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包埋固定化硝化污泥处理氨氮废水的过程特性

发布时间:2019-10-08 06:02
【摘要】:采用聚乙烯醇(PVA)包埋硝化效能良好的活性污泥制备固定化颗粒,针对不同初始氨氮浓度的模拟废水,基于序批式间歇反应器小试实验,探讨了包埋颗粒的传质效能与氮去除过程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颗粒体积投加率为10%,实验水温为26~30℃,pH值为7.5~8.5,反应器DO浓度为4~5mg/L的条件下,各初始氨氮浓度(50~400mg/L)稳定期包埋颗粒最大氨氮去除负荷为61.8~242.3mg N/(L-particles·h).包埋颗粒对氨氮的去除较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最大氨氧化速率(μmax)为271.40mg N/(L-particles·h),半饱和常数K_s为66.69mg/L,包埋颗粒内氨和氧的有效扩散系数(D_e)分别为0.467×10~(-9)m~2/s、0.279×10~(-9)m~2/s.SEM观察和比表面积测试结果表明,与新鲜颗粒相比,稳定期颗粒内部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增加.包埋颗粒,活性污泥,包埋颗粒与活性污泥混合3种体系对比实验表明,各初始氨氮浓度条件下混合体系可显著强化生物硝化与脱氮过程,并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
【图文】:

颗粒体系,包埋,活性污泥,混合体系


30.0±0.1℃,采用磁力搅拌器确保溶液充分混合.②氧传质:包埋颗粒与去离子水以1:4的体积比混合,盛满250mL的溶氧瓶,持续通入氮气2h,使包埋颗粒内部的溶解氧完全消耗,采用恒温水浴锅控制温度为(30.0±0.1℃),采用磁力搅拌器使溶液充分混合,溶解氧仪记录混合液中溶解氧的变化.1.2实验装置与测试方法初始氨氮浓度为50~400mg/L模拟废水实验在系列2.5L的SBR反应器中运行,批次进水量2L,曝气8h,静置15min后排上清液.各初始氨氮浓度条件下,分别进行单独投加颗粒、单独投加污泥,以及二者混合投加等3种体系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R1中包埋颗粒体积填充率为10%,R2、R3反应器中维持与R1反应器相同的污泥总量,MLSS分别为8000mg/L和4000mg/L.添加碳源物质维持初始COD浓度约500mg/L左右,实验水温26~30℃,溶解氧DO控制在4~5mg/L.参考文献[11],初始pH为7.5~8.5,初始碱度/氨氮比值约为11.7.各周期结束后分别测定各反应器内NH4+-N、NO2-N、NO3-N、TN和COD的浓度.每组实验均设置3个平行实验.12876534R1R2R3图1实验装置图(R1.包埋颗粒体系;R2.活性污泥体系;R3.混合体系)Fig.1Theexperimentalequipment(R1.embeddedparticlessystem;R2.activatedsludgesystem;R3.mixedsystem)1.进水;2.包埋颗粒;3.活性污泥;4.出水;5.温度控制装置;6.电磁泵;7.气体流量计;8.曝气装置测试方法与仪器如下,NH4+-N:纳氏试剂光度法;NO2-N: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NO3-N、TN:紫外分光光度法;DO:LDO便携式溶解氧仪;pH:雷磁PHS-3C;COD:DRB200COD,DR1010COD测定仪;比表面积(BET)及孔径:SCIENTZ-10N真空冷冻干燥机、ASAP2010自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2结果与讨论2.1包埋颗粒处理氨氮废水硝化效能分析

电镜图,包埋,电镜,颗粒


2994中国环境科学36卷有效扩散系数相对较低的原因,一方面受固定化载体本身理化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包埋污泥非纯菌体,可能占据相对更多的扩散通道,导致传质阻力增加.2.2.2SEM及微生物特性分析分别对初始氨氮浓度为50mg/L,反应初期(第2周)和稳定期(第46周)的包埋颗粒进行SEM观察,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反应初期包埋颗粒表面光滑,呈浅灰色,内部形成细密的网状结构;第46周,颗粒体积膨胀,呈现暗灰色,结构变得疏松,内部孔隙变大.对稳定期包埋颗粒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内部主要分布有亚硝化单胞菌属(AOB)、硝化螺菌属(NOB),并存在一定量厌氧(兼性)菌,其中包括反硝化菌属的施氏假单胞菌.Uemoto等[6]对混合包埋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研究发现,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在载体内的分布自然会发生变化,硝化菌集中于外层,反硝化菌集中于内层.a.第2周切面(初期)a′.第46周切面(稳定期)b.第2周表面(初期)b′.第46周表面(稳定期)图8包埋颗粒电镜图Fig.8SEMimageofimmobilizedparticles新鲜包埋颗粒BET比表面积为9.3786m2/g,平均孔径为79.8031;稳定期包埋颗粒比表面积为21.9319m2/g,平均孔径为107.7644;随着反应周期的增加,颗粒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都有所提高,有利于颗粒内外进行物质交换.2.3包埋颗粒、活性污泥法与混合体系硝化性能对比2.3.1硝化与脱氮效果比较R1、R2、R3连续反应60个周期,各周期进水氨氮浓度以及出水氨氮浓度如图9所示.0100200300400500(a)氨氮的去除060/060/060/060/060IIIIIIIVV度浓mg(/L)t(周期)进水氨氮R1出水氨氮R2出水氨氮R3出水氨氮0100200300400(b)总氮的去除060/060/060/060/060IIIIIIIVV度浓mg(/L)t(周期)进水氨氮R1出水总氮R2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中心;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06112014CDJZR-210010)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昊;周康根;;氨氮废水的几种处理技术[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11期

2 袁克城;马清军;苏凤林;;处理氨氮废水的技术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9年03期

3 ;开磷剑化回收氨氮废水增效益[J];贵州化工;2011年03期

4 张亮;闫永胜;;工业氨氮废水的处理[J];农业与技术;2012年07期

5 许国庆;;回收氨氮废水用常用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J];科技资讯;2012年26期

6 李建平;化肥厂氨氮废水的治理[J];化工环保;1995年06期

7 钟理,谭春伟,胡孙林,刘军,徐光明,陈微明,廖平;氨氮废水降解技术进展[J];化工科技;2002年02期

8 应德煌;氨氮废水治理方案的选择[J];福建化工;2003年02期

9 李雯;氨氮废水的深度水解[J];化工环保;2004年03期

10 刘国文;王继徽;;含氟含氨氮废水的治理[J];硬质合金;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健;胡晓静;安会琴;黄唯平;;分子筛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林海波;徐红;杨喜波;张恒彬;;在流动式电解槽中氨氮废水的间接电氧化[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王方;;回收无机氨氮废水用集成膜技术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方;;回收无机氨氮废水用集成膜技术的研究进展[A];2008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乔向利;刘哲;刘志伟;曾颖林;张振家;;光引发制备包埋菌对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影响[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6 许延辉;马莹;胡卫红;徐海平;乔军;;沉淀法处理稀土生产过程中氨氮废水的研究[A];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铭;氨氮废水减排技术锁定四产业[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记者 王孝弟;水煤浆技术攻克氨氮废水难题[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吉明亮 李根荣 李期辉 赵晓;600多万元处理费怎样省下?[N];中国环境报;2009年

4 杨文;让难处理的焦化为水变净[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记者 李大庆;我国氨氮废水首次实现资源化处理[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束洪福;氨氮废水资源化技术治污增效双赢[N];科技日报;2012年

7 记者 姜小毛;气水分离膜处理技术获国家推广[N];中国化工报;2011年

8 王春梅 张永奇 黄小卫 龙志奇;稀土冶炼废水要从源头治理[N];中国冶金报;2012年

9 蔡忠仁;我国ADC发泡剂行业污染严重[N];中国化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郑昭;有效防治ADC发泡剂造成的污染[N];福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金松;从化钽铌冶炼厂废水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兴旺;改性锡锑氧化物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处理高盐氨氮废水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国文;钽铌冶炼含氟含氨氮废水的治理[D];湖南大学;2007年

3 宋建昕;钽铌生产氨氮废水的处理与工程初步设计[D];湘潭大学;2008年

4 吴奇;承德沸石处理氨氮废水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5 訾培建;微波技术处理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6 姚燕;微波—活性炭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彭佳乐;新型铜基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李健昌;沸石去除中低浓度工业氨氮废水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唐国瑞;氨氮废水的光电化学去除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10 刘艳;含氨氮废水治理工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6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546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6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