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发展非均衡格局下碳减排问题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imbal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vincial economy and the imbalance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es have led to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and fuel structure of each province and district in China.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ange of the share of economic gross output and the change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 The decrease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each province mainly depends on the improvement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ergy efficiency. Under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supporting economic growth with petrochemical energy, the efficiency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provincial areas is complex and variable. Systematic and differential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otential caused by the unbalanced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ovincial areas in Chin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classification, timely adjustment, dynamic promotion and coordinated management. It provides the path for perfecting the policy system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provincial areas and the formulation of carbon abatement policies in similar regions.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6—zc—044) 南阳师范学院校级项目“权力嵌入视角下薪酬差距与代理成本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16—qn—064)
【分类号】:X321;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宋敏;贾媛媛;陈晶;卢语荒;;日本 白领阶层身穿便服保护环境[J];明日风尚;2011年07期
2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的通知[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02期
3 秦小茅;;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05期
4 ;环保悖论:越是节能燃油消耗越大[J];黄金时代;2009年09期
5 刘伟;鞠美庭;邵超峰;于敬磊;;中国能源消耗趋势与节能减排对策[J];环境保护;2008年17期
6 金颖;周伟国;阮应君;任建兴;;钢铁行业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分析[J];上海节能;2002年01期
7 王美红;孙根年;康国栋;;中国工业发展的能源消耗、SO_2排放及行业类型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20期
8 纪建悦;于晓黎;方景清;;能源消耗对环境污染的冲击响应模式分析——基于青岛市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9 本刊编辑部;;迅速果断转变“两高”[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年14期
10 常征;潘克西;;基于LEAP模型的上海长期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分析[J];当代财经;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浩;宋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环境压力评价方法探讨[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2 ;今年节能环保工作的八个方面[A];2007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降耗·环保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钱圆;袁建辉;姜慧勤;宋天野;;我国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联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庞文保;刘宇;张海东;;西安市气候变暖与冬季供暖的能源消耗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张洪果;;统计指数体系和回归分析在鲁南矿业公司中的综合应用[A];鲁冀晋琼粤川六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美国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8%[A];2009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王磊;;关于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及减排目标的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早报记者 姜丽钧;上海能源消耗远超纽约东京[N];东方早报;2013年
2 刘洪;中国更环保还是美国更浪费?[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梁毅 张丽君 王林芳;鞍钢新轧一炼钢厂实现负能炼钢[N];中国冶金报;2003年
4 辛华;环保好似拔河赛 心齐方得蓝天多[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记者 赵伟;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不利影响[N];长春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何建成;我区工业生产和节能降耗喜中有盼[N];铜仁日报;2009年
7 班杨 编译 关平;亚洲城市建设攸关全球碳减排[N];中国能源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何其伟 罗永林;打造绿色“防护层”[N];安徽经济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魏银丽;甘肃省生活能源消耗及其节能减排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赵霄伟;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9年
3 张琳翌;城市交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及SD仿真预测[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4 解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二氧化碳减排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D];重庆大学;2015年
5 霍炜红;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6 胡燕平;辽宁省能源消耗及CO_2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94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39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