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上山村水源地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4 15:21
本文关键词:太湖上山村水源地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出处:《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上山村水源地 浮游生物 环境因子 相关性 富营养化
【摘要】:太湖属于典型的长江中下游浅水型湖泊,2015年1到9月对上山村水源地进行了采样对相关理化指标与浮游生物种类、密度、优势种进行了调查,对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一元回归分析,利用三种多样性指数及综合营养状态评价法对上山村水源地生物多样性状态和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1.调查中共发现浮游植物共发现5门19种属,优势种属冬季为颗粒直链藻,夏季为微囊藻,平均藻细胞密度为3550.54万个/L。2.上山村水源地Margalef指数变化范围在0.628-1.054之间,平均为0.813,Shannon指数变化区间为0.203-0.965之间,平均仅为0.487,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处于0.291-1.381之间,平均处于0.697,Shannon指数、Margalef指数拟合性较好,都显示上山村水源地处于较重污染状态。3.上山村水源地各理化因子与代表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藻细胞密度和种类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藻密度和水温、pH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和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种类数和pH值呈负相关和溶解氧正相关。筛选出相关因子后对其进行了一元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发现拟合度均较好,上山村水源地藻密度与氮磷营养盐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富营养化水平较高,超过了藻类同化作用水平,氮磷不在成为蓝藻生长的限制因子。4.在2015年1月到9月,对上山村水源地的7次采样中,共鉴定浮游动物19种属,其中轮虫种类最多有10种属,枝角类5种属,桡足类4种属。优势种属为萼花臂尾轮虫、简弧象鼻n灪椭谢菇K椤,
本文编号:1378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789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