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AnMBR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能源回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5 23:24
【摘要】: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在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改善城市水环境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常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源,同时还会产生较多的剩余污泥,不仅忽略污水中潜在的可利用能源,而且产生的剩余污泥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随着对污水处理资源化和能源化的认识,人们开始重新科学地评估合理的城市污水处理方法,以期构建合理可行的城市污水处理资源化和能源化技术。单纯利用厌氧生物技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可能存在处理效率受温度影响显著、污泥流失严重和能源回收率低等缺陷。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是将膜分离技术与厌氧生物反应器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更高效、低能耗、易控制与启动的新型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该技术能够弥补厌氧生物反应器污泥流失严重的问题,而且可以保证反应体系的能源回收率。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构建小试规模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改变进水负荷、反应器停留时间和容积负荷等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考察AnMBR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产气效果,优化反应器运行参数,初步研究AnMBR的膜污染特性和机理。在以上研究成果基础上,对AnMBR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环境效能进行全面评价,研究结果可为AnMBR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工艺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AnMBR在35℃、HRT为8~15h,进水容积负荷为0.77~1.82kg COD/m~3?d的运行条件下均能够稳定运行,且具有较好的COD去除效果和产甲烷效果,反应器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运行后期出水COD浓度基本稳定在100mg/L左右,出水COD浓度值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的要求。甲烷气体日产量与进水容积负荷之间有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可用拟合方程:CH_4(g)=356.16×OLR+182.34表示。溶解态甲烷产量占总甲烷产量的百分比为36.72%。膜对进水中的污染物质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在稳定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出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AnMBR的微生物生化过程分析表明:AnMBR内水解发酵阶段占据主导地位,而产甲烷阶段占微生物生化过程的比例不大。对AnMBR的膜污染特性研究表明,跨膜压差和膜总阻力受出水膜通量的影响较大,蛋白质类物质比多糖更易造成膜污染,污泥浓度和污泥粘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膜污染的程度,膜表面形成的泥饼层在有助于提高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水质。AnMBR的膜污染以泥饼层控制为主,其阻力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运行期膜总阻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AnMBR的膜固有阻力较高,但膜污染速率K相对较慢,表明反应器内的搅拌产生的剪切力能够产生较好的水利条件,降低膜污染的进程。对AnMBR的环境效能评价表明,AnMBR污水处理厂在生产运行阶段产生的主要能源消耗来源于各类机械设备的电能消耗,运行阶段的电耗为0.23kW·h/m~3,在能源消耗上的优势来源于运行过程中不需要曝气,也没有剩余污泥产生,具有极大的能源节约和回收潜力。AnMBR污水处理厂在生产运行阶段中对全球变暖的环境负荷最高,主要来源于溶解态的甲烷,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出水中含有的大量未被去除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在最大化地收集甲烷和利用出水中营养物质的前提下,AnMBR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能够降低至相对较低的水平。
【图文】:

设计图,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设计图,接种污泥


第 2 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装置性,因此在实际配制进水时,需要对表 2-2 中的各组分进行一定的调整,最终进水 变化范围为 384~725mg/L,pH 变化范围为 7.0~7.5。为保证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在进行的过程中,定期向进水中添加一定量的碳酸氢钠,以此调节反应器中的 pH 值维持在 6.5~7.5 之间,为产甲烷菌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接种污泥性能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所采用的接种污泥为北京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污泥,,其性能指标见下表 2-4 所示。表 2-4 接种污泥的主要参数Table -4 The main parameters of inoculated sludge参数 接种污泥总固体(TS)/% 7.86挥发性固体(VS)/% 4.71pH 7.58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实验装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待发论文摘要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性能的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赵世杰;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特点与应用[J];市政技术;2003年01期

3 武雯婷;翁立江;;沉入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池塘污水的初步实验研究[J];环境技术;2006年04期

4 袁文瑛;;膜生物反应器及相关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0期

5 宝青娜;姜越;;萃取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17期

6 孙国凤;;日首创用膜生物反应器生产单酸甘油脂[J];生物技术通报;1988年08期

7 常昊琳;王晓珍;李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4年02期

8 桂娟;王玲;张睿;;膜生物反应器在处理污水中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9 杨琦,263.net,文湘华,263.net,孟耀斌,263.net,钱易,263.net;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丙烯腈废水试验[J];环境科学;2000年02期

10 邹联沛,王宝贞,张捍民;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堵塞与清洗的机理研究[J];给水排水;200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思青;张秀岳;温建志;;热致相分离膜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A];第三届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沉浸式膜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开发[A];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高春梅;杨红;;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麻脱胶废水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石宝强;张捍民;杨凤林;孟凡刚;张兴文;;人工神经网络在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预测中的应用前景[A];中国精细化工协会第二届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余献国;余子婴;李靖;;双致相聚偏氟乙烯膜生物反应器综合性能评价与应用[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靳志军;;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郑祥;魏源送;樊耀波;刘俊新;;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A];’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暨水处理技术汇编[C];2001年

8 杨楠;邢卫红;徐南平;;一体式气升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9 张晓峰;修光利;赵康;徐利行;张大年;;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复合气态污染物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郑祥;魏源送;樊耀波;刘俊新;;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积轩;汉姆沃斯为两艘豪华游船配套薄膜生物反应器[N];中国船舶报;2011年

2 记者 危丽琼;膜生物反应器迎来黄金十年[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中国膜工业协会 张保成;备受关注的膜生物反应器[N];中国化工报;2001年

4 张保成;膜生物反应器引起关注[N];中国化工报;2001年

5 郭薇;新加坡膜生物反应器进军中国市场[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记者 刘全昌;膜生物反应器环保标准征求意见[N];中国化工报;2010年

7 记者 王秀兰;我国膜生物反应器走向工程应用[N];中国化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杨静 通讯员 孙云;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把污水变资源[N];中国水利报;2007年

9 蔡忠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高效环保[N];中国化工报;2011年

10 祝君翔;新型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世博园污水[N];中国建设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智勇;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消化和膜污染特性[D];清华大学;2015年

2 张姣;电场耦合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控制和强化除磷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丁一;AnMBR+FOMBR组合系统处理城市污水膜污染特性及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颖;膜生物反应器中延缓膜污染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罗文连;电场膜生物反应器耦合处理工业园区综合废水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6 闫险峰;两相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中试研究及数学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孟志国;非织造布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杜俊;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效能及膜污染控制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张寿通;金属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许颖;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膜污染因素及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越;平板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及膜污染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方舟;厌氧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资源化及膜运行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王光辉;新型钟摆式膜生物反应器构建及膜污染控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4 储波;转盘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D];东南大学;2015年

5 胡金;膜生物反应器中填料对污泥性质及膜污染改善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王传路;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7 袁亦方;兼氧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对比试验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8 占梦潮;多模式AAO工艺和膜生物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及工艺优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9 赵建军;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黄姜皂素废水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10 范浩;表面性质对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影响及膜污染控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79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579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