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小兴凯湖水质变化及驱动力因子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1 16:38

  本文选题:水质 切入点:空间异质性 出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兴凯湖作为中俄界湖,其水质状况一直受到两国的密切关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增加,其水质从1998年的Ⅱ类下降到2009年的Ⅲ类,进入贫级富营养化水平。本研究于2013年在小兴凯湖布设14个水质监测点,监测16项水质指标,并分别在5月、7月、9月和11月采样进行水质研究。运用地统计分析功能及Kriging插值进行数据处理,揭示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找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全年湖区TOC和浊度均值较高、BOD5和氨氮均值较低。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38-2002》,COD除7月份为V类水,其他月份均劣于V类水标准;TP在5月份和9月份为II类水质,7月份和11月份分别呈III类和IV类水质;TN全年表现不佳,一直在V类水上下浮动。小兴凯湖各污染水平的空间变异特征明显。其中,透明度、浊度、BOD5、TP、Fe2+、Fe3+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都是强变异,p H值全年在空间上都为弱变异,TOC全年呈中等变异,其余水质指标在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都不一致。电导率、Fe2+、Fe3+的空间变异情况受人为因素干扰明显。除Fe2+和Fe3+外的水质监测指标随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监测值逐渐变大。TN、TP、Fe2+、Fe3+是影响小兴凯湖水质的主要因子;5月的承紫河-857农场-新开流小流域是重污染区域,西地河次之,东新开5公里水质最好;而7月和9月在新开口、湖心污染严重,二闸次之,新开口水质状况最佳。小兴凯湖水质空间变异主要影响因素为人类活动,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和居民生活废物输入的氮、磷以及有机物是主要污染源,旅游业的兴起对水质影响逐渐增加。
[Abstract]:The water quality of Xingkai Lake, as a boundary lak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has been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by both countrie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water quality of Xingkai Lake has declined from Class 鈪,

本文编号:1644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644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c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