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南京北郊VOCs来源解析及其对臭氧和健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22 00:17
【摘要】:本研究基于南京北郊观测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03以及03前体物等污染物结合风速风向,利用正矩阵分解(PMF)模式与Unnix模式确定的排放来源了解VOCs组成和特点。利用基于观察的模型(OBM)分析VOCs及其来源对O3生成的贡献,并结合PMF结果做敏感性实验评估各来源对03的影响。利用EPA人体暴露分析评价方法对苯系物(BTEX)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并评估来源对健康的影响。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中观测期间的VOCs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30.16±35.68)×10-9,(36.47±33.44)×10-9和(34.69±34.08)×10-9。观测时段物质体积分数相近,烷烃体积分数最高。PMF确定了来源包括汽车尾气、液化石油气(LPG)、生物源排放、家具制造业、化工业、化学涂料行业和化学材料工业排放源。PMF与Unmix获得的结果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在OBM模拟中评估O3与前体物的关系。南京北郊是VOCs(正非致癌风险(RIR)值)控制区。烯烃(1.20~1.79)和芳香烃(1.42~1.48)呈现较高的RIR值,烯烃排放量减少80%时RIR值达到最高。汽车尾气(1.01~1.11)、LPG(0.74~0.82)、生物源排放量(0.34~0.42)贡献最大的三类VOCS来源;减少这三类排放是减少局地O3生成最有效策略。BTEX所有分析时段内非致癌风险HQ风险值都在安全范围。南京北郊致癌风险R值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分布规律;R在所有分析时间都超过安全阈值,存在致癌风险。2013年~2015年总HQ为均在安全范围内,对人体非致癌风险均较低,其中化工厂排放的HQ最高分别。三年内化工排放的苯致癌风险R值最高为1.53×10-5、1.54×10-5和1.64×10-5均远超过安全阈值,存在致癌风险。
【图文】:

观测点,环境,位置,观测站


第二章观测及研究方法介绍逡逑第二章观测及研究方法介绍逡逑2.1观测站点逡逑观测地址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楼楼顶(32°邋12'N,118°逡逑42'E)海拔高度为62m。观测站点东边约500m处为主干道宁六路,以北3?6km逡逑处有包括石油化工,钢铁厂,化工厂等工业区。观测站点位置符合中国气象局发逡逑布的《大气成分站选址要求》[44],观测站点能够反映典型城市工业区大气污染逡逑特点。观测点位置见图2.1.1。逡逑

前体物,气相色谱仪,技术流程,南京


图2.4.1技术流程图逡逑Fig.邋2.4.1邋Technical邋flow邋chart逡逑(1)运用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观测南京北郊大气实际VOCs、03以及03前体物;逡逑收集观测站点观测时间段的气象因子。逡逑(2)对所收集的VOCs体积分数和成分变化进行分析,,了解观测点的实际大气逡逑情况,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逡逑(3)利用PMF源解析模式对南京北郊大气中的VOCs进行来源分析,对模式逡逑确定的排放来源因子与实际观测物质进行对比,了解南京北郊大气实际各逡逑来源对VOCs构成、体积分数的贡献。逡逑(4)逦OBM化学箱模式研宄VOCs对03与大气中的活性物质的贡献与影响。结逡逑合VOCs来源解析方法与光化学模式,评估各个来源对03生成的影响。逡逑从来源方面为控制03提供管控策略。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13;X7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慧;邓君俊;邢振雨;陈进生;;厦门不同功能区VOCs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9期

2 吴莉萍;翟崇治;周志恩;史小春;郑建军;;重庆市3个代表性加油站苯系物污染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比较[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6期

3 杨森评;王润华;甘仲霖;李文渊;;某鞋厂环境苯系物调查及其健康风险评估[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4 李用宇;朱彬;安俊琳;高晋徽;夏丽;张祥志;秦玮;汤莉莉;;南京北郊秋季VOCs及其光化学特征观测研究[J];环境科学;2013年08期

5 冯小琼;彭康;凌镇浩;郑君瑜;郭海;;香港地区2005—2010年VOCs污染来源解析及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6 周裕敏;郝郑平;王海林;;北京地区城乡结合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2011年12期

7 解鑫;邵敏;刘莹;陆思华;;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日变化特征及在臭氧生成中的作用——以广州夏季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8 陈燕;蒋维楣;;南京城市化进程对大气边界层的影响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9 高东峰;张远航;曹永强;;应用OBM模型研究广州臭氧的生成过程[J];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10 朱彬,王韬,倪东鸿;临安秋季近地层臭氧的形成及其前体物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594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594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9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