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三种常用渔药对池塘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短期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04 00:00

  本文关键词: 阿维菌素 二氧化氯 敌百虫 池塘 水质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出处:《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淡水养殖业的发展,淡水池塘的养殖密度越来越氋,鱼病爆发也愈加频繁,各种渔药被大量使用以提高养殖成活率或者改善养殖环境。但是使用渔药后,池塘的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为规范使用渔药、减少药残、提高水产品品质,本文研究了阿维菌素、敌百虫和二氧化氯等三种渔药施用后养殖池塘水质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短期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施用常用剂量(0.0375ml/m3)阿维菌素后,池塘水体和浮游生物群落发生改变。池塘水体的硝态氮水平显著下降,亚硝态氮、铵态氮和总氮水平显著上升;而对总磷、可溶性磷酸盐和p H值的影响不显著;浮游动植物种类组成与优势种变化显著,小型化种类增多;裸藻、蓝藻、甲藻等部分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波动剧烈;原生动物和枝角类的密度、生物量显著下降,桡足类数量显著上升,轮虫密度和生物量变化不显著。施用阿维菌素前共镜检出浮游植物6门80种,浮游动物32属41种;用药后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94种,浮游动物38属48种。用药后,绿藻消失9种、新增10种,硅藻消失1种、新增8种,裸藻消失2种、新增7种,甲藻和金藻各新增1种;原生动物消失10种、新增9种,轮虫消失5种、新增10种,桡足类新出现3种成体。施用阿维菌素使浮游生物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并使得池塘裸藻水华发生几率增大。(2)在池塘施用常用剂量(0.375g/m3)二氧化氯后,池塘水体溶解氧显著下降,p H值显著升高,硝态氮、铵态氮和总氮升高,亚硝态氮、活性磷和总磷降低;浮游动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下降、小型化藻类增多、优势种变化显著。施用二氧化氯前浮游植物共检出6门44属79种,浮游动物36属43种;用药后共检出浮游植物检出7门52属109种,浮游动物用药后共检出44属69种。用药后绿藻消失2属6种、新增4属12种,硅藻消失1属2种、新增2属5种,裸藻消失2种、新增1属15种,蓝藻消失1属2种、新增5属7种,甲藻新增2属2种。用药前未见金藻种类,用药后出现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ns)。用药后原生动物消失6属7种,新出现16属24种;轮虫消失3种,增加8种,桡足类新增4种成体。(3)施用常用剂量(0.283mg/L)敌百虫后,池塘水体溶解氧显著下降,p H值有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硝态氮、铵态氮和总磷的降低,总氮的升高,可溶性磷酸盐和亚硝态氮变化不显著;浮游植物密度略有增加但生物量增加显著,主要是由裸藻和隐藻的变化引起的,虽然浮游植物的种类增加了,但是主要是裸藻和隐藻的增加,是水质变坏的标志。敌百虫的使用抑制了桡足类的生长繁殖,使小型浮游动物的牧食压力降低,小型浮游动物增多,造成鱼类的食欲下降。施用敌百虫前浮游植物共镜检出7门44属65种,浮游动物27属31种;用药后浮游植物共检出6门52属80种,浮游动物34属50种;其中绿藻、硅藻和裸藻的变化较大。绿藻消失1属4种,增加4属9种;硅藻消失1属2种,增加6属10种;裸藻消失1属3种,增加1属4种;金藻中的分歧锥囊藻消失。原生动物消失2属3种,新增加4属6种;轮虫消失1属1种,增加2属6种;枝角类试验后少数几个点发现近亲尖额n,

本文编号:1488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488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9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