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海面石油与润滑油鉴别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20:12

  本文选题:光谱学 切入点:鉴别油品种类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人类对于石油及其衍生物的需求日趋加大,油类物质在运输以及开采的过程中会因为众多原因而造成大量的泄漏。海洋溢油污染近年来已经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各个国家在海洋溢油污染的防治中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中,快速鉴别海洋溢油污染的种类对于有效清除油污、减少经济损失以及后期的责任认定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本文运用激光诱导荧光探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海面鉴别石油与润滑油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本文介绍了海洋溢油的主要危害以及快速鉴别海洋油污种类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并综述了近年国内外在海洋溢油污染防治中所使用的方法、所取得的积极进展以及发展趋势。(2)本文以荧光光谱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荧光产生的机理以及荧光与分子结构、物质种类之间的关系。芳香族化合物通常具有能够产生强荧光的特性,从而证明了运用荧光光谱分析法进行油品种类鉴别是可行的。(3)本文详细介绍了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的优点,并详细深入分析了石油与润滑油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舰载鉴别石油与润滑油的鉴别系统。利用532nm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得到了石油与润滑油在45°和60°以及不同厚度的的情况下的后向散射荧光光谱。(4)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后向散射荧光光谱,识别石油和润滑油的方法。通过对光谱图像的分析,发现主激光散射强度和荧光强度的比例与油品的种类和角度的不同有明显的依赖关系。为了强化油品种类特征,分别将45°和60°照射的光谱数据融合在一个二维谱图中,并根据应用需求确定出判别区域。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这种方法用于鉴别润滑油和石油,正确鉴别的概率高达92%,是一种具有很好应用价值的鉴别方法。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oil and its derivatives, oil substances in the transportation and exploitation process will cause a large number of leakage, marine oil spill pollution in recent year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Has caused a huge ecological disaster. Every country has made great efforts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rine oil spill pollution. Among them,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the types of marine oil spill pollution is effective in removing oil pollution. The reduction of economic loss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late liability provide great help. In this paper,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oil and lubricating oil on the sea surface is proposed by using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inly completed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research work: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hazards of marine oil spill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arine oil pollution species. The method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rine oil spill pollu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fluorescence generation and the fluorescence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are deeply analyzed with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bstances. Aromatic compounds usually have the ability to produce strong fluorescence, Therefore, it is proved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fluorescence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to identify oil products.) the advantages of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um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and lubricating oil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 system for distinguishing oil and lubricating oil from ship is proposed. The 532 nm laser is used as the excitation light source. The backscattering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petroleum and lubricating oil at 45 掳, 60 掳and different thickness are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ratio of main laser scattering intensity and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s obviously dependent on the variety and angle of oil product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yp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products, the spectral data of 45 掳and 60 掳irradiation are fused into a two dimensional spectral map,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lubricating oil and oil, and the probability of correct identification is up to 922.It is a method with good application value.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834;O65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科学家成功开发荧光光谱新技术[J];化学分析计量;2009年01期

2 ;冶金部有色系统发射光谱和X荧光光谱学术交流会纪要[J];上海有色金属;1980年S1期

3 孟胤宗;缪一飞;;X射线荧光光谱-互标法测定Ba-Ti-Sr-Y-Si-Mn体系中各成分含量[J];光谱实验室;1991年06期

4 吴荣,张崇静,朱永豪,刘南英,沈玉其,徐彬彬,石晓日,李德成,周斌;应用荧光光谱特征作受害植物判别指标的研究[J];环境遥感;1992年S1期

5 俞天智,滕秀兰,杜金州,陶祖贻;大亚湾土壤胡敏酸的荧光光谱特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8年06期

6 袁蕴璞,胡立设,汪松柏,卢宏;X射线荧光光谱粉末压片法分析富镝混合稀土[J];江西冶金;2000年06期

7 刘燕,熊朝东,苏亚勤;黄金饰品质量的X射线荧光光谱无损测定[J];江西冶金;2003年06期

8 於立军,林丹丽,姚闽娜,李耀群;斯波斯基低温荧光光谱实验条件的考察[J];生命科学仪器;2003年02期

9 W.WERNER ,王静芳;光和风对油污染荧光光谱的影响[J];交通环保;1989年Z1期

10 王河新,杨世植,刘洪馥,王先华;污油的荧光光谱主成份分析分类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福英;武洁;杜黎明;;以碘为受体的荷移荧光光谱研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魏永巨;刘翠格;;中药材的荧光光谱研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成龙;范多旺;邢达;;730nm迟荧光光谱及产生机理[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朱纯;李润;阙立志;陈国庆;朱拓;;荧光光谱结合校正算法测定混合色素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A];豫赣黑苏鲁五省光学(激光)学会联合学术2012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白凤莲;樊琳;虞群;秦利;;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低温下的荧光光谱[A];全国第六届分子振动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0年

6 苏秋玲;王德龙;李军;;X射线荧光光谱钴内标法测定铁矿石中的铁、硅、铝[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胡正阳;邢华宝;华静;史厚义;;复合碳硅锰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丽梅;陈增萍;杨静;金竞文;俞汝勤;;混浊介质体系的荧光光谱准确定量分析技术[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史训立;魏永巨;;苦参水浸液的荧光光谱研究[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文秀;冯娟;刘学新;郭凡修;徐怡庄;张兴康;徐端夫;吴瑾光;徐光宪;;稀土化合物高分子相互作用的低温荧光光谱研究[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至坤;基于微通道系统的石油污染物荧光光谱测量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2 高淑梅;可见光诱导血液荧光光谱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3 王田虎;药物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分析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夏祥华;曲线拟合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定量解析分子荧光光谱及其分析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5 韩彩芹;典型有机分子水溶液的荧光光谱与氢键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兰秀风;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泾丹;以可变波长激发光为外扰二维异步荧光光谱的性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樊平;基于荧光光谱的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实时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王丽;复杂混合物中成品油有机污染物荧光光谱检测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霍熠炜;海面石油与润滑油鉴别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何国培;荧光光谱医学成像诊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顾正位;中药材荧光光谱鉴别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向润清;酪氨酸高压在线荧光光谱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8 刘周忆;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张喜华;高阶校正用于复杂体系定量分析和药物与HSA相互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李静;癌细胞和血液的特征荧光光谱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90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590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