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开采企业溢油污染规制研究
本文选题:演化博弈 + 海岸带石油开采 ; 参考:《系统管理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针对国内外频繁发生的海洋石油开采溢油事故,以政府和石油开采企业为对象,应用混合策略静态博弈模型与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与企业就溢油污染规制而形成的短期与长期生态及经济利益博弈。重点对不同情境下的短期博弈纳什均衡(NE)行为进行了分析,寻找出溢油管制博弈长期均衡的策略组合、演进路径与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企业的策略以及长期稳定的策略组合取决于各自条件的临界点位置。根据临界条件阐述了完善与落实赔偿诉讼制度,提高主管部门与企业积极治污的收益,建立溢油污染责任赔偿基金以及溢油污染保险制度等政策涵义。
[Abstract]:In view of the frequent offshore oil spill acciden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ixed strategy static game model and the asymmetric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are applied to the government and oil mining enterprises. The short-and long-term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 gam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on regulation of oil spill pollution is analyz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ehavior of Nash equilibrium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finds out the strategic combination, evolution path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of oil spill control ga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ategy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long-term stable strategies depend on the critical point of their respective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critic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perfec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compensation litigation system, improving the revenue of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s and enterprises, establishing the liability compensation fund for oil spill pollution and the oil spill pollution insurance system.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27303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UT12RW310)
【分类号】:X322;X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传远;贺世杰;李延太;侯西勇;杨翠云;;中国海洋溢油污染现状及其生态影响研究[J];海洋科学;2009年06期
2 刘洁;郎印海;贾永刚;高振会;崔文林;;海上石油平台溢油污染等级评估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11期
3 张戎;;提高海上溢油污染处置能力 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供支持[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成家;;治理海洋漏油 高科技显身手[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0年10期
5 杨楠;;简析我国船舶溢油污染海洋的清污费用性质[J];珠江水运;2007年02期
6 ;我国开发监控海洋溢油污染紫外成像技术[J];水产科技;2010年01期
7 申慧彦;周浦城;王峰;;水面溢油污染的多角度多波段偏振特性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2年02期
8 李涛;刘敏燕;曹伟;;关于建立溢油污染损害评估体系的探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2年04期
9 张艳南,董瑞林,,邱玉德;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海岸线免受溢油污染[J];交通环保;1996年03期
10 石友服;国内外船舶溢油污染事故大剖析[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世杰;王传远;刘红卫;;海洋溢油污染的生态和社会经济影响[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2 彭虹;;长江典型河段突发性溢油污染事故模拟[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3 任小强;;浅谈海上船舶溢油污染事故区域应急协作与保障支持[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沈新强;袁骐;;溢油污染对养殖贻贝的损害评估[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摘要集[C];2011年
5 ;上海港“8·5”重大溢油污染事故的思考[A];2008船舶防污染管理论文集[C];2008年
6 张善飞;;论海上溢油污染的防治对策[A];2008船舶防污染管理论文集[C];2008年
7 叶赛;杨建刚;耿红;;海上溢油污染对滨海旅游资源的影响与管理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8 徐向东;卢建国;;珠江口海域溢油污染防治[A];'2001中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李涛;刘敏燕;王志霞;孙安森;;溢油污染损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潘洪霞;郑仲金;;防治船舶溢油污染的可行性探讨[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2007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方方;防范溢油污染检查组来江苏[N];新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吴莉;沿海陆源溢油污染风险防范检查[N];中国能源报;2011年
3 CNE记者 赵坤;七部委联合开展沿海地区陆源溢油污染风险防范大检查[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周文颖;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沿海 地区陆源溢油污染风险防范大检查[N];中国环境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杨安丽 通讯员 赵冬梅;大连防范陆源溢油污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6 记者 徐黎一;国家陆源溢油污染风险防范检查组抵连[N];连云港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良 见习记者 昌苗苗;基本符合要求 问题依然存在[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张建松;我国研制成监控海洋溢油污染的紫外成像技术[N];中国海洋报;2009年
9 海洋;我国开发监控海洋溢油污染紫外成像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9年
10 专题研究班第一组 孙富民 张戎(执笔人) 白德锋 郑东兵 尹干洪 吴建成 林浦;服务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提高海上溢油污染处置能力[N];中国交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伟峰;海洋溢油污染生态损害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SYLLA Lamine;几内亚水域海上溢油污染数值模拟及风险评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廖国祥;基于GIS的溢油污染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邵志国;寒冷地区江河溢油污染团风化迁移规律与时空分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亚丽;海上溢油污染风险分级分区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江锋平;山东沿海船舶溢油污染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孙超;论船舶碰撞溢油污染的刑事法律制度[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刘洁;渤海海域海上石油平台溢油污染等级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谱;我国船舶溢油污染损害评估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6 杨伟华;上海港船舶溢油污染评估与防治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7 李新亮;基于案例推理的溢油污染应急处置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何云馨;不同类型溢油污染潮间带生物修复可行性现场中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16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01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