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环境影响评价在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8 13:21
【摘要】: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建设项目,是一项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的利国、利民的工程,同时也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山东某农化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项目工程进行实例分析研究,根据拟建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项目工程对环境污染的特点及环境特征,在详实、准确的工程分析基础上,以酸性废气回收制备盐酸及亚硫酸钠,高盐废水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工业盐,溶剂回收利用等技术分析,水环境影响研究以及污染防治措施技术论证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项目以期达到废气污染物和固体废物大幅度削减,废水处理难度显著降低的目的。
[Abstract]: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mainly refers 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symbiotic and associated minerals 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recovery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ste residue, waste water (liquid), waste gas, residual heat and pressure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etc. Recycling and recycling of all kinds of wastes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resources is a great benefit to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and will also produce certain economic benefi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a case study on the Cleaner production Project of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 a Agricultural and Chemical Enterprise in Shandong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proposed Cleaner production Project of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he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d detailed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Cleaner production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accurate engineering analysis, hydrochloric acid and sodium sulfite were prepared by acid waste gas recovery,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high-salt wastewater resources, recovery of industrial salt, solvent recovery and other technical analysis. Water environmental impact research and technical demonstration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aste gas pollutant and solid waste greatly and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project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clean production i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reatly reducing the waste gas pollutants and solid waste.
【学位授予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38;X8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鸿德,汤顺林;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S1期

2 黄伟源;成本效益分析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S1期

3 段永蕙,李跃东;关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与完善的思考[J];环境保护科学;2000年02期

4 张燕,刘煦睛;浅论环境影响评价概念内涵的延伸[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5 罗宏,柴发合,周琳;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环境与开发;2000年01期

6 丁疆华,舒强;环境影响评价类型的发展[J];环境与开发;2000年02期

7 杜永田;关于旅游开发区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J];江苏环境科技;2000年01期

8 郝新波;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年04期

9 赵东风,顾益民;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0年03期

10 黄丹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J];福建环境;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秋妹;;欧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其启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欧阳晓光;赵东波;韩奇;孙汉坤;贾小梅;赵志杰;赵芳;钱永涛;刘书娟;;关于火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毛庆国;;深港边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问题[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郭爱娣;;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弄虚作假可究刑责[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广君;孙迎春;刘丽敏;刘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伊春林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6 李宇斌;;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管理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胡小华;;世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对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启示[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8 李丛欢;孙义利;张启众;;环境影响评价中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建议[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李越越;;住宅小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方法的探讨[A];首届贵州环境影响评价论坛论文选编[C];2008年

10 岳沙丽;;浅析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荣;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及其实施[N];中国环境报;2002年

2 陈荣;美国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及其实施[N];中国环境报;2002年

3 甘肃省金昌市环境保护局 梁胜春;重视环境影响评价 减少西部环境风险[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张强;蚌埠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荣获“青年文明号”[N];蚌埠日报;2008年

5 记者胡昕;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专项执法检查组来衡[N];衡水日报;2010年

6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大事记[N];中国环境报;2012年

7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健康应列入环境影响评价[N];中国环境报;2013年

8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红光;将健康影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N];人民日报;2013年

9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第二次公示)[N];安康日报;2013年

10 记者 陈丽平;环境影响评价规定应当细化[N];法制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光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2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杨晓艳;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铁柱;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5 林驰;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陈昕;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黄正;我国建设项目健康影响评价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满萍;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理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袁X;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3 陈杰;中国香港与内地环境影响评价施行状况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王丽丽;环境影响评价人文指标体系的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任彩银;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兴隆环境影响评价为例[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张亮;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张琳悦;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志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运鹏;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何其明;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71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171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f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