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序批式泥膜复合生物池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21:59
【摘要】:本文首次采用序批式泥膜复合生物池工艺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进行试验研究,该工艺由第一级缺氧生物池和第二级泥膜复合生物池串联运行,采用漂浮生物填料,并通过周期循环模式运行。本试验探究优化其运行方式与参数,研究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运行参数和依据。确定序批式泥膜复合生物池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在挂膜启动期间的周期历时为1.5h,其中曝气兼进水时间45min、静置时间15min、出水时间30min。挂膜启动按照充水比逐渐增大的方式进行,启动前5日充水比为0.05,之后每运行5天充水比增加0.05,经过20天的挂膜培养,出水COD_(Cr)和NH_4~+-N去除率稳定在85%和90%以上。对序批式泥膜复合生物池运行周期时间进一步优化,在挂膜启动周期时间基础上,减少曝气时间则COD_(Cr)和NH_4~+-N去除率下降;减少进水时间会导致TN和TP去除率下降;静置时间减少会导致出水COD_(Cr)和SS升高,出水时间减少则引起COD_(Cr)和SS去除不稳定。因此,确定每个周期历时90min,曝气兼进水时间45min、静置时间15min、出水时间30min,此时在保证处理水量的同时获得最佳出水水质。对第二级泥膜复合池的曝气量、混合液回流量和污泥回流量进行试验研究,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能随曝气量增加先提高后小幅降低,在曝气量为25m~3/h时系统具有最佳去除能力,此时COD_(Cr)和NH_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03%和95.53%;TN和COD_(Cr)受混合液回流影响最大,在混合液回流量为10m~3/h时对各类污染物具有最佳去除效果,此时TN和COD_(Cr)去除率分别为91.03%和87.36%;污泥回流量小时,易导致污泥淤积,无法与污水充分接触,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不利,污泥回流量过高会在出水期引起底泥搅动,导致出水SS和COD_(Cr)升高,因此在系统运行时,8m~3/h为最佳污泥回流量,此时对COD_(Cr)、SS、NH_4~+-N、TN和TP都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序批式泥膜复合生物池的填料填充比在30%时处理效果最佳,继续增大填充比不能获得更优的出水水质。序批式泥膜复合生物池充水比的提高可获得更高的处理水量,但处理效果随之降低。充水比为0.26时除TP外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充水比为0.22时除TP外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在充水比为0.2时,对COD_(Cr)和NH_4~+-N的去除能力最强,去除率分别高于90%和95%,出水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水质的要求;对TN和SS的去除能力较强,去除率分别高于95%和85%,出水可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TN可稳定低于5mg/L;对TP的去除能力一般,去除率达到85%以上,出水偶尔出现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的情况。
【图文】: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


图 1-1 SBR 工艺流程图Fig. 1-1 SBR process flow chart图 1-2 ICEA 工艺流程图Fig. 1-2 ICEA process flow chart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周期


图 1-2 ICEA 工艺流程图Fig. 1-2 ICEA process flow chart图 1-3 CASS 工艺流程图Fig. 1-3 CASS process flow chart艺运行周期与 SBR 工艺类似,,包括进水期、曝气期、静置沉淀期高 CASS 反应池构成一个处理单元,运行时周期互相错开,以实艺周期内的运行过程为: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9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申兴;;阜新市污水处理厂生物池设计特点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2 祁佩时,李欣,程树辉;水解-混凝-复合生物池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应用[J];给水排水;2003年03期

3 王丹;吕炳南;赫俊国;许春生;;复合式生物池处理低温污水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4期

4 H·M亚图列涅;陈万峰;;生物池净化污水的细菌学研究[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84年01期

5 虞正平;孙林忠;史维忻;孙月娣;童德馨;徐鸿德;;苏州福星污水厂生物池工艺控制系统设计及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2年01期

6 李伟,何德湛;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某污水处理厂生物池中的应用[J];特种结构;2001年02期

7 李伟;何德湛;;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某污水处理厂生物池中的作用[J];海威姆预应力技术;2001年05期

8 谈振娇;朱赛霞;姚依群;Steven Kestel;徐仲辉;张轶;胡金财;;无锡太湖新城污水厂二期生物池溶解氧控制优化[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19期

9 白敬中;;AAO生物池自控系统设计[J];电脑与电信;2016年03期

10 刘晓东;倪宁;李健生;王连军;;混凝沉淀-活性炭生物池工艺处理聚苯乙烯废水[J];环境工程;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学海;汪俊池;王辉;;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温州某污水处理厂软土地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四届四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静 通讯员 黄X 孔德亮;“我的乡村变美了”[N];南宁日报;2013年

2 王仲申;污水厂里创新多[N];中国建设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王学鹏;百万方污水因何直排小清河?[N];中国环境报;2015年

4 记者 魏恒;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科学清洁方式[N];广西日报;2013年

5 记者 靳晓磊;污流变成“超中水”[N];石家庄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涂俊超 实习记者 吴玉庭;环保园里的“绿产业”[N];贵阳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于丽雯;污水“过过膜”清澈可养鱼[N];无锡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杨期仁 实习生 徐艳梅;曾震亚视察为民办实事工程[N];湘潭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孔臻;为了清凌凌的信江水[N];上饶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俞慧友 徐兰山;还我青山绿水[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旭东;序批式泥膜复合生物池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韩绍瑜;A~2/O系统高效运行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杨引浩;SBR工艺低能耗优化运行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4 宫洪艳;低有机负荷处理高浓度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5 陈克玲;水库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李少彬;大型污水池关键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刘旭;产氢厌氧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产氢效能评价[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夏怡;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二厂升级改造工艺研究与设计[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9 王文雍;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10 倪宁;聚苯乙烯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及工程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09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09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a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