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期北京市不同粒径颗粒物16种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采暖期 元素 北京 出处:《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采暖期北京市不同粒径颗粒物上16种元素的浓度水平、聚集程度和分布特征。方法于2015年采暖期在北京市使用PSW-8型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和石英滤膜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采用重量法测定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浓度,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不同粒径颗粒物中16种元素的浓度。结果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及负载的元素浓度均不同,粒径小于2.1μm的颗粒物浓度及其上负载的元素浓度较高。不同元素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富集程度不一致,Pb、Mn和Cu 3种元素在不同粒径单位质量颗粒物中的含量均较高。大气颗粒物中Se、Pb、Cs、Ag、As、Rb、Cd和Bi 8种元素也主要集中在粒径小于2.1μm的颗粒物上,占该元素总浓度的比例均大于60%,而Co、U、V和Sr 4种元素主要集中在粒径大于2.1μm的颗粒物中。结论采暖期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及负载元素浓度较高,不同粒径颗粒物上元素的浓度水平、聚集程度和分布特征有所差异,有必要进一步关注较小粒径颗粒物的人群健康影响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centrations of 16 elements in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in Beijing during heating period. Methods during the heating period of 2015, PSW-8 aeroso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sampler and quartz filter membrane were used to collect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samples, and gravimetri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in Beij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16 elements in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were determined by microwave digestion-ICP / MS method. The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s with particle size less than 2.1 渭 m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elements loaded on them were higher. The enrichment degree of different elements in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was not consistent. The contents of three elements, PbPb-Mn and Cu,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per unit mass. In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the eight elements of Seo PbPb, CsPbCsCsAg-Ag-AsB, Rb, CD and Bi are also mainly concentrated in particles with particle size less than 2.1 渭 m,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eight elements in the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is less than 2.1 渭 m.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the elements is greater than 60, while the four elements of Cochon UV and Sr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particles whose diameter is larger than 2.1 渭 m. Conclu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and load elements in Beijing is higher during heating period. The concentration, aggreg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on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re different, so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opulation health effects of smaller particles.
【作者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基金】: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2022)
【分类号】:X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兵;铁岭市采暖期环境空气中污染物超标原因分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年02期
2 吴水平,兰天,左谦,刘文新,曹军,李本纲,徐福留,沈伟然,秦保平,孙韧,张文具,陶澍;天津地区一些降尘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分布[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3 黄丽坤;王广智;王琨;袁中新;左金龙;;哈尔滨市采暖与非采暖期大气颗粒物污染特性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4 张婕;刘海文;肖国杰;冯婉;;采暖期前后兰州城市气溶胶光学特性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2年02期
5 ;打好采暖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J];环境保护;2013年21期
6 乔佳佳;祁建华;刘苗苗;范得国;石金辉;高会旺;;青岛采暖期不同天气状况下大气颗粒态无机氮分布研究[J];环境科学;2010年01期
7 邓丽;;张掖市城区采暖期环境空气中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李运志;;采暖期与非采暖期秦皇岛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J];科技视界;2014年17期
9 池春月;;临汾市区采暖期大气污染原因及经济损失分析[J];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10 沈振兴;霍宗权;韩月梅;曹军骥;赵景联;张婷;;采暖期和非采暖期西安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组分的化学特征[J];高原气象;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实;王宁;王新国;;长春市非采暖期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的研究[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2 巨天珍;师贺雄;王彦;葛建团;张斌才;林郁;李磊;;基于OMI卫星遥感数据下兰州市SO~2空间分布的分析[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马丽云;曹磊;李杨;刘新春;;乌鲁木齐市不同区域pm_(10)的监测与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张海霞;董占强;王丽英;;邯郸市区PM10污染的气象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王丛梅;范引琪;张海霞;;京津冀采暖期区域大气污染天气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周贺玲;张绍恢;刘伯华;;廊坊市SO_2污染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原建猛;采暖期将至 二氧化硫超标最高罚10万元[N];发展导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剑雯;太原:采暖期迎来好天气[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3 张鸣岐;严控采暖期燃煤污染[N];天津日报;2006年
4 记者 董馨 通讯员 钟兴 李春晖;采暖期内我市空气优良率达85.6%[N];长春日报;2007年
5 菅峻青 王晋生;向冬季采暖期要蓝天[N];忻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张隽波;采暖期:严防大气环境污染反弹[N];山西日报;2011年
7 记者 渠娟;乌市氮氧化物排放首次达到国标[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2年
8 记者 原建猛;太原力争两年内解决燃煤污染[N];发展导报;2012年
9 记者 张扬;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采暖期比非采暖期少了一半[N];银川晚报;2014年
10 邹月明 记者 肖萌;去年锦城空气优良率达95.1%[N];锦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宪民;沈阳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及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崔晨;基于WRF/CALPUFF哈尔滨市空气质量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常明;青岛市颗粒物和臭氧浓度特征及形成过程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郭利利;太原市懫暖期大气碳颗粒物组成及污染特征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4 杨莹;基于中尺度耦合模型哈尔滨市辖区空气污染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王庆;乌鲁木齐市核心区采暖期集中供热污染监控点优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6 王晓平;西安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预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贾皓亮;西安市非采暖期交通主干道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污染特征[D];长安大学;2006年
8 李凯;西安市南郊空气中PM_(2.5)及其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18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51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