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电加速污泥湿地中有机物降解性能
本文选题:微生物燃料电池 + 污泥湿地处理系统 ; 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08期
【摘要】:为解决污泥处理湿地(sludge treatment wetland,STW)污泥降解能力弱的问题,首次提出在STW系统中嵌入生物产电装制,以加速污泥湿地处理过程中污泥有机物的降解性能,同时回收污泥生物质能.启动以美人蕉为湿地植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泥处理湿地系统(MFC-STW),通过电化学测量与有机物分析,考察不同进泥负荷下污泥湿地处理系统的有机物降解及产电性能.结果表明,MFC-STW系统的输出电压、内阻、功率密度均随进泥负荷增大而升高.系统的最大电压和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0.794 V和0.268 W/m3.在负荷期内,MFC-STW系统下层积存污泥含水率为84%,TCOD降解率为74%,较STW系统分别提高7%和11%.说明生物产电可促进污泥湿地处理过程中的污泥脱水和有机物降解性能.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weak degradation ability of sludge in wetland (sludge treatment wet land,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put biological production into the sludge system to accelerate the degradation of sludge organic matter in the process of sludge wetland treatment, and to recover the biomass energy of sludge at the same time. The microbial fuel cell sludge treatment wetland system (MFC-STW) with banana as wetland plant was started. The degradation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ludge wetland treatment system under different sludge loading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and organic matte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put voltage, internal resistance and power density of MFC-STW system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mud loading. The maximum voltage and power density of the system are 0.794 V and 0.268 W / m ~ (3),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loading period,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sludge in the lower layer of MFC-STW system was 84% and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TCOD was 74%, which was 7% and 11% higher than that of STW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biological electricity production can promote sludge dewatering and organic degradation in sludge wetland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6036;51378144)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琦;上海市将建7座污泥处理厂[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8期
2 刘超;污泥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探讨[J];山西建筑;2003年15期
3 ;清华大学研制成功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J];环境卫生工程;2003年04期
4 王永昌;探索治理制革污泥的新对策[J];西部皮革;2004年12期
5 孙玉焕,骆永明;污泥中病原物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及其削减途径[J];土壤;2005年05期
6 俞崇武;;资金,污泥治理不可承受之重[J];华东科技;2008年02期
7 杨琦;;亚洲最大污泥处理设施全面开建[J];给水排水;2009年04期
8 王发珍;李天增;;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技术[J];建设科技;2009年07期
9 ;中日研讨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J];建设科技;2011年05期
10 袁业飞;;“排污不治污”乱象何时终结?——聚焦中国污泥处理困境[J];中华建设;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洪江;;污泥低温碳化技术分析和应用实例[A];2012(第四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静;梁轲;;炭化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洪;徐庆元;王华峰;宋宝增;;污泥处理与处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健;;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分析[A];2007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俞锐;左明;王菲菲;;污泥直接制砖的可行性再分析[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6 黄伟;俞林火;叶静;马军伟;郑纪慈;;污泥复肥的农业应用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7 董庆海;罗继亨;;污泥制建材产品的新技术[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8 王峰;乔庭明;南文哲;任洪华;高坤;;济钢球团配加利用炼钢污泥[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陈玲;董庆海;;污泥制建材产品的新技术[A];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Ⅰ)——污泥再生利用[C];2005年
10 贺建峰;;炼钢炼铁污泥的处理和应用[A];全国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先进工艺与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佛山日报记者 孔德钦;高明现两万吨疑似印染污泥[N];佛山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雪梅;城市污泥处理“后遗症”[N];民营经济报;2012年
3 记者 唐爱平;污泥处理成环保热点[N];湖南日报;2012年
4 见习记者 程凤 通讯员 鄢祖海;武汉将建3座污泥处理厂[N];湖北日报;2013年
5 本报通讯员 徐晶锦 记者 晏利扬;绍兴打响反偷倒污泥之战[N];中国环境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姚伊乐;工业污泥还有价值可挖[N];中国环境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吴殿峰;黑龙江最大污泥处理厂投用[N];中国环境报;2014年
8 张岳南;妥善处置工业污泥已刻不容缓[N];中国环境报;2005年
9 记者 杨永芹;破解污泥处理题[N];重庆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凯 巩劲标;盛泽:污泥变资源 环境受益 经济得利[N];中国水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欣强;A+OSA污泥减量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施万胜;污泥水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行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吴青;生物可降解螯合剂IDS与GLDA去除工业污泥中重金属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庆;压实污泥作为尾矿屏障的可行性及微生物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姚杰;污水污泥与高灰熔点煤制备水煤浆及气化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贤淼;造纸脱墨污泥制造纤维板及除臭初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7 刘福东;填埋场固化污泥屏障材料的阻滞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肖汉敏;污泥热干燥与焚烧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炎辉;赤红壤坡地上污泥污染物随地表径流流失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0 王伟云;污泥间接薄层干燥与热压力耦合脱水干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拜得珍;红壤中污泥N、P、K释放及淋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2 王存坡;不锈钢冷轧副产污泥的优化利用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胡艳平;铜冶炼废水污泥电动修复装置与技术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5年
4 王雨;预干燥污泥与煤矸石混燃技术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魏长河;化工废水处理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累积与分布特征[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6 李欢;大尺度污泥堆肥发酵槽吹吸式排风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刘秀海;推流式生物沥浸反应器的设计及其在处理制革污泥上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丁平天;蚯蚓处理城市污泥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9 吴魏兵;蚯蚓对畜禽粪便的选择性及其处理畜禽污水处理厂污泥效果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10 张彩杰;水产品加工厂污泥及其焚烧灰中磷释放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99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09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