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模式构建——基于府际关系理论视角
[Abstract]:The territorial control model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encounters a bottleneck, so it is imperative to coordinate the inter-governmental management of cross-regional air pollutio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should form a partnership horizont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 around th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of air pollution, and through the transfer and transfer of power, it should play a better role as a cooperative control organization of air pollutio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o enable it to independently and efficiently carry out the work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the region.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nership,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ests between governments, the protec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sharing of governance information, the cooperative model of air pollu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is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金项目“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566043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X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明;;绿色新政视域下推行协同治理的战略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李胜;王小艳;;流域跨界污染协同治理:理论逻辑与政策取向[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陶国根;;协同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02期
4 刘春湘;李乐;;湘江流域协同治理缺失分析与因应之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5 徐翠翠;;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刻不容缓[J];领导之友;2014年03期
6 何吉多;周荣;朱清海;;比较优势视角下的自然灾害协同治理——以汶川大地震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06期
7 蔡博峰;;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特征及与二氧化硫协同治理分析[J];中国能源;2012年07期
8 李玉明;陈建平;;关于绿色新政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建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2期
9 周学荣;汪霞;;环境污染问题的协同治理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4年06期
10 张连国;;论复杂性管理范式下的生态协同治理机制[J];生态经济;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水;;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与中国关怀——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祖荣;;多元化协同治理与社会救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志军;;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基于三项内容的考察[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5 何水;;从政府危机管理走向危机协同治理[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华锋;;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与协同治理的现实之辩[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7 徐祖荣;;协同治理视野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逻辑: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顾昱;陈松;;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协同治理机制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顾昱;;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转型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基于电子政务的协同治理机制及效率分析[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肖湘雄;毛栩;;城镇化进程中的征地拆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 周少来;复合协同治理应对城市化挑战[N];人民日报;2011年
2 杨安华 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连片特困地区发展须以公共安全协同治理破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周锦尉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 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化解“戾气”需全社会协同治理[N];文汇报;2013年
4 记者 张克;科技进步与社会协同治理论坛举行[N];科技日报;2005年
5 中共贵州省委副秘书长 省直机关工委书记 申振东;协同治理凸显社会管理模式创新[N];贵阳日报;2011年
6 记者 宋晖 实习记者 陈曦;多元协同治理促进政府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驻穗记者 姚嘉莉;深圳社会管理 政社协同治理[N];深圳商报;2012年
8 诸巍;官民协同治理:夯实政治文明的基石[N];解放日报;2004年
9 蔡长春;浙江慈溪: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N];人民日报;2012年
10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燕继荣;协同治理才能实现社会善治[N];新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光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实施与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华锋;论环境协同治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艳丽;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谢祥;信息系统协同治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爽;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李桂连;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协同治理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胡徽;流域协同治理的主体动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白云;协同治理背景下政府与社会组织有效关系的建构[D];海南大学;2015年
5 邵明伟;上海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同治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靖;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孙永娟;“撤村并社”中政府与农民组织的协同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吴博;雾霾协同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韩畅;我国第三部门与政府协同治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10 潘宇;协同治理视角下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55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25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