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某铬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及修复方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四川省某铬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及修复方案研究
【摘要】:由于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重度污染工业企业迁入工业集中区,搬迁遗留了大量污染场地。这些污染场地的存在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影响了土地的开发再利用,阻碍了城市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针对场地情况及污染物特性、采用合理的方法评估和修复场地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四川省某铬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从污染场地的发现、评估及治理三方面进行研究。以国家发布的风险评估导则为理论基础,将暴露参数及模型本土化,分析筛选值选取的合理性,分析参数敏感性用以判断修正的合理性,对比分析原导则(G)和修正导则(M)对工作成本的影响;进行修复技术实验,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探讨重度污染区域的最佳修复技术方法。取得了以下成果:(1)根据《2014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四川省环保厅发布的环境质量公报、借鉴国外风险评估标准修正参数和模型,并对修正后的身高、体重、PM10、皮肤接触吸收效率因子、土壤摄取量等参数及皮肤暴露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分析。获得了合理的风险值,并发现儿童体重、PM10及土壤摄入量对风险值影响较大,此类数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值。(2)将计算的风险控制值与国家现行各级标准相比较,在保障人体健康的基础上确定土壤修复目标值。发现建设用地意见稿中六价铬筛选值的设定较小,在选用筛选值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根据G与M的风险评估结果计算贡献率,结果表明修正前后各暴露途径对总风险的贡献率差别较小,证明暴露量的计算的修正结果是合理可信的。由于原导则的风险控制值大于修正导则,导致后期的修复工作量、工作成本原导则也高于修正导则。工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模型参数,降低修复成本。(4)确定采用异位固化/稳定化+化学还原修复技术及原位化学还原修复技术修复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技术可行性实验,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固化养护时间最少应不小于21天,28天时养护效果较好;固化剂水泥与土壤的质量比大于40%时固化效果较好;还原剂效果硫酸钠硫化钠亚硫酸钠;在水泥、石灰、硫酸亚铁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中,硫酸亚铁为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水泥为次要因素;最佳修复技术工艺为每200g污染土壤,水泥取200g,石灰取100g,硫酸亚铁投加量为理论反应量的1.75倍。
【关键词】:污染场地 风险评估 修正模型 土壤修复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3;X820.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9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9-21
- 1.3.1 研究内容19
- 1.3.2 技术路线19-21
- 第2章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21-34
- 2.1 场地环境状况21-24
- 2.1.1 地理位置21-22
- 2.1.2 地质概况22
- 2.1.3 水文气象22
- 2.1.4 水文地质22-23
- 2.1.5 土地利用类型及场地敏感目标23-24
- 2.2 场地生产历史24-26
- 2.3 场地初步采样调查26-28
- 2.3.1 布点方法26-27
- 2.3.2 初步采样结果与分析27-28
- 2.4 场地详细采样调查28-32
- 2.4.1 布点方法28-29
- 2.4.2 详细采样结果与分析29-32
- 2.5 本章小结32-34
- 第3章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34-66
- 3.1 风险评估修正34-38
- 3.1.1 暴露参数和暴露模型的修正34-38
- 3.1.2 可接受风险水平修正38
- 3.2 危害识别38-39
- 3.2.1 关注污染物38
- 3.2.2 污染源38-39
- 3.2.3 敏感受体39
- 3.3 暴露评估39-43
- 3.3.1 暴露概念模型39
- 3.3.2 暴露浓度39-40
- 3.3.3 暴露参数40-41
- 3.3.4 单一污染物非致癌效应暴露量计算41-42
- 3.3.5 单一污染物致癌效应暴露量计算42-43
- 3.4 毒性评估43-44
- 3.4.1 毒性效应43
- 3.4.2 毒性参数43-44
- 3.5 风险表征44-46
- 3.5.1 土壤中六价铬危害商44-45
- 3.5.2 土壤中六价铬致癌风险45-46
- 3.6 不确定性分析46-50
- 3.6.1 暴露风险贡献率分析46-47
- 3.6.2 模型参数敏感分析47-50
- 3.7 控制值计算50-54
- 3.7.1 基于非致癌风险的土壤风险控制值51-52
- 3.7.2 基于致癌风险的土壤风险控制值52-53
- 3.7.3 保护地下水的土壤风险控制值53-54
- 3.8 污染场地修复目标及范围54-57
- 3.8.1 污染场地修复建议目标54-55
- 3.8.2 污染浓度分布55-57
- 3.8.3 修复范围及土方量57
- 3.9 导则模型计算57-61
- 3.9.1 G计算结果57-59
- 3.9.2 导则原模型修复目标及范围59-61
- 3.10 G与M对比分析61-65
- 3.11 本章小结65-66
- 第4章 污染场地修复方案66-80
- 4.1 场地修复模式选择66
- 4.2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66-67
- 4.2.1 表层土壤修复技术筛选67
- 4.2.2 深层土壤修复技术筛选67
- 4.3 修复目标值的使用67-68
- 4.4 修复技术可行性实验68-77
- 4.4.1 实验材料及仪器68-69
- 4.4.2 实验原理和工艺69-70
- 4.4.3 实验方法70-71
- 4.4.4 实验分析71-77
- 4.5 修复工艺及成本77-78
- 4.6 本章小结78-80
- 结论与展望80-81
- 致谢81-82
- 参考文献82-8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素云;;场地评价工作流程与技术要点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0年03期
2 崔丽;;浅析场地环境评价的意义及场地环境评价中常见的几点问题[J];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3 王琳;李自安;陶艳;翟立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修复现状分析[J];环境教育;2011年09期
4 谢剑;李发生;;中国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J];环境保护;2012年Z1期
5 余立风;丁琼;程天金;田亚静;;发达国家如何做污染场地环境监管[J];环境保护;2012年Z1期
6 华小梅;徐建;林玉锁;;场地污染识别与诊断方法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11期
7 韩国睿;何佼;李军;;场地环境评价的意义及场地环境评价中常见的几点问题[J];科技创业家;2013年24期
8 臧振远;李培中;宋云;赵毅;尉黎;肖小健;柳兆印;;场地环境评价中标准应用问题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01期
9 尹炳奎;李智彪;高松;;场地环境评价在中国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10 刘丽;李宝林;;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估信息系统设计[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荣;;国内外污染场地的治理现状及再利用的初步研究[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朱雪强;韩宝平;许爱芹;;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概念、框架及评估方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3 鲁艳英;关彩虹;李文丹;王瑾;杨晓霞;;军用污染场地修复与展望[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鲁艳英;关彩虹;李文丹;王瑾;杨晓霞;;军用污染场地修复与展望[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5 蔡五田;;我国污染场地调查评价的基本程序、问题及对策[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6 胡玲;郑川;李琳;彭进进;;典型电镀污染场地土壤调查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7 汪健;;化工污染场地评价与修复标准研究[A];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大会报告集[C];2014年
8 黄迪;张绍修;邓洪伟;;刍议我国污染场地修复现状与对策[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广鑫;陈辉;邵春岩;;关于重金属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的几点思考[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10 吴运金;张胜田;何跃;邓绍坡;徐建;龙涛;林玉锁;;应用稳健变异函数识别重金属污染场地污染物来源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爱正;环保部启动污染场地监管试点工作[N];中国贸易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钟兆盈 晏利扬;污染场地治理是个复杂“技术活”[N];中国环境报;2014年
3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分会 张俊丽 王娜;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刻不容缓[N];经济参考报;2011年
4 记者 刘宇男;被污染场地未经治理,不得建住宅学校[N];四川日报;2013年
5 记者 郄建荣;污染场地监管仍有盲区[N];法制日报;2014年
6 周佩德;严守底线确保污染场地环境安全[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记者 张翰轩;本市发布场地环境评价导则[N];首都建设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孙秀艳;污染场地修复呼唤责任担当[N];人民日报;2012年
9 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张俊丽 罗庆明 胡华龙;控制污染场地再开发的环境风险[N];中国环境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尔德;环保部启动4个污染场地环境监管试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以中;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玉玲;重金属污染场地电阻率法检测数值模拟及反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3 刘庚;典型焦化场地土壤PAHs污染分布表征及不确定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秀;基于ArcEngine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平台设计与开发[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韩梅;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责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3 黎子瑜;重金属污染场地风险评估[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冯命华;中泰化学电石法聚氯乙烯汞污染场地检测分析及修复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徐磊;某化工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与修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陈静;某氟化物污染场地再利用风险评估及修复方案探讨[D];南京大学;2016年
7 谭冰;农药企业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管理[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8 何娟;四川省某铬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及修复方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9 汪馨宇;我国污染场地土壤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10 王宇;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体系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18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11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