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安全视阈中的边疆生态治理研究
本文选题:边疆地区 + 生态安全 ; 参考:《探索》2016年04期
【摘要】:国家生态安全是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是一项基础性的国家安全战略。"治国必治边",边疆生态安全关乎国家的整体安全,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基地和应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边疆生态安全面临自然资源利用低效、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土壤侵蚀严重、草原生态功能退化、海疆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危及国家安全。这要求边疆地区尽可能地合理利用边疆资源禀赋条件实现"三大效益"相统一,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以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以提高治理主体积极性,以及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开展合作治理等推进生态治理,维护国家安全。
[Abstract]:Nat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is the state of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lex ecosystem of nature, man and society, and is a basic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 The border area ecological security is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ecurity of the country, is the important practice base of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key to the global ecological problem. At present, China's frontier ecological security is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of in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destruction of biodiversity, serious soil erosion, degradation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function, serious pollution in the sea, and so on, which seriously endangers national security. This requires the frontier areas to make rational use of the frontier resources endowment conditions to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the "three major benefits", to change the way of production and lif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the governing bodies. And make full use of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to carry out cooperative governance and promote ecological governance to maintain national security.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重点项目“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深变”(FJ2016A007),项目负责人:郑逸芳 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资助项目“农村生活环境污染治理的农户参与行为研究”(YB2015008),项目负责人:林丽梅
【分类号】:X1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抚顺实施矿山生态治理[J];矿业快报;2003年07期
2 李丹;生态治理市场化管理机制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03年11期
3 薛晓源,陈家刚;从生态启蒙到生态治理——当代西方生态理论对我们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4期
4 刘峰;珍禽场的污染与生态治理[J];吉林农业;2001年11期
5 任月刚,李耀辉,崔建业;昆都仑河生态治理初探[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1年S1期
6 柳文宗;生态治理投资期待回报[J];中国林业;2001年11期
7 王德文;古城多伦的生态治理[J];草原税务;2002年06期
8 刘峰;;珍禽场的污染与生态治理[J];饲料与畜牧;2002年02期
9 何永基;加快武威市生态治理的建议[J];甘肃林业;2003年03期
10 郑松林,敖特根,孙春富,姚晓妹;通辽市沙区生态治理及林牧业发展模式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成梁;;矿区的生态治理[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启忠;王育青;刘国荣;赵淑芬;;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中的几个误区[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邹朝望;沈兴华;黎南关;;开展四湖流域水生态治理的必要性[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周明月;;如何破解京津冀都市圈生态治理的协作困境[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5 刘伟;;风能、太阳能在西部地区农牧业开发及生态治理中的应用[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玉昌;徐国钢;刘慧;钟华友;;生态治理中草业工程的特点[A];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燕;;长治地区畜禽粪便危害与生态治理[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万超明;贾锦龙;朱流山;喻水莲;;义乌市吴溪河道生态治理的探索[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2辑)[C];2005年
9 李怀耿;任晓锋;;生态治理河道 优化城市环境[A];“生态济宁”优秀论文选编[C];2007年
10 李毓堂;;大西北和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新方略——以草产业为基础,草林牧农工商结合,综合治理发展[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付海云;1302万生态治理项目落户我州[N];海南报;2012年
2 记者 朱勤;生态治理让“辽西母亲河”回归原生态[N];辽宁日报;2013年
3 记者 闫雪静;本市将加大潮白河生态治理[N];北京日报;2014年
4 高吉喜 郭薇 范小杉;开创人地和谐的生态治理新时代[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杨晓明邋柴耀东;广灵生态治理保护绿色家园[N];山西日报;2008年
6 李擎;鲁川;科技打造生态新模式[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7 记者张建国 王培玲;“生态汾河”采访团对我市汾河生态治理工作给予肯定[N];忻州日报;2009年
8 杨刚 滕振宙;临淄生态治理岸绿城美[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9 傅雪军 记者 朱会伦;四川重点脆弱生态治理研究获重大进展[N];科技日报;2004年
10 梁昕照;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进行生态治理[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库;中国政府生态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瞳;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生态治理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2 任远增;论城乡结合部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苏州大学;2013年
3 苏海平;样板村建设对江阴农村生态治理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4年
4 肖华;基于过程管理的高速公路生态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5 尹月香;地方政府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刘敬龙;平原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陈雨婕;论长三角区域生态治理中地方政府的协作[D];苏州大学;2013年
8 刘超;习近平生态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冯欢;邓小平生态治理思想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曹小琪;区域生态治理中府际合作的困境及路径探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74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97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