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大颗粒煤模拟气化的煤气洗涤水中有机污染物组成

发布时间:2018-07-03 05:32

  本文选题:煤炭气化 + CO ; 参考:《燃烧科学与技术》2016年01期


【摘要】:分别以H2O(g)和CO2为气化剂,采用自制的煤炭地下气化模拟试验装置和GC-MS分析仪,研究粒径为5~10,mm的大颗粒内蒙褐煤、鹤壁烟煤和晋城无烟煤在不同气化温度下气化的煤气洗涤水中有机污染物组成.结果表明: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煤气洗涤水中的各类酚不断增多,甲苯、萘和醚类化合物则不断减少,杂环化合物的变化较复杂,适当控制气化温度可以有效降低煤炭地下气化对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程度;气化剂为H2O(g)时萘和各类酚含量均高于气化剂为CO2时的含量,醚和甲苯含量则小于CO2时的含量;煤种对煤气洗涤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内蒙褐煤洗涤水中酚的含量远大于鹤壁煤和晋城煤,甲苯含量的变化顺序为晋城煤鹤壁煤内蒙煤,萘含量的变化顺序与甲苯的变化顺序相反.
[Abstract]:Using H _ 2O (g) and CO _ 2 as gasification agents, a self-made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simulation test device and GC-MS analyzer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ner Mongolia lignite with a diameter of 5 ~ 10mm. Hebi bituminous coal and Jincheng anthracite gasified under different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 gas washing water organic pollutants compos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 the phenols in the gas washing water increase, while the toluene, naphthalene and ether compounds decrease, and the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nge more complex. Properly controlling the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gree of organic pollution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to groundwater, and the contents of naphthalene and phenol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 _ 2 when the gasifier is H _ 2O (g), and the content of ether and toluen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CO _ 2. The content of phenol in lignite washing water of Inner Mongolia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Hebi coal and Jincheng coal. The change order of toluene content is Jincheng coal Hebi coal inner Mongolia coal. The change order of naphthalene content is opposite to that of toluene.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077;5140409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24116110002)
【分类号】:X7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定安,张德书,庄跃平;沱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分析[J];质谱学报;2000年Z1期

2 孙继昌;惠力;吴承璇;程岩;程广欣;徐珊珊;宋文杰;;现场海水中有机污染物光学测量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2005年04期

3 张绮;王克波;;水中有机污染物危害方法研究现状[J];江苏预防医学;2006年02期

4 曹波;舒为群;曹佳;;嘉陵江C市段水中有机污染物睾丸毒性分子机制初步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崔志鸿;李鹏;刘晋yN;刘胜学;周燕虹;曹佳;;重庆市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细胞毒性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5期

6 杨威;;水合二氧化锰去除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初步实验研究[J];化学与粘合;2008年04期

7 钱伯章;;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技术获专利[J];水处理技术;2009年11期

8 张平安;印染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J];纺织学报;1982年08期

9 魏爱雪,薛俊英,赵国栋,刘晓榜,孙思恩,王相明;北京地区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鉴定[J];环境化学;1983年02期

10 王淑琴,孙思恩,王相明,彭安;蓟运河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鉴定[J];环境科学;198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西奎;王晨;王金刚;国伟林;;涡流空化效应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雷玉平;黄飞;邓克俭;王夺元;彭正合;;仿生物酶活化分子氧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3 国伟林;姬广磊;范荣亮;王西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微波降解催化剂制备研究[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朱文萍;段爱玲;;固相萃取技术在测定水和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媛媛;房俊卓;李鹏;;多孔活性炭的表面改性及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陆朝阳;姜笔存;李爱民;;焦化生化尾水中有机污染物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郑广涛;施建伟;上官文峰;;P25 TiO_2的掺杂改性及其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性能[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8 高铁;钱朝勇;;TiO_2光催化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进展[A];’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暨水处理技术汇编[C];2001年

9 李景龙;翟平阳;;松花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研究[A];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媛媛;房俊卓;李鹏;;硅烷化活性炭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良;“EM“改造人类生活[N];中国环境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克俭;催化分子氧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赵春霞;去除石化反渗透浓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吴贤格;臭氧活性炭—高级氧化组合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4 张文兵;均相和非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筛选方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尚娜;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宋玲;气相介质阻挡放电活性粒子喷射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玉玲;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固相萃取技术和藻类脱除方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孟凡春;石化工业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治理[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6 金星龙;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其光催化降解技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高红;复合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6年

8 侯娜;即时分离型光催化反应器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杨玉萍;黄河水中有机污染物的GC/MS分析及作为饮用水源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杜二玲;新型炭黑材料对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2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092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