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顿和双氧水紫外处理稳定渗滤液的光谱特征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removal regularity of different kinds of organic compounds in landfill leachate treated by Fenton method and hydrogen peroxide ultraviolet (H_2O_2-UV) method,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3D-EEM) and 254 nm wavelength ultraviolet absorbance (SUVA254)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y of total organic matter removal level in combination with fluorescence region integration (FRI) EEM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tein was removed more preferentially than humus, tyrosine was removed more preferentially than tryptophan,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was removed more efficiently at higher TOC removal rates than at lower TOC removal rates. At the same TOC removal level, H_2O_2-UV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than Fenton method in removing humic substances, and can remove more humic acids. In Fenton method, the increase of Fe2+ dosage can remove humic acids more through flocc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As a pretreatment method, H_2O_2-UV technology with higher removal rate of humus should be selected as pretreatment method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and save cost.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
【基金】: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719801) 上海市201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技术标准项目(14DZ0501500)
【分类号】:X70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开彪,胡斌,张挺;垃圾渗滤液在土体中扩散规律的模拟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2 赵庆良,刘雪雁,刘志刚,邱微,齐旭东;寒冷地区垃圾渗滤液产生量预测研究[J];环境科学;2005年06期
3 王如意,何品晶,邵立明,张斌,李国建;4种禾草用于覆盖层灌溉垃圾渗滤液的比较[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年05期
4 张文静;赵勇胜;孙景刚;宋宝华;;顶部通风在渗滤液循环中的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5 付美云;周立祥;;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6 付美云;周立祥;;垃圾渗滤液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7 薛绿林;杨瑞杰;;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的研究[J];辽宁化工;2007年07期
8 程南军;陈学东;;成层介质中渗滤液最大饱和深度的简易解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年06期
9 杨辉;黄涛;肖再亮;郭旭晶;;生活垃圾渗滤液运移的温度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8年02期
10 王晓龙;呼世斌;黄启飞;庞香蕊;丁世存;金典;;准好氧填埋渗滤液中含氮污染物空间变化规律[J];环境工程;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娜;桑楠;李广科;;黄土层渗漏过程中污染物形态变化对垃圾渗滤液毒性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尹玲焕;熊昌贵;;硅酸盐水泥去除垃圾渗滤液氨氮的技术研究[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3 赵旭;夏鹏飞;曲久辉;;紫外光辅助的电化学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雷阳明;申哲民;祝松鹤;黄仁华;王文华;;三种电解方式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比较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明;彭绪亚;赵由才;蔡华帅;;垃圾渗滤液微生物循环接种强化堆肥碳素和氮素迁移[A];第二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专辑[C];2007年
6 吴烈;袁欣波;尹德川;;膜系列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7 阴育新;谭欣;李嘉明;张曙光;赵林;;三维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8 姜浩;廖立兵;郑红;王军玲;;沸石、膨润土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实验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日耀;耿亚敏;郑曦;陈晓;陈震;;电渗析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高新星;赵立欣;董保成;万小春;陈羚;罗娟;;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渗滤液回流对发酵过程影响[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桂妮 董其俊;垃圾渗滤液终于处理了[N];中国环境报;2011年
2 记者 李禾;一项新技术让垃圾渗滤液达标[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霍峰 本报通讯员 任清;我市处理“铬渣山”渗滤液取得新进展[N];青岛日报;2008年
4 记者 何显春;贵州寻找垃圾渗滤液技术处理“金钥匙”[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5 国海证券 杨娟荣;维尔利:渗滤液是强项 餐厨垃圾处理待拓展[N];证券时报;2012年
6 记者 王远洋;各方厉兵秣马迎战汛期[N];蚌埠日报;2010年
7 记者 文艳 实习生 兀晓倩;西安创模今年实现一达标三提高[N];西安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李林;省会围剿“黑垃圾”[N];河南日报;2007年
9 曹家新 张黎;新能源需破困境 治垃圾得有高招[N];中国环境报;2012年
10 本报通讯 员金依;来自代表的掌声[N];人民代表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Anas Fakhry Qassid Al-Harbawi;高氨氮难降解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何俊;基于微观分析的填埋场GCL中运移规律的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焘;渗滤液中氯代烃在土壤包气带的迁移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郁斯贻;高效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菌株筛选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方圆;填埋场水气调节过程中H_2S的生物转化行为[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杨晓忠;Z市某综合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及其遗传毒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程长菊;渗滤液回流条件下多层床反应器厌氧干发酵产气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Dolores Barnes;垃圾渗滤液的物化预处理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7 陈扬;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渗流数学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李娜;微波辅助过硫酸盐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9 刘莹莹;地层介质对垃圾渗滤液的pH缓冲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关智程;唐山赵各庄垃圾场渗滤液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236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23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