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铁改性生物炭促进土壤砷形态转化抑制植物砷吸收

发布时间:2018-01-16 15:08

  本文关键词:铁改性生物炭促进土壤砷形态转化抑制植物砷吸收 出处:《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重金属 土壤 污染 改性生物炭 砷形态 小白菜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砷污染水平(10、20、40和80 mg/kg)下,添加不同量(10、20和40 g/kg)改性前后的生物炭对土壤砷形态及植物吸收砷规律的影响。该文以棉花秸秆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棉花秸秆生物炭与Fe Cl3?6H2O按质量比为20∶1)为试材,小白菜为供试植物。结果表明:生物炭(10~40 g/kg)和改性生物炭(10 g/kg)能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在添加量分别为20和10 g/kg时生物量最大,其最大值分别为8.26和6.68 g/盆,改性生物炭在添加量为10 g/kg时高于对照组和等量未改性生物炭处理组。在砷质量分数为10和20 mg/kg的基础上,添加生物炭(10~40 g/kg)后,土壤中砷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水溶态砷分别增加了0.22%~3.36%和0.96%~3.70%;改性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砷质量分数为10 mg/kg时水溶态砷无明显影响,土壤砷质量分数为20 mg/kg时,添加改性生物炭(10~40 g/kg)后水溶态砷减少了0.12%~0.58%。在高浓度(40和80 mg/kg)砷土壤中,水溶态砷含量随着土壤中砷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生物炭(10~40 g/kg)后,土壤中水溶态砷分别增加了0.21%~1.56%和2.11%~8.94%,但砷主要以铝形砷形式存在,残渣态砷次之。各处理组小白菜可食部分和根部砷质量分数在添加10~40 g/kg生物炭后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等量的改性生物炭添加后,可食部分由18.28 mg/kg显著降低至2.66 mg/kg(P0.05),根部从133.99 mg/kg显著降低至20.21 mg/kg(P0.05)。改性生物炭与未改性生物炭相比,改性生物炭能降低土壤中水溶态砷的含量及对小白菜吸收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该研究可为改性生物炭在含砷土壤的修复应用中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基础。
[Abstract]: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rsenic levels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10 mg / kg and 80 mg / kg of arsenic. The effects of 20 and 40 g / kg of biochar on the morphology of arsenic in soil and the regularity of arsenic absorption by plants were studied by using cotton straw biochar and modified biochar (cotton straw biochar and FeCl 3? 6H2O was used as the test material at the mass ratio of 20: 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0 40 g / kg of biochar and 10 g / kg of modified biochar 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of pakchoi. The maximum biomass was 8.26 and 6.68 g / basin at 20 and 10 g / kg, respectively. When the amount of modified biochar was 10 g / kg, it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me amount of unmodified biochar treatment group, on the basis of arsenic content of 10 and 20 mg/kg. After adding 1040 g 路kg ~ (-1) of biochar, arsenic in the soil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residuals. Water soluble arsenic increased by 0.22% 3.36% and 0.96% 3.70%, respectively. The addition of modified biochar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water-soluble arsenic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arsenic in soil was 10 mg/kg, but the content of arsenic in soil was 20 mg/kg. The water-soluble arsenic decreased by 0.12% and 0.58 g / kg after adding modified biochar (10g / kg) in high concentration of 40 mg / kg and 80 mg / kg of arsenic. The water soluble arsenic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rsenic content in soil. The water soluble arsenic in the soil increased by 0.21% and 2.11% respectively after adding 1040 g / kg biochar, but arsenic mainly existed in the form of aluminum arsenic. The content of arsenic in edible part and root of pakchoi was different after adding 1040 g / kg biochar, and the same amount of modified biochar was added. The edible par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18.28 mg/kg to 2.66 mg / kg P0.05). The roo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133.99 mg/kg to 20.21 mg 路kg ~ (-1) 路kg ~ (-1) P _ (0.05). The modified biochar was compared with the unmodified biochar. Modified biochar can reduce the content of water-soluble arsenic in soil and inhibit the absorption of arsenic in pakchoi significantly. This study can provide data support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biochar in the remediation of arsenic-bearing soils.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XDA050505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XJGRI2015082)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36) 新疆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31108)
【分类号】:X53;X173
【正文快照】: 3.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52)董双快,徐万里,吴福飞,闫翠侠,李典鹏,贾宏涛.铁改性生物炭促进土壤砷形态转化抑制植物砷吸收[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5):204-212.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6.15.028 http://www.tcsae.orgDong Shuangkuai,Xu Wa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力;刘娅;陆宇超;梁中耀;张鹏;孙红文;;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1年08期

2 杨放;李心清;王兵;程建中;;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地球与环境;2012年01期

3 张千丰;王光华;;生物炭理化性质及对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J];土壤与作物;2012年04期

4 陆海楠;胡学玉;刘红伟;;不同裂解条件对生物炭稳定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08期

5 张晗芝;黄云;刘钢;许燕萍;刘金山;卑其诚;蔺兴武;朱建国;谢祖彬;;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11期

6 李飞跃;梁媛;汪建飞;赵玲;;生物炭固碳减排作用的研究进展[J];核农学报;2013年05期

7 郭文娟;梁学峰;林大松;徐应明;王林;孙约兵;秦旭;;土壤重金属钝化修复剂生物炭对镉的吸附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3年09期

8 关连珠;周景景;张昀;张广才;张金海;禅忠祥;;不同来源生物炭对砷在土壤中吸附与解吸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10期

9 王晓佩;薛英文;程晓如;刘芸;;生物炭吸附去除重金属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年12期

10 石红蕾;周启星;;生物炭对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行为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丹;刘限;刘鸣达;张玉龙;;生物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苹;潘波;焦杏春;;滇池底泥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解吸[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再明;陈宝梁;;不同裂解温度制备的松木屑生物炭对萘的吸附动力学行为[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李程;李小平;;生物炭对滩涂盐碱土中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5 刘静宇;孟静静;黄少鹏;;生物炭增汇减排作用及其发展前景展望[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续晓云;曹心德;于宏然;;稻壳和牛粪基生物炭对水中重金属Pb、Cu、Zn、Cd的吸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徐义亮;陈宝梁;;生物质限氧裂解制备生物炭的热动力学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刘霞;生物炭能否给地球降降温?[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班玮;二氧化碳变害为宝的新妙招[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谢淘;生物炭的特性分析及其在黄水资源化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15年

2 姜志翔;生物炭技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郑浩;芦竹生物炭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刘国成;生物炭对水体和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铅的固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张振宇;生物炭对稻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6 张鹏;生物炭对西唯因与阿特拉津环境行为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3年

7 李蜜;水生植物基生物炭的酸碱性、碱(土)金属浸出性及对Cu(Ⅱ)的吸附效应[D];上海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靖;不同源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双酚A和磺胺甲VA唑的吸附[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丽丽;不同生物炭对铅锌矿尾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于志红;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砷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张广恪;豆禾混播与生物炭互作去除径流污染物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景明;生物炭对土壤中六价铬和莠去津的吸附锁定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王菁姣;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及腐殖酸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刘雨辰;水热液化生物炭活化利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8 卢伦;生物炭对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吸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武丽君;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氮素迁移及氨氧化作用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郭文娟;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及其环境影响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433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33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b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