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民族地区碳贫困与碳储量问题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31 11:47

  本文选题:民族地区 + 碳贫困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10期


【摘要】: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十分明显,"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碳视角"提出"碳贫困"的概念,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深入论述民族地区碳资源层面"富饶的贫困"现状。基于土壤、森林、农作物等碳储量测算体系,并参照2015年湖北省碳汇交易均价,客观评估了目前恩施州现有碳储总量约为2961.9万吨,价值约8.6亿元。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恩施州摆脱"碳贫困"的具体路径,创新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新形式,探索基于碳市场的生态补偿机制;借助外力提升内力,创新绿色发展道路。
[Abstract]: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ethnic areas is very obvious. "Green tree green mountain is Jinshan Yinshan". The concept of "carbon poverty" is put forward through the "carbon perspective", and the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ich poverty" in the level of carbon resources in ethnic areas is deeply discussed. Referring to the average carbon exchange rate of Hubei province in 2015, it is objectively evaluated that the current total carbon storage in Enshi is about 29 million 619 thousand tons, and the value is about 860 million yuan. 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way to get rid of the "carbon poverty" in Enshi state, to innovate the new form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ethnic areas,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carbon market, and to raise the internal force with the help of external force. Force, innovation green development road.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问题跨学科研究”(13BMz051)
【分类号】:F127;X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伦飞;李文华;王震;白艳莹;杨艳刚;;中国伐木制品碳储量时空差异[J];生态学报;2012年09期

2 王渊刚;罗格平;冯异星;韩其飞;范彬彬;陈耀亮;;近50a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06期

3 李远;张修玉;许振成;曾凡棠;;西双版纳森林植被碳储量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S1期

4 周文昌;崔丽娟;;泥炭湿地碳储量核算与其影响因素分析[J];土壤学报;2014年02期

5 吴珊珊;张峗齐;王陆军;徐小牛;;合肥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碳储量[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0年04期

6 闫德仁;;内蒙古沙区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J];林业资源管理;2011年01期

7 何亚龙;李刚;李红;龚春梅;梁宗锁;胡景江;罗志斌;;退耕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1年05期

8 谷家川;查良松;;皖江城市带农作物碳储量动态变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12期

9 张明阳;王克林;刘会玉;章春华;段亚锋;;基于遥感影像的桂西北喀斯特区植被碳储量及密度时空分异[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12期

10 王淑君;管东生;黎夏;宋巍巍;;广州森林碳储量时空演变及异质性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田蓉;曹春香;徐敏;张颢;赵坚;陈伟;郑盛;;基于RS的三江源湿地碳储量估测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2 谷家川;;皖江城市带20年农作物净碳储量动态变化研究[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简菊芳;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年总价值10万亿元[N];中国气象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卉;基于InVEST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蒋琳;2000-2010年中原经济区陆地生态系统逐年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任巧;宝钢厂区植被碳储量测算、固碳效益定量化评价及碳库扩容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秦占飞;陕北黄土高原东南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赵栋;江苏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杨园园;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及固碳潜力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韩晋榕;基于InVEST模型的城市扩张对碳储量的影响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井梅秀;西安市土地利用格局预测及碳储量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吴友均;干旱区规模化植树减排计算标准及效益评价[D];新疆大学;2011年

10 林子清;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中的碳转移政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本文编号:1959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959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c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