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铁改性粘土矿物对稻田土壤镉和砷的钝化效果及机制

发布时间:2020-04-08 00:07
【摘要】:随着工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田土壤Cd和As污染常常导致糙米中Cd和As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限量值。土壤pH、Eh等对土壤中Cd和As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呈现相反的效果,因此如何修复农田Cd和As复合污染土壤和控制水稻体内Cd和As含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本论文研究了不同粘土矿物铁改性前后对Cd和As吸附的效果,筛选出高效吸附Cd和As的改性材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性材料对溶液中Cd和As的吸附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Cd和As复合污染稻田土壤的钝化效果;初步探讨改性材料钝化Cd和As的机理,为Cd和As复合污染的稻田土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比例铁改性粘土矿物(海泡石、膨润土、硅藻土)对Cd和As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铁改性海泡石对溶液中Cd和As的吸附效率最高。2.研究了天然海泡石铁改性前后对溶液中Cd~(2+)和AsO_3~(3-)的吸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铁改性海泡石形成了新的羟基键,且其表面粗糙程度提高。固液比为1:100条件下,海泡石铁改性后对As(Ⅲ)(20mg/L)和Cd~(2+)(10mg/L)的吸附效率分别由34%和55%提高至98%和95%。与天然海泡石相比,铁改性海泡石对Cd和As的最大吸附容量约分别提高了2.5倍和9.0倍。pH对两种材料吸附Cd和As的效率影响较小,但在pH为6时有最佳效果。随着固液比增加,两种材料对Cd~(2+)的吸附效率增加,但对As(Ⅲ)的吸附效率影响较小。铁改性海泡石是一种治理Cd和As复合污染的潜在材料。3.采用土壤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用量天然海泡石(1%、2.5%)、天然膨润土(1%、2.5%),铁改性海泡石(1%、2.5%)、铁改性膨润土(1%、2.5%)和铁基生物炭(1%)对水稻生长、镉和砷吸收及土壤中Cd和As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钝化剂处理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天然海泡石、2.5%铁改性海泡石和2.5%铁改性膨润土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p0.05),其它处理则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p0.05)。天然海泡石、2.5%铁改性海泡石和1%铁基生物炭处理均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Cd的比例及水稻对Cd的吸收。水稻秸秆、谷壳及糙米中As的含量均与糙米中Fe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中的As主要以残渣态为主,铁改性海泡石和铁改性膨润土可以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As的比例。1%海泡石、2.5%铁改性海泡石和2.5%铁改性膨润土处理能同时降低糙米中Cd和As含量,较CK分别降低了30.8%、33.3%、30.8%(Cd)和19.2%、60.0%、61.7%(As)。
【图文】:

矿物吸附,改性粘土,效率


16图 2 不同铁改性粘土矿物吸附砷的效率. 2 Adsorption efficiency of As by different iron modified clay mat

海泡石,改性海泡石,固液比


图 4 固液比对天然海泡石和铁改性海泡石吸附镉(A)和砷(B)的影响Fig.4 Effect of solid-liquid ratio on the adsorption of Cd(A)and As(B)by sepiolite and ironmodified sepiolite2.2 不同 pH 对海泡石吸附镉和砷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丽;赵永刚;;砂岩中自生粘土矿物的研究现状、内容和方法[J];科技资讯;2012年31期

2 吕华华;石学法;杨刚;;粘土矿物对海底热液活动的指示作用[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3 高霞;左银辉;;粘土矿物分离及样品制备[J];新疆地质;2007年02期

4 刘娜;陈畅曙;付云娜;;有机粘土矿物对水中菲蒽混合物的吸附[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5期

5 吴平霄,叶代启,明彩兵;柱撑粘土矿物层间域的性质及其环境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2年04期

6 任子平,杨赞中;有机粘土矿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1年03期

7 张强,杨萍;粘土矿物微观结构与陶瓷用减水剂的选择[J];中国陶瓷;2001年05期

8 张春忙;浅析宁夏中生代煤系粘土矿物与煤变质关系[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0年09期

9 ;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定量计算粘土矿物成分方法初探[J];测井技术;1998年05期

10 武羡慧,刘成武,巨军昌;他生、原生及次生粘土矿物的鉴别方法研究[J];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洪汉烈;殷科;;红土中粘土矿物的转化方式和机理研究[A];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2 张天乐;王宗良;;《中国粘土矿物的电子显微镜研究》(1978)[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3 曲永新;张永双;冯玉勇;张加桂;;中国膨胀土粘土矿物组成的定量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张倩;杨琛;党志;;泰乐菌素在粘土矿物上的吸附特征[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周慧堂;;粘土矿物加工的细度以及其对应用性能的影响[A];2012首届饲料脱霉技术研讨会暨霉菌毒素吸附剂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范晨子;张誉;陈郑辉;朱云;樊兴涛;;江西赣南风化淋滤型稀土矿床中的粘土矿物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C];2015年

7 刘显东;陆现彩;王汝成;周会群;;基于量子力学模拟的粘土矿物结构及表面反应性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葛传芝;闵际坤;;滇池科1井粘土矿物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C];1984年

9 王林江;谢襄漓;;粘土矿物材料在阻燃技术中的应用前景与问题[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郑启明;刘钦甫;申琦;;黑龙江侏罗纪含煤地层粘土矿物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孝文;火星存在粘土矿物迹象[N];中国矿业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叶青 实习生 龙小雄;视土为金的研究者[N];广东科技报;2010年

3 郝彦娜;孜孜不倦学者路 矢志不渝创新人[N];广西日报;2010年

4 孙西;饲用粘结剂分类及应用[N];新疆科技报(汉);2016年

5 红岸;好奇号:今年重点寻找微生物[N];中国航天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慧;粘土矿物催化生物质热解机理及生物炭吸附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2 周金虹;粘土矿物孔道表面与流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D];南京大学;2019年

3 尚海丽;西北干旱区粘土矿物-微生物作用机理及促生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

4 孟杰;断层泥中粘土矿物的转化及实验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杨剑虹;紫色母岩和土壤中的钛[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王风华;王庄—宁海地区砂岩储层敏感性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7 曾强;粘土矿物中结构铁氧化还原态变化对有机物保存及降解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8 王朝文;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构造与气候演化的指示[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9 张立虎;粘土矿物—流体体系界面属性的分子模拟[D];南京大学;2017年

10 张倩;泰乐菌素在粘土矿物表面的吸附平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泥页岩中主要粘土矿物对甲烷吸附的控制作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李志恒;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粘土矿物表面的吸附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何俊杰;加积型红土粘土矿物及风化特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4 马烁;铁改性粘土矿物对稻田土壤镉和砷的钝化效果及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5 赵廷仪;囊谦盆地贡觉组含膏盐地层粘土矿物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9年

6 刘珍;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砂砾岩储层特征及粘土矿物溶蚀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7 左骁遥;粘土矿物对二氧化碳吸附及扩散的分子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8 艾玉明;粘土矿物/TiO_2/Cu_2O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杀藻性能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9 袁建民;粘土矿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18年

10 张琪;渤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粘土矿物组成及环境意义[D];长江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18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18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b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