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波浪扰动下河口底泥中磷释放特性研究
[Abstract]:As a carrier reflecting the history of polluted rivers and marine waters, estuarine sediment is easy to release the pollutants from the sediment under the marine dynamic action when the pollution reaches a certain degree, which affects the water quality.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ediment release on water quality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Qinhuangdao, and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sediment release on water quality under wave disturbance, a wave current flume was used as the dynamic test equipment in this study. The estuarine sediment of Dapu River, one of the most polluted rivers in Qinhuangdao,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phosphorus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estuarine sediment under intermittent wave disturbance we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total phosphorus release under wave disturba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initial period of rapid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and the stable phase of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linearly with time. The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wave height and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urbidity when the wave height is more than 8 cm. The dissolved total phosphorus was influenced by th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and wave induced pore water pressure to the overlying water, and increased slightly with time. The release intensity of total phosphorus in the initial wave disturbance was 8.75 脳 10 ~ (-3) mg/m2/s, of 2.00 脳 10 ~ (-3) ~ (-3), which was 18 ~ 40 times of that of stable phase (0.50 脳 10 ~ (-4) ~ 2.25 脳 10 ~ (-4) mg/m~2/s, and the release intensity of the two stages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with the wave height. When the wave is strong enough to start the sediment, the original release from the mud-water interface becomes the initial suspended release of the sediment, and the particulate phosphorus becomes the main form of phosphorus in the water instead of the dissolved phosphorus. During the stationary period of intermittent wave disturbance, the adsorpt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particulate phosphoru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phosphorus and the proportion of particulate phosphorus in the water body.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03-5)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 同济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测试基金~~
【分类号】:X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小治;孙淑栻;张启超;范成新;陈开宁;;水体氧动态对氮磷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5年10期
2 匡翠萍;胡成飞;冒小丹;顾杰;;秦皇岛海域洪季水动力及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9期
3 刘成;邵世光;范成新;周麒麟;陈超;申秋实;;巢湖重污染汇流湾区沉积物营养盐分布与释放风险[J];环境科学研究;2014年11期
4 王雯雯;王书航;姜霞;王岩;王金枝;;洞庭湖沉积物不同形态氮赋存特征及其释放风险[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6期
5 王圣瑞;何宗健;赵海超;胡彬;焦立新;杨苏文;;洱海表层沉积物中总氮含量及氨氮的释放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6 ;TOTAL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BOTTOM SEDIMENTS IN FLOWING WATER[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12年04期
7 俞慎;历红波;;沉积物再悬浮-重金属释放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7期
8 张坤;李彬;王道增;;动态水流条件下河流底泥污染物(COD_(Cr))释放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9 孙淑娟;黄岁;;海河沉积物中磷释放的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10 李彬;张坤;钟宝昌;王道增;;底泥污染物释放水动力特性实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杰;冒小丹;匡翠萍;胡成飞;单云驰;;间歇性波浪扰动下河口底泥中磷释放特性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6年06期
2 蒋豫;吴召仕;赵中华;王晓龙;刘新;郦倩玉;蔡永久;;阳澄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及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11期
3 李玉;李宏观;;连云港近海沉积物重金属历史分布特征及其来源[J];水生态学杂志;2016年06期
4 熊昱;廖炜;李璐;杨伟;马丽梅;王晖;;湖北省湖泊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水利;2016年18期
5 常海东;金鹏康;付博文;李雪兵;贾锐珂;;昆明市不同功能区排水管道沉积物性质[J];环境科学;2016年10期
6 梁东;钟艳霞;杨丽芳;李小宇;田欣;;鸣翠湖间隙水与上覆水中氮、磷的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年09期
7 李如忠;秦如彬;黄青飞;耿若楠;;不同水源补给情形的溪流沟渠沉积物磷形态及释放风险分析[J];环境科学;2016年09期
8 赵丽;王书航;姜霞;黄晓峰;陈俊伊;;蠡湖表层沉积物氮矿化过程及其赋存形态变化[J];环境科学;2016年12期
9 梁东;钟艳霞;杨丽芳;李小宇;田欣;;2015年4月末银川市鸣翠湖沉积物和水体污染特征[J];湿地科学;2016年04期
10 米武娟;吕锦刚;盛祥雪;毕永红;;东湖通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在人工干扰下的释放风险[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ing-feng WU;Bo-qiang QIN;Guang-wei ZHU;Meng-yuan ZHU;Wei LI;Cheng-mei LUAN;;Modeling of turbidity dynamics caused by wind-induced waves and current in the Taihu Lak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13年02期
2 王雯雯;王书航;姜霞;王岩;王金枝;;洞庭湖沉积物不同形态氮赋存特征及其释放风险[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6期
3 吴婷;韩秀荣;赵倩;石晓勇;;赤潮爆发对东海赤潮高发区典型断面氮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13年02期
4 赵海超;王圣瑞;焦立新;黄丹;;洱海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5 赵海超;王圣瑞;焦立新;杨苏文;刘文斌;;洱海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6 王丽婧;汪星;刘录三;郑丙辉;李利强;黄代中;田琪;;洞庭湖水质因子的多元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1期
7 黄代中;万群;李利强;汪铁;卢少勇;欧伏平;田琪;;洞庭湖近20年水质与富营养化状态变化[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1期
8 章斌;宋献方;韩冬梅;郭占荣;肖国强;杨吉龙;;运用数理统计和模糊数学评价秦皇岛洋戴河平原的海水入侵程度[J];地理科学;2013年03期
9 王而力;王雅迪;王嗣淇;;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吸附-解吸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2年09期
10 张勇;张永丰;张万磊;张建乐;段金华;李丽;吕颂辉;;秦皇岛海域微微型藻华期间叶绿素a分级研究[J];生态科学;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建华,韩光;波浪对浅海近岸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的影响[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3年11期
2 唐军,邹志利,沈永明,邱大洪;近岸海域波浪场中污染物运动的实验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4年01期
3 袁德奎,林斌良,陶建华;波浪作用下污染物的混合和离散[J];水利学报;2004年08期
4 孙涛,陶建华;波浪作用下近岸区污染物输移扩散的数学模型及其实验验证[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3期
5 李志军;Hollebone Bruce;;关于用能量同化波浪作用下溢油乳化的研究思想和思考[J];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06期
6 李顺利;杨娇;;冀东油田4号构造波浪动床物理模型试验[J];石油工程建设;2014年01期
7 王平;张宁川;;近岸波浪作用下污染物运动数值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8 程永舟;周援衡;王永学;;波浪作用下抛石基床直立堤沙质底床中孔隙水压力响应[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郭秀军;蒋甫伟;许国辉;朱大伟;;波浪对黄河水下三角洲浅表沉积物非均匀改造过程监测与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10 倪寅;郑永来;钟佳玉;;多孔海床在波浪作用下渗流特性数值模拟[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瑞祥;;波浪通怤o[堤引起速度X4媻化ex值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伍晓榕;李远林;;波浪中大幅横摇运动的安全池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3 张耀屹;徐绩青;;辐射动量应力用于波浪对水流作用的理论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4 陈杰;蒋昌波;郭杰;刘虎英;;基于PLIC-VOF的冲泻区波浪运动数值模拟[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李翔;陈国平;严士常;张庆丰;;不同开孔率混凝土护面板上波浪打击力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云鹏;李玉成;董国海;桂福坤;;波浪作用下升降式重力式网箱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夏益民;段子冰;徐华;杜德军;;波浪作用下海岸泥沙运动规律和模型相似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科锋;董平;;波浪作用下层状流动区内沉积物运动的二相流模拟(英文)[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陈虹;林建华;;油污染物在波浪作用下的扩散传输规律[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10 包太;刘新荣;;波浪作用下淹没库岸边坡动力反应的有限元分析[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虎;波浪作用下黄河三角洲海床失稳机制与评价方法[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石永芳;波浪输运过程对海温异常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白玉川;潮流和波浪联合输沙的理论研究及其数学模型[D];天津大学;1994年
4 庞红犁;极端波浪作用下海上结构物高频共振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张晓爽;波浪对海洋上混合层温度变化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刘昌凤;波浪作用下三维物体大振幅运动问题的时域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赵明;波浪作用下建筑物周围的泥沙冲刷及海床演变[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远航;波浪作用下埕岛油田海底管线稳定性数值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杨立鹏;波浪作用下的海底管线冲刷与防护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刘立平;墩柱结构及其海床土体在波浪作用下的动态响应[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明威;港口航道对波浪的影响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2 董航;新型约束方式下储运船波浪作用响应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房虹汝;波浪作用下黄河口粉质土海床液化深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王睿;非线性波浪作用下岸滩演变模拟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5 刘晓瑜;黄河三角洲埕岛海域波浪作用下液化分区[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王欣;波浪作用下粉质土底床液化后运动特征的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方庆贺;跨海近岸桥梁极端波浪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卫聪聪;波浪导致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滑动控制及影响要素分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张],
本文编号:2258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25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