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本文关键词: 污泥 处理处置 技术路线 出处:《中国给水排水》2016年1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简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现阶段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多路线并存的局面。从路线优势、运行情况、成本分析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典型的污泥处理处置组合工艺路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探讨分析了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方向及技术应用趋势。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in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in China is briefly described, and the situation of multi-route coexistence in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industry in China is pointed out. On the basis of cost analysis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combination process in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echnical application trend of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in China.
【作者单位】: 无锡国联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X7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帅;张栋;戴翎翎;赵文涛;戴晓虎;;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消化产甲烷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5年09期
2 蒋玲燕;;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优化设计与运行探讨[J];给水排水;2015年02期
3 薛咏海;左健;崔静;孙晓梅;;污泥水解处理及微生物蛋白资源化利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24期
4 郝晓地;张璇蕾;刘然彬;胡沅胜;;剩余污泥转化能源的瓶颈与突破技术[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18期
5 马闯;赵占楠;赵继红;张宏忠;魏明宝;叶长明;;污泥堆肥过程中致臭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和释放[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17期
6 吴静;王广启;曹知平;李中华;胡玉瑛;王凯军;左剑恶;;“热水解-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处理高含固率剩余污泥的中试研究[J];环境科学;2014年09期
7 李辉;吴晓芙;蒋龙波;梁婕;李昌珠;袁兴中;肖智华;郭晶晶;;城市污泥焚烧工艺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4年06期
8 王涛;许传银;林阳;王大鹏;褚路;赵玲;寇于亮;田媛;李建华;;沈阳市污水处理厂1000t/d污泥处理工程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16期
9 王涛;;污泥石灰干化技术现状及处理处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J];给水排水;2013年07期
10 宫曼丽;赵欣;刘洋;陈畅;陈晓华;;污泥减量化处理新工艺Exelys~(TM)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玉君;孟海波;张朋月;赵立欣;周海宾;侯月卿;;猪粪堆肥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规律与影响因素[J];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2 卢闪;赵斌;武志飞;刘玲;;污泥半干化焚烧系统火用分析[J];热力发电;2017年02期
3 刘锦伦;曾婷;熊亭;;厌氧发酵技术在餐厨垃圾与城市污泥协同处置中的应用与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01期
4 王涛;;污泥机械化堆肥工程中料仓与贮存系统[J];西南给排水;2017年01期
5 郝晓地;周鹏;曹亚莉;;污水处理中腐殖质的来源及其演变过程[J];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6 李烨;马文瑾;孙冀垆;;MBR污泥热水解强化厌氧消化中试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7 韩玉伟;马文瑾;刘阳;左壮;;热水解对北京城市污泥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沼气;2016年06期
8 高松峰;;剩余污泥热水解处理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16年06期
9 郝晓地;唐兴;曹达US;;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趋势[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12期
10 袁言言;黄瑛;张冬;董岳;杨凯;肖军;;污泥焚烧能量利用与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佳伟;陈静轩;李佟;杜爽;刘小杏;刘伟岩;;污水处理厂湿式催化氧化法沼气脱硫工程技术改造[J];给水排水;2014年12期
2 王永会;赵明星;阮文权;;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混合消化产沼气协同效应[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3 郝晓地;刘然彬;胡沅胜;;污水处理厂“碳中和”评价方法创建与案例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02期
4 蒋奇海;葛勇涛;陈靖轩;王佳伟;张永兵;秦光垒;;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恢复运行的经验[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02期
5 王广启;吴静;左剑恶;王凯军;;城市污泥高固体浓度厌氧消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沼气;2013年06期
6 李琳;;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发展应用现状及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13年08期
7 郝晓地;曹兴坤;王吉敏;胡沅胜;;剩余污泥中木质纤维素稳定并转化能源可行性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8 蒋玲燕;杨彩凤;胡启源;李震;郭志义;;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09期
9 郭瑞;郑国砥;陈同斌;高定;刘洪涛;彭淑婧;;生物滤池去除臭气及VOCs的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23期
10 杨淇微;高定;郑国砥;陈同斌;刘洪涛;;污泥处理与处置工程的除臭工艺和材料[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2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光;;2005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12期
2 郭彦娟;;广州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04期
3 孔祥娟;何强;柴宏祥;;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发展[J];建设科技;2009年19期
4 许国仁;张f,
本文编号:1555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55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