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风险社会和生态现代化——我国环境发展的新展望

发布时间:2018-06-04 11:46

  本文选题:风险社会 + 生态现代化 ; 参考:《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浪潮的快速推进以及现代化进程的蓬勃发展,传统的现代化模式逐渐暴露出缺陷和弊病,并最终演变成一场危机和风险,以贝克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家和以科恩为代表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家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提出了如何处理生态环境风险。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当如何解决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促使我国经济、文化、生态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顺利转型值得深思。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the traditional modernization model gradually exposed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evolved into a crisis and risk. The risk society theorists represented by Baker and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ists represented by Cohen put forward how to deal wi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risks.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how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ulture, ecology and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smooth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ization is worth pondering.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东江源区居民生态环保意识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号GD11YMK03) 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2011年度项目“东江源区居民生态环保方略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号11WYXM018)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规划项目“广州市居民生态环保意识调查研究”(项目号13Y27) 广东省环保基金会2011年度重大项目“东江源区居民生态环保方略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斯万·欧维·汉森,刘北成;知识社会中的不确定性[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3年01期

2 何传启;;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J];科学决策;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4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7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8 唐玉青;;水资源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9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张华东;;《共产党宣言》中的“脱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陈丽维;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澄;邻避现象及其应对[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郇庆治;;生态现代化理论与绿色变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2期

2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实施生态现代化 建设绿色新家园——《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内容综述[J];环境经济;2007年03期

3 本刊编辑部;何传启;;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历史事实[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09期

4 本刊编辑部;于维栋;;生态现代化的若干关键技术[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09期

5 何玉宏;冯韵东;;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环境保护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6 曹端波;;生态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7 赵晓红;吕健华;;生态现代化的全球视野与中国实践[J];新远见;2010年08期

8 周鑫;;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反思与超越[J];唯实;2011年03期

9 马国栋;;发展中的生态现代化理论:阶段、议题与关系网络[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马国栋;;批判与回应: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演进[J];生态经济;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维栋;;生态现代化中的技术问题[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赖作莲;;生态现代化的驱动力及其对陕西生态现代化的启示[A];陕西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13年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陈英葵;;试论生态现代化与贵州高新技术产业模式创新关系[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4 余朝林;;生态现代化建设是贵阳发展的必由之路[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5 何传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思考[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永申;;对生态现代化的认识与思考[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周泽超;;宁夏生态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路径[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吴宏亮;;生态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观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社会发展思想探要[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宋林飞;;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10 陈雯;Dietrich Soyez;左文芳;;“世界工厂”与区域工业生态现代化[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传启;生态现代化[N];学习时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淼;我国生态现代化刚刚起步[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邋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实施生态现代化,建设绿色新家园[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记者 刘宝亮;我国生态现代化居世界末流[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记者  李大庆;生态现代化我国刚起步[N];科技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周仲全;生态现代化:既有汽车,又有蓝天[N];辽宁日报;2007年

7 何传启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现代化是中国绿色发展之路[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8 李斌 杨文婷;中国生态现代化刚刚“起步”[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李斌、杨文婷;118国排第100:咱生态现代化刚起步[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邵兵;中国生态现代化战略目标: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中等水平[N];中华新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瑜;“两型社会”背景下区域生态现代化评价与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杨思涛;走向生态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7年

3 刘昌寿;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方法及案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王燕;我国建筑业生态现代化发展模式与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彦文;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荷兰环境治理[D];山东大学;2009年

6 李慧明;生态现代化与气候谈判[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潘好香;西方“生态现代化”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智利霞;河北省生态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测度及评价[D];河北大学;2008年

3 陈胤;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晓辉;我国生态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伍s,

本文编号:1977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977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