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居结构体系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评价
发布时间:2020-03-29 02:19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间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是我国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大量的农村新建住宅中,已经出现了多种新型结构体系。本文以具有地域特色的皖南民居为研究对象,进行砌体、混凝土框架、纯钢框架、轻型木和木梁木柱等结构体系方案设计,对其进行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评价,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对皖南地区低碳住宅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首先,综合皖南传统民居的典型特征和现代人的生活起居习惯,重新设计并优化了民居的建筑功能与平面布局。为进一步对比不同结构体系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依据同一个建筑施工图,完成了砌体、混凝土框架、纯钢框架、轻型木和木梁木柱五种结构的设计,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这些结构体系的主要建筑材料消耗清单。其次,从民居生命周期所划分的建材生产、运输、施工与拆除、运行、建材回收的五个阶段进行民间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计算,对民居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清单分析。分析不同结构体系民居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民居生命周期各阶段中运行阶段二氧化碳排放贡献率均最大,占86%~95%,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占3%~16%,建材运输和建筑施工与拆除阶段均在2%以内;纯钢框架结构在建材回收阶段的减碳量占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左右,其他结构体系在1%以内。最后,针对民居的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电炉钢比例水平、建材的生产工艺水平、高强结构材料比例水平、建材的回收水平在民居建材生产阶段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上对纯钢框结构均最大,每优化10%,分别减碳3.3%、8%、7%、4.7%,对其他结构影响较小;高强结构材料的比例水平在民居建材运输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上对混凝土框架结构与纯钢框架结构影响相当,每优化10%,减碳达到了6.5%左右,其他结构不到1%;电力的平均排放水平或建筑的寿命水平对不同结构体系民居运行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相同。6项民居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中:电力的平均排放水平、建筑的寿命水平影响第一,建材的生产工艺水平、高强结构材料的比例水平影响第二或第三,电炉钢比例水平、建材的回收水平影响较小。
【图文】:
2005 年 10 月 8 号,,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乡村建设问题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农村住宅建设是村建设的内容之一,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3》数据显示:农村住宅面积占全国住宅面积的 50%以上,近 10 年来新建的农村住宅的面积达到了 6.38 亿增长速率。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皖南民居”,风格鲜明,以西递和宏代表的古村落,具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安徽省政府 2013 年 6 月份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 年)》。《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2013 年 5 月新华网安徽频道当涂“美好乡村”具有简约徽派风格的民居样式获得了国利。同年 8 月宣城市住建委向农民赠送美好乡村优秀民居设计方案图册,设案包含了传统徽居在内的 30 套设计方案。作为建筑节能方向的研究生,在村住宅建设发展过程中,更应关注农村风貌的发展与建设,结合所学专业对村发展过程中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进行思考与论证。
技术路线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41.5;X322
本文编号:2605282
【图文】:
2005 年 10 月 8 号,,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乡村建设问题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农村住宅建设是村建设的内容之一,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3》数据显示:农村住宅面积占全国住宅面积的 50%以上,近 10 年来新建的农村住宅的面积达到了 6.38 亿增长速率。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皖南民居”,风格鲜明,以西递和宏代表的古村落,具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安徽省政府 2013 年 6 月份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 年)》。《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2013 年 5 月新华网安徽频道当涂“美好乡村”具有简约徽派风格的民居样式获得了国利。同年 8 月宣城市住建委向农民赠送美好乡村优秀民居设计方案图册,设案包含了传统徽居在内的 30 套设计方案。作为建筑节能方向的研究生,在村住宅建设发展过程中,更应关注农村风貌的发展与建设,结合所学专业对村发展过程中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进行思考与论证。
技术路线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41.5;X3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肖;吴高明;吴声浩;向晓东;;大型钢铁企业典型工序碳排放系数的确定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8期
2 李飞;崔胜辉;高莉洁;林剑艺;于洋;;砖混和剪力墙结构住宅建筑碳足迹对比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S1期
3 尚春静;储成龙;张智慧;;不同结构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比较[J];建筑科学;2011年12期
4 仇保兴;;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大领域及其展望[J];建筑技术;2011年01期
5 刘夏璐;王洪涛;陈建;何琴;张浩;姜睿;陈雪雪;侯萍;;中国生命周期参考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与基础模型[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10期
6 龙惟定;张改景;梁浩;苑翔;范蕊;白玮;;低碳建筑的评价指标初探[J];暖通空调;2010年03期
7 朱[?;陈莹;;住宅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及环境排放案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小飞;建筑施工初始能耗及节能施工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王婉莹;建筑施工低碳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马丽丽;纸面石膏板的生命周期评价[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4 燕艳;浙江省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和CO_2排放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松庆;严寒地区居住建筑能耗的生命周期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5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0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