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激光光梯度力消除气溶胶雾霾粒子的机理研究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the equilibrium system of aerosol haze particles acting on large airflow (rotating lift equilibrium gravity, the repulsive force between particles forming a stable network of force equilibrium systems), A new mechanism for eliminating haze by balancing the destructive force of laser light gradient force is proposed.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Newton's second theorem, the nonlinear equations of force on particles are obtained, and the main forces (air drag, van der Waals repulsion, rotating lift) of haze particles in large airflow are solved by Runge-Kutta method. The results of two haze tests in Xi'an from December 17 to 25, and February 20 to 26, 2014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s in the diameter of 0.5-0.835 渭 m was the most obvious in the haze process. Secondly, in the homogeneous medium formed by haze particles, the magnitude of the laser optical gradient force is calcul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the laser light gradient force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main force of the haze particle, and the laser light gradient force can completely destroy the equilibrium system of the haze particle. Therefore, it is feasible to eliminate haze by laser light gradient force. This new solution to haz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eople's real lif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beautiful blue sky.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分类号】:X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星;气溶胶与气候[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1期
2 李冰,刘小红,洪钟祥;积云对二氧化硫和硫酸盐气溶胶作用的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1期
3 石春娥,姚克亚,马力;气溶胶粒子对城市雾影响的模拟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年04期
4 张连众,温景嵩,于瑞泉;平流层重力占优气溶胶粒子的耦合碰并[J];大气科学;2003年02期
5 刘明哲,魏文寿,周宏飞,Sadayo Yabuki;中国西北沙尘源区与日本沉降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理化特征及对比[J];中国沙漠;2003年04期
6 刘明哲,魏文寿,高卫东,周宏飞,Sadayo Yabuki;沙尘源区与沉降区气溶胶粒子的理化特征[J];干旱区地理;2003年04期
7 李韧,季国良,杨文;从宽谱晴空大气透过率提取气溶胶光学信息[J];太阳能学报;2005年02期
8 郭晓勇;赵文武;朱元;周留柱;周志广;顾学军;郑海洋;方黎;张为俊;;气溶胶单粒子成分和粒径的实时测量[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9 王开燕;王雪梅;张仁健;张怀德;石磊;刘阳;;气象条件对北京北郊冬季气溶胶污染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10 郑飞;张镭;朱江;;复杂地形城市冬季边界层对气溶胶辐射效应的响应[J];大气科学;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新成;张蔷;嵇磊;黄梦宇;李宏宇;杨道侠;何晖;张磊;李睿劫;刘力威;韩光;吴宏议;;北京春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董晓波;王高磊;吕峰;胡向峰;;晴空条件下河北中南部地区上空气溶胶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贺千山;杨引明;耿福海;周广强;高伟;辛跳儿;;中国东部陆地上空气溶胶分布特征研究[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郭金平;段英;赵利品;杨保东;齐作辉;;石家庄地区不同季节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分布特征[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张瑜;银燕;段英;石立新;吴志会;;晴天条件下一次气溶胶飞机探测资料分析[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吕峰;董晓波;胡向峰;;石家庄地区气溶胶微物理结构的飞机探测个例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7 石春娥;姚克亚;李子华;;气溶胶粒子对城市雾影响的模拟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夏祥鳌;王普才;陈洪滨;;城市气溶胶特性比较分析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9 王开燕;王雪梅;张仁健;石磊;刘阳;;气象条件对2004年北京冬季气溶胶污染的影响研究[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杨通在;陈银亮;熊旺;;气溶胶在毛细管扩散池组中谱带展宽研究[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俊杰;气溶胶研究领域首个973项目启动[N];中国气象报;2006年
2 记者 管晶晶;气溶胶增多会显著加剧干旱和洪涝灾害[N];科技日报;2011年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小曳;细说气溶胶[N];光明日报;2013年
4 记者 吴越;我国雾霾天频现主因是气溶胶污染[N];中国气象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吴越;与PM_(2.5)相关的雾和霾如何形成[N];中国气象报;2013年
6 张小曳;气溶胶:让空气像雾又像霾[N];工人日报;2014年
7 记者 冯源;雾霾加剧与气溶胶粒子浓度水平有关[N];经济参考报;2014年
8 许黎 李灿;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环境效应[N];中国气象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郭薇;气溶胶污染空气又抵消温室效应[N];中国环境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毅;霾从何来[N];人民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2255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25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