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模板改性钙基吸收剂颗粒循环脱碳性能研究
【图文】: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逡逑1邋c02排放及减排技术逡逑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可以透过来自太阳的短波并吸收来自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从而导致地表温度越来越高的自然现象。但业时代以来,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大量化石能源燃烧之后产生的co排放到大气中,加剧了大气的温室效应,使得全球变暖日益严重。美国国家海洋气管理局下的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ESRL)的监测数据显示,1980年以来全球中的C02平均浓度一直在持续增长,具体情况如图丨.丨11]。截至2019年2月,己到410.60PPm,且呈现出继续增涨的趋势。因此,C02减排对缓解日益严重的全暖问题至关重要。逡逑-逦
将达到150亿吨。《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指出⑵,2016年煤炭在中国的能源逡逑结构占比由的64%降至62%,邋C02排放量连续第二年下降,降幅为0.7%,但是中国逡逑因化石能源消耗造成的C02排放量仍然居于全球首位,如图1.2所示。因此要实现逡逑C02短期内排放量达到峰值的目标,压力依然十分巨大。当前化石能源仍旧占据全球逡逑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由于工业生产而造成的CCh大量排放将会持续相当长-段时逡逑间。因此,找到一条能够在短期内有效降低C02排放的技术路线尤为迫切。逡逑9邋-逦逦逦"逦中国逡逑。.逦美国逡逑8邋"逦4-邋口本逡逑^邋7逦:逦C|iii=逡逑5逦■邋Z逦欧洲逡逑m邋e邋-邋?一^俄罗斯逡逑^邋.邋?逦-#逦s一 ̄ ̄ ̄逡逑8邋4邋-逡逑3邋-逡逑2邋?逦逦-w-逦逡逑逦I逦逡逑?邋<—4—-=邋 ̄ ̄ ̄I邋w^r ̄M逦4逦4逦?逦^逡逑1『___4.——?一■卜今逦?逦4邋—4.逡逑2006逦2008逦2010逦2012逦2014逦2016逡逑图1.2近十年世界各地区C02排放量【2]逡逑目前,C02减排技术主要分为源头控制和排放后处理两种方式,包括节约用能、逡逑开发清洁可Hi牛.能源以及CCh的捕集与财存技术(Carbon邋Capture邋and邋Storage,邋CCS邋)。逡逑其中,,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能、水电、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等,提高清洁逡逑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这是一条长远可行的发展低碳能源路线。尽管逡逑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在中长期看来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斌杰;岳涛;王凡;左朋莱;高翔;钟毅;史建勇;;复合钙基吸收剂吸附烟气中汞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9期
2 杨博;宋存义;何佳;;水和水蒸气对钙基吸收剂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06期
3 曹瑞芝;马果骏;朱传锵;;钙基吸收剂用于烟气脱硫[J];电力技术;1992年08期
4 孙祥志;钙基吸收剂炉内脱硫性能试验研究[J];电力环境保护;1994年03期
5 刘妮,程乐鸣,骆仲泱,陈波,岑可法;钙基吸收剂微观结构特性及其反应性能[J];化工学报;2004年04期
6 李芹超;陕绍云;贾庆明;蒋丽红;王亚明;;高温下钙基吸收剂循环吸收CO_2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5期
7 孙荣岳;叶江明;陈凌海;毕小龙;李尚;;Cl含量对钙基吸收剂微观结构以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8年09期
8 宁丽景;陈惠超;梁财;;粉煤灰改性钙基吸收剂颗粒在流化床中的磨损特性研究[J];锅炉技术;2016年01期
9 罗健;禚玉群;冯武军;陈昌和;徐旭常;;煅烧升温速率对于钙基吸收剂脱碳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9年08期
10 高翔,骆仲泱,陈亚非,周劲松,倪明江,岑可法;钙基吸收剂脱硫反应特性的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何涛;曹彬;徐龙;刘艳;胡军印;马晓迅;;高温下钙基吸收剂吸收CO2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2 吴长亮;李柏年;;热电厂75t/h煤粉锅炉炉内喷钙装置系统构成及运行情况[A];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术汇编——2001年全国烟气脱硫成套技术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阳绍军;含碳能源直接制氢中钙基吸收剂的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8年
2 闫瑾;改性钙基吸收剂的CO_2吸收循环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赵争辉;钙基吸收剂循环脱碳再脱硫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4 罗聪;高温钙基循环脱碳机理与反应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杨磊;燃煤电厂烟气固碳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6 刘海蛟;MCFB烟气净化系统的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成;生物质模板改性钙基吸收剂颗粒循环脱碳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孙肖茹;改性钙基吸收剂顺序脱除SO_2/CO_2实验及模型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年
3 史杰文;基于钙基吸收剂的CO_2、SO_2和NO联合脱除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苏成林;耦合水泥生产成型钙基吸收剂循环吸收CO_2的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5 李喜梅;NaHCO_3调质钙基吸收剂高温脱硫脱硝性能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6 余志健;成型钙基吸收剂钙循环反应活性及强度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7 韩斌杰;复合钙基吸收剂脱除硫硝汞烟气污染物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宁丽景;粉煤灰改性钙基吸收剂颗粒在流化床中的磨损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贾海红;钙基吸收剂在强电场下脱硫机理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薛章涵;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碳单元与热力系统集成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20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2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