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

发布时间:2018-03-16 05:26

  本文选题:空间马尔可夫链 切入点:大气污染 出处:《城市问题》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对2003-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PM10年均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PM10年均浓度的平均水平,将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划分为低浓度、较低浓度、较高浓度和高浓度4种类型,分别计算了其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结果表明: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有扩大趋势,并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低浓度类型和高浓度类型趋同的稳定性相对较大;短期内各地区大气污染类型发生跨级转移的可能性极低;长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格局演化在空间上并不独立,受邻域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邻域污染水平等级越低,大气污染类型向下转变的概率越大,反之越小。
[Abstract]:Using Markov chain and spatial Markov chain analysis metho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space for 2003-2013 years the annual concentration of PM10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annual concentration of PM10, the air pollu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is divided into low concentration, low concentration, high concentration 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4 types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Markov transtion-probablity matrix and spatialmarkov transtion-probablity matri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recent year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space distribution of air pollution imbalance has a tendency to expand, and the phenomenon of convergence in certain; stability low concentration 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type type of convergence is relatively large; the short-term regional air pollution possibility of transfer across the polar class low air pollution pattern; Yangtze River Delta city group evolution in space is not independent, affected by the neighborhood condition is obvious; neighborhood pollution The lower the level, the greater the probability of the downward change in the air pollution type, and the smaller the opposite.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81)
【分类号】:X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朱舜;;泛长三角城市群连绵区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2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海燕;袁新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长三角城市群[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王煜坤;黄建中;;2000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与空间布局演变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秀;于静;勇应辉;;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莉莉;邵帅;曹建华;;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5 张锋;;把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6 施祖麟;毕亮亮;;长三角城市群的联动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刘润生;余建忠;;“高铁效应”对长三角城市群的规划挑战与机遇[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耀;刘志民;;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的比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寿松 张炜 姚玉洁;长三角城市群实现“雁阵齐飞”[N];华东旅游报;2006年

2 记者 郑蔚;长三角城市群同绘宏图齐跨越[N];文汇报;2006年

3 记者 郑蔚 吴越;长三角城市群 竞争力持续增强[N];文汇报;2006年

4 记者 熊珠琴;长三角城市群拓展合作领域[N];泰州日报;2011年

5 记者 丁辉 通讯员 许恺京;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合作再度“发力”[N];嘉兴日报;2011年

6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任远;三方面促长三角城市群转型发展[N];东方早报;2012年

7 记者 季明 何欣荣 章苒;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核心在于国际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8 本报记者 何苗;谋利益共享长三角城市群再扩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刘新红 张启山;长三角城市群织成“1小时高铁网”[N];科技日报;2013年

10 刘一珉;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来机遇[N];常州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文伟;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规模分布的现状和趋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范仕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长三角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景气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郑瑛琨;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毛巧梅;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与效率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5 余初亮;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6 王绮;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竞合关系与南京的战略选择[D];东南大学;2005年

7 黄武龙;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孙友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燕;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10 夏慧俊;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关联特征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18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618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f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