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型工程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线型工程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05年
线型工程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王欢
【摘要】:线型工程占地总面积小,相比其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来讲很容易被忽略,但由于其延伸距离长,通常穿越多个区域,其对沿途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已经逐渐暴露出来。本文运用景观美学原理及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线型工程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并以广州市北部地区高速公路项目景观环境影响,青藏铁路唐拉段景观影响,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为例,结合理论分析其施工期及运营期产生的景观环境影响,验证本文提及的评价方法、指标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景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X820.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志新;张音波;许慧华;;城市高架快轨交通与城市景观协调性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05期
2 周国华;马丹;;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线型工程项目征地拆迁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1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秀龙;基于GIS的京沪高速铁路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覃烨;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分析理论与评价模型[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陶丽舒;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综合景观特色营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4 杨钦杰;基于GIS的高速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远峰,陈保雄,林楚雄,徐山瑛,喻本德,黄文杰;深圳市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治理及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3期
2 慈龙骏;我国荒漠化发生机理与防治对策[J];第四纪研究;1998年02期
3 蔡志洲;论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1995年01期
4 聂洪峰,刁淑娟;京九铁路赣南段沿线地区水土流失特征遥感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1997年02期
5 蔡志洲;公路项目环境评价中的生态观点[J];国外公路;1995年02期
6 刘昌明;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海河水利;2002年01期
7 程胜高,鱼红霞,殷坤龙;高速公路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J];环境保护;2000年08期
8 汪明娜;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环境保护;2002年03期
9 华娣;公路工程对动植物群的影响及其减轻措施[J];交通环保;1998年01期
10 华娣;公路工程对水的影响及其减轻措施[J];交通环保;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成波;周波;丁海容;艾南山;陈洋;;西部中小城市工业园区生态建设策略研究——以重庆永川市工业园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2 隋学艳;朱振林;朱传宝;杨丽萍;姚慧敏;郭洪海;;基于MODIS数据的山东省小麦株高遥感估算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3 刘晓杰;高界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的生态绿化和环境建设[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4 程岗;王希;;高速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吴霖;周晓铁;匡武;余灏;;景观生态学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高润清;;榆靖沙漠高速公路格状沙障加植被综合防护效益调查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1期
7 陈贤;龚元圣;;基于苗木生产视角探讨城市园林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8 邱俊英;;福州市园林植物害虫普查[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3期
9 杨金;龚元圣;陈贤;;刍论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3期
10 赵金飞;高敏华;李悦;;基于MODIS影像的新疆草地产量全年变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克福;;安徽废弃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开发利用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2 苏建雷;王宁;姚翔;;城市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理论及措施[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成六三;李妍均;吴普特;赵西宁;;县域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建设的响应[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向华;王挺之;罗良伟;姜照勇;;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方哲卿;黄宁立;;利用太阳光度计和微波辐射计改善盛夏季风降水预报[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让会;李凤英;张慧芝;;基于景观格局遥感制图分析的城市生态安全动态变化[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7 杨博;陈建平;王功文;孙岩;;基于矩形有限元分析的高精度遥感影像几何校正方法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8 江冲亚;李满春;刘永学;李飞雪;陈振杰;;浙西山区景观空间异质性格局变化的多尺度研究——以杭州市桐庐县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彭少麟;周婷;;边缘效应的空间尺度与测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陈利顶;傅伯杰;赵文武;;“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东;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为华;短期围栏封育下退化绢蒿荒漠草地更新特征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春雷;多尺度林业遥感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佩环;景观概念设计中审美重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马永喜;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技术经济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尹刚强;湖南会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效益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彭保发;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文东新;林火生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磊;景观斑块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方方;内蒙古太仆寺旗沙子沟钼矿床地质特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妍宇;山地煤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胡红;矿区植物胁迫作用与遥感信息提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京钊;基于LUCC与RS/GIS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吴鹏;城市公园改造中文化的延续[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宋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于斯惟;野生动物园规划与设计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康旭;辽宁沿海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玉龙;;铁路景观的构成与景观因子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2 王重阳;张韶华;;ArcSDE在数据连库接加载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09年02期
3 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研究——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4 杨卫东;重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5 贺志勇,张肖宁,史文中;3S技术在公路景观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初探[J];测绘通报;2004年09期
6 张澎涛;姚启明;靳欣华;;城市河道桥梁景观规划研究及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梁开来;重庆轻轨的支撑柱墩装饰可能性及装饰策略[J];重庆建筑;2005年10期
8 潘红卫;城市桥梁——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重要载体[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年05期
9 曹力;试论城市景观特色[J];城市规划;1990年06期
10 宁艳杰;;城市景观生态问题的探讨[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飞涟;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彭军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综合定量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奚宽武;高速公路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4 汤振兴;高速公路与沿线景观协调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吴涛;基于遥感技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秀龙;基于GIS的京沪高速铁路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盛勇;桥梁美学中关于景观设计与评价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3 吕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4 丁莉平;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实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5 崔文波;高速公路景观研究初探[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6 刘洁;渝中半岛多维景观评析[D];重庆大学;2003年
7 张秀丽;道路建设与景观协调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8 张毅;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蒋梁鹏;城市道路夜空间和景观数量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李珊;商业步行街环境认知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向频;刘源源;;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景观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4期
2 钟晓鹰;黄威然;;高架车站建筑设计思路的研究[J];广东建材;2008年04期
3 陈连进;陈建平;余莉;;模糊集值统计法在城市轨道景观协调性视觉评价中的运用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斌;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燕;城市高架路对商业影响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郭磊;城市中心区高架下剩余空间利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李冬冬;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轨道结构振动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邓飞;城市高架桥主导下的开放空间设计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罗维;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空间景观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张文超;轨道交通高架区间沿线空间利用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全文燕;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线性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陶丽舒;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综合景观特色营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杜菲菲;水利水电工程景观影响评价的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10 杨钦杰;基于GIS的高速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国栋,何平;多年冻土地区线性工程建设[J];冰川冻土;2001年03期
2 金会军,李述训,王绍令,赵林;气候变化对中国多年冻土和寒区环境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0年02期
3 吴青柏,刘永智,童长江,朱元林;寒区冻土环境与工程环境间的相互作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3期
4 陈伟平;深汕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J];公路;2000年05期
5 江玉林,杜娟;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J];公路;2000年08期
6 刘龙,钱东升;从生态学角度恢复公路征地范围的植被[J];公路交通科技;1999年01期
7 杨满宏;高等级公路的景观设计[J];国外公路;1998年01期
8 赵炳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初探[J];华东公路;1998年02期
9 程胜高,吴登定;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1999年10期
10 张玉芬;高等级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交通环保;1999年01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线型工程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6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6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