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生态视角的河南省大气污染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5 04:01
【摘要】: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大气环境。本文选取河南省2006-2016年河南省经济发展和大气污染的相关数据对河南省的SO_2和NO_x基于环境容量的排放公平性研究,同时利用脱钩理论研究河南省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之间的脱钩状态,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响应时间。主要结论如下:(1)河南省产业结构正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发展过程,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河南省大气污染排放量整体下降,SO_2排放量一直在下降,NO_x和烟粉尘的排放量在2016年开始急剧下降。(3)河南省SO_2基尼系数和NO_x基尼系数均大于0.4,说明河南省的SO_2、NO_x的排放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性,需要治理和整顿。根据河南省的生态负荷系数可将河南省分为三类,第一类SO_2和NO_x的生态负荷系数均小于1,属于比较公平的区域,主要是平顶山、新乡、南阳、驻马店、商丘、漯河、开封、信阳8个城市,集中分布在河南省西部和南部地区;第二类表示SO_2或NO_x的生态负荷有一个大于1另一个小于1,是相对公平的区域,主要有周口、濮阳、三门峡、鹤壁四个城市,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北、西北和东南部地区;第三类表示SO_2的生态负荷系数和NO_x的生态负荷系数均超过1,属于严重不公平区域,主要是郑州、安阳、焦作、许昌、洛阳、济源6个城市,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和北部地区(4)2006-2016年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处于强脱钩状态,说明总体上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基本实现了经济的转型。河南省经济发展与SO_2排放之间基本是强脱钩状态,经济发展与氮氧化物排放之间是由弱脱钩逐渐走向强脱钩;经济发展与烟粉尘排放之间则是由强脱钩过渡到扩张负脱钩,近年来烟粉尘的排放增速已经超过经济增速,整体脱钩情况明显弱化,已由强脱钩衰退到负脱钩状态。(5)基于VAR模型可以得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不是大气污染的格莱杰(Granger)原因,河南省大气污染排放量在受到自身负向冲击后在第3年会达到最小值,之后的第4年则加速增加,突然上升到最大值,之后从第5年之后冲击作用开始下降。经济发展在受到大气污染的冲击后在第3年会有一个大的负向的冲击,在第4年之后开始受到正向的冲击并且达到最高峰,之后的作用力就开始下降。
【图文】:

三次产业,河南省


产总值增速是 8.25%,人均生产总值 7.53%,这一年可能受 2008 年金融危机影响,增幅没有突破 10%,随后又快速上升,这个时期处于 21 世纪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河南省也引进了一批企业,如富士康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状态。第二时期主要是 2012 年-2016 年,这一时期经济也在增长,但增速在 10%以下,2012 年以后经济处于平稳发展期,增速平稳,经济平稳发展。2.1.2 河南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三大产业结构是经济的主要来源,2006-2016 年河南的经济发展主要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基础,河南省三次产业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的发展事态[64]。从产业结构看,2016 年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 41.9 %,GDP 增长贡献率达到 49.3 %,同比增长 11.4 个百分点,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65]。图 2-1 主要显示了河南省三次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

废气排放量,河南省


图 2-2 河南省废气排放量Fig 2-2 Henan Province emissions从图 2-2 可以看出,2006-2016 年河南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 2011 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随着国家重视程度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大气污染排放量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也符合国家发展需要。2.2.2 河南省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各种化石能源的燃烧会排放大量污染物,特别是近两年,灰霾天气频发,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河南地处中原地区,黄河冲积扇形成了大量的良田,加上地处华北平原,人口众多,是我国覆盖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省地处华北平原的中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东部多平原,,这样的地形不利于雾霾的扩散,加上近几年河南省自身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巨大,使得雾霾现象更加严重,民众苦不堪言。图 2-3 显示了河南省近 11 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1;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金萍;曹倩;秦腾;陈国栋;;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效应及预测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35期

2 郑启伟;何恒;;浙江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12期

3 熊曦;尹少华;蔡珍贵;;基于脱钩理论的湖南省节能减排效果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5年06期

4 滕丽;卢君;;珠江三角洲城市空气质量的区域影响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5年06期

5 蒋成飞;刘鹤飞;;个人所得税对基尼系数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25期

6 史聆聆;李小敏;刘静;许亚宣;李兴;;河南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分析[J];环境工程;2015年05期

7 邬娜;傅泽强;谢园园;沈鹏;高宝;李林子;;基于生态承载力的产业布局优化研究进展述评[J];生态经济;2015年05期

8 邓素君;李青松;王洪川;张少凯;;基于生态容量的河南省资源环境公平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03期

9 李力;;全球低碳发展评估及中国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年10期

10 刘铠锋;;基于VAR模型的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陆钟武;王鹤鸣;岳强;;脱钩指数的理论研究——及脱钩曲线图和国家级实例[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大会报告)[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盛业旭;经济增长与城市土地扩张脱钩[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2 莫申生;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14年

3 高洁;交通运输碳排放时空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查建平;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郭晨星;全球环境治理主体结构模型建构及经验验证[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德军;基于基尼系数对我国教育水平的统计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2 彭芳芳;广西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马潇璨;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用水效率[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蔡秀锦;我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王紫;江苏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6 魏敏;中国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7 王雪冰;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机制构建[D];郑州大学;2012年

8 董文;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时序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穆明娟;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10 张兰;江苏省经济增长中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脱钩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9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599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8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