要努力突破绿色壁垒,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标准的国际化;五要遵循继承和发展协调的原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改造和完善生态工程,,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情的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体系。
分类:农林牧 | | 浏览: | |
上一篇:2013年安防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
下一篇:2013年基于品牌战略的中国粮食加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评论:
本文关键词: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5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0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