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重金属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原理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1-11 06:27

  本文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原理研究进展 出处:《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学 重金属 微生物 生物修复 转运蛋白


【摘要】:近年来,由重金属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其治理也成为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对污染环境重金属生物修复及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综述了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环境的原理,介绍了微生物通过对重金属的吸附、累积,通过代谢过程对重金属进行氧化、还原、甲基化等生物转化作用,以及通过固定、络合作用钝化重金属来修复环境重金属污染。另外,综述了生物沥滤、表面活性剂活化及VA(Vesicalar Arbuscular)菌根强化重金属的植物修复等基本原理。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food safety caused by heavy metal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nd media attention. The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polluted environmen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bioremediation and mechanism of heavy metals. The principle of microbial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 is reviewed.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heavy metals by adsorption, accumulation, oxidation, reduction and methylation of heavy metals through metabolic processes, as well as by immobilization are introduced. Heavy metals were passivated by complexation to remediate environmenta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addition, bioleaching was review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urfactant activation and VA(Vesica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 strengthening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s we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农业部农业环境保护重大专项(农科教发[2012]3号)
【分类号】:X172
【正文快照】: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600)0引言重金属由于其化学行为的特殊性,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效应[1-2]。生物修复无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对污染环境重金属生物修复及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潜在的应用价值。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其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迪;;农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09期

2 李小蓉;李宝宏;;石油污染区域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J];河南科技;2008年05期

3 汪洋;史典义;聂春雨;张楠楠;;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J];生物技术;2009年02期

4 刘张;周成;;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J];生物技术世界;2013年01期

5 ;铬渣堆场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新技术[J];发明与创新;2012年04期

6 穆瑞瑞;张家洋;周勇;;微生物修复在农村土壤污染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园艺;2012年09期

7 刘道玉;吴伟;;水产养殖水体污染及微生物修复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7期

8 代稳;朱清华;刘胜仿;;水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年04期

9 王凤花;罗小三;林爱军;李晓亮;;土壤铬(VI)污染及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10年02期

10 张珍明;林昌虎;何腾兵;张清海;;浅析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现状[J];贵州科学;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顺鹏;;农药面源污染的微生物修复[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洁明;孙红文;王翠苹;李阳;张彦峰;张清敏;;蚯蚓辅助微生物修复芘污染土壤[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正军;黄顺;冯国栋;李晓宇;梁运祥;;景观湖泊与黑臭河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实地应用[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4 丁恒;;土壤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杰;贺纪正;张蕾;;东北地区畜禽粪便中重金属铜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机理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6 王永峰;徐军;单军;崔益斌;郭红岩;季荣;;蚯蚓对~(14)C-菲在土壤中矿化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孙明明;骆永明;Peter Christie;贾仲君;李振高;滕应;;甲基β环糊精强化微生物修复PAH污染农田土壤[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董思思;花日茂;聂磊;刘琴芳;;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万云洋;王宇天;高涵帅;王夕亭;田燕;张强斌;孙午阳;;氰渣无害化处理的微生物修复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0分会:环境与健康[C];2014年

10 尹华;邓军;叶锦韶;彭辉;秦华明;龙焰;张娜;何宝燕;;水-沉积物中BaP-Cd复合污染的微生物修复[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刘艳;土壤治污刻不容缓 微生物修复“保驾”食品安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2 王树谷;微生物修复土壤技术取得初步成功[N];中国矿业报;2014年

3 新华;微生物修复水体污染技术提高水质[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汤家友 民盟丽水市委会;关于“治土”的几点对策建议[N];丽水日报;2014年

5 记者 赵静;10家企业重大研发成果各获百万奖金[N];辽宁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丽娜;海洋近岸溢油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张俊会;电子废物拆解区水稻田的重金属污染、生态毒性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妍;PAHs污染土壤的环糊精及植物强化微生物修复效应[D];贵州大学;2015年

2 金芬;电场强化复合微生物菌种修复油污土壤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3 王凌文;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修复典型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D];浙江大学;2016年

4 高鹏;耐砷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砷的氧化与还原能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嵇婷婷;电动微生物修复工艺下石油胶质毒性和结构的变化[D];辽宁大学;2016年

6 陈翠雪;厦门{|{\湖环境污染特征调查和微生物修复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石爽;有机磷农药乐果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洪音;油污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9年

9 孙天然;植物强化微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菲;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对微生物种群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8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08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f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