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Abstract]:Taking Xinjiang, a typical arid regio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calculate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rom 1996 to 2014 and the weights of each factor by using entropy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by using entropy increasing law.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injiang presents a non-stationary wave-like rising process, and the coupling model is mainly run-in and antagonism, which shows that urbanization is promoted at the expens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gree of damage is increasing, but the extent of aggravation is shrinking and tends to be stable. From the angle of "factor flow" which influences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main path suitable for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Xinjiang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JL074)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12-CXTD-10)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5-GH-280)
【分类号】:X22;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成平,白恩培;努力搞好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建设[J];当代生态农业;2000年Z1期
2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发展;2000年06期
3 王军;打好生态环境建设硬仗[J];兰州学刊;2000年03期
4 赵世亮;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J];中国贫困地区;2000年03期
5 马卫东;生态环境建设四谈[J];陕西水利;2000年02期
6 郭振德,李正墨;加快山西生态环境建设的探讨[J];学会;2000年06期
7 覃 群;保护生态环境 动物聚会观佳景[J];沿海环境;2000年10期
8 王本兴;生态环境生产与持续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杨崎筠;;农民对生态环境建设有“五忧”[J];农村工作通讯;2000年05期
10 郝厚璋;生态环境:一要保护二要建设[J];发展;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礼先;;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配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杜开锐;;天津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管护[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赵文焕;;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构想[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丛;马利民;;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5 黄国勤;;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柏玉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探讨[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兰桂山;;纵论丰宁县科学治理生态环境的典型经验与做法[A];2009新华杯迎国庆60周年畜牧兽医科技论文集[C];2009年
8 范广鹏;;鞍山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梁流涛;诸培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理及其管理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胡民芳;;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亚楠;旅游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N];中国旅游报;2003年
2 潘玉君;简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补偿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3 庞贤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N];广西日报;2004年
4 吕志雄;生态环境要好[N];河南日报;2007年
5 党毅;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初现成效[N];固原日报;2008年
6 中国人民大学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人民日报;2010年
7 张巧云;从科学发展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N];中国建设报;2010年
8 本报评论员;齐心协力推动发展环境大转变、生态环境大改观[N];河北日报;2012年
9 记者 张凤环 通讯员 王新平;徐水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持续优化[N];河北经济日报;2012年
10 淳化县委书记 刘涛;生态环境是最稀缺资源最宝贵财富[N];咸阳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张继承;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梁海超;重庆松藻煤矿区生态环境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娟;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龙晓君;地质生态环境多尺度非线性智能评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芳;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及其与城市化效率的时空分异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闯;辽宁省大洼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林亮明;当代国际生态环境公正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峰;明清时期嵩山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D];郑州大学;2010年
5 廖桂霞;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D];湘潭大学;2010年
6 高林林;虚拟社区生态环境的模型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伟;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8 吴洁珍;区域生态环境需水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葛茂杭;河北省张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与战略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10 刘鸿鑫;转型期我国生态环境代价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39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43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