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清远市及东莞市水源地抗生素污染特征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20-04-09 02:08
【摘要】:为了解清远市及东莞市典型饮用水源地抗生素污染水平及东莞市典型饮用水源地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水平,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别对清远市8个和东莞市14个饮用水源地水体中的32种抗生素进行检测,为了解抗生素的危害程度(即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东莞市典型饮用水源地8种抗生素抗性基因进行检测,结论如下:(1)清远市典型饮用水源地共检测出11种抗生素,分别是4种磺胺类、5种氟喹诺酮类、1种大环内酯和1种其他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所有水样中均未检出。其抗生素总浓度范围为16.71~112.5 ng/L。抗生素浓度空间差异比较明显,清远市工业化程度低的区域抗生素浓度水平明显低。(2)东莞市典型饮用水源地共检测出11种抗生素,分别是4种磺胺类、5种氟喹诺酮类、2种其他类抗生素,丰水期总浓度范围为35.66-105.2 ng/L;枯水期总浓度范围为83.53~156.68 ng/L,整体来说东莞市饮用水源地丰水期抗生素浓度低于枯水期抗生素浓度。(3)通过风险熵法分别对清远市及东莞市饮用水源地抗生素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可知清远市典型饮用水源地各监测位点所有检出抗生素的RQ值均低于0.1,说明清远市典型饮用水源地抗生素污染暴露风险低,对环境没有影响;东莞市典型饮用水源地中YY-2、YY-3、GS-5水体中磺胺嘧啶的RQ值略高于0.1,说明磺胺嘧啶对这三个饮用水源地造成较低中度危害,其他抗生素对环境均不造成危害。(4)分别通过风险熵值公式进行反推,对清远市及东莞市典型饮用水源地抗生素进行风险值分析。(5)东莞市典型饮用水源地水体中磺胺类的sul1、sul2抗性基因检出率均达到100%,sul3的检出率也达到85.7%,这表明东江下游水源地普遍受到磺胺类抗生素的污染。四环素类的tetG检出率100%,其次为tetO、tetM检出率达为92.9%,tetQ的检出率略低为64.3%,大环内酯类ermB的检出率最低只有50%。图26幅,表25个,参考文献71篇。
【图文】:

迁移途径,抗生素


图 1-1 抗生素迁移途径及归宿2.2 残留危害抗生素类药品对人类健康和养殖业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但过量使用会造成境污染,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而言则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危害[28]。Sander在 2004 年对 200 多种抗生素进行生态危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有 20%的抗对指示植物有毒性,超过一半的抗生素对鱼类产生毒性[29]。“药源性死亡由于人体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产生的,主要的药品是抗生素类药品,例如氯霉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抗生素,东莞市


了解抗生素污染来源,通过环境风险评估了解两地污染物为清远市及东莞市的抗生素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内容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观察,在清远市及东莞市水源地中筛选出源地布为采样点,并且在 2017 年 9 月和 10 月间对两市典型饮行采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所采样品进行检测,,水源地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水平,确定两市饮用水源抗生素,并且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利用生态风险评价计算出源地中抗生素环境风险,掌握两地水源地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状目的局限性,只对东莞市典型饮用水源地进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境中因为抗生素的原因存在抗生素抗性基因。来源 题 来 源 于 国 家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 水 体 污 染 控 制 与 治 理 ”07206005);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项目(2016108101011)两个路线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91.2;X8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桂学明;;对会泽县水源地保护的几点思考[J];珠江现代建设;2013年05期

2 王晓艳;;涧峪水库水源地保护现状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7年13期

3 曹忠P;朱雨晨;王赛;;探秘水源地寻找美丽乡村——官厅水库生态补偿现状调研报告[J];经贸实践;2017年18期

4 李国欣;陈俊;;为有源头活水来——兰州水源地项目施工纪实[J];施工企业管理;2017年10期

5 姜红;;《秋上水源地》[J];海燕;2015年10期

6 马楫;;天山水源地经济效益及供水成本分析[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7年09期

7 赵云章;傅雁鹏;;模糊线性规划在最佳水源地选择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1988年02期

8 杨秀忠,童军,倪星银;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牛场水源地水质分类中的应用[J];贵州地质;1988年02期

9 汤瑞凉,曹万金,戴明生;农用水源地部分转工业水源地水量调配优化模型[J];水利水电技术;1988年10期

10 黄平稳;陕北府谷探明两处大型以上水源地[J];中国岩溶;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燕群;马景;;水库型水源地保护与水源地城镇协调发展模式探究——以淄博市石马水库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建青;;西宁市地下水环境现状与水源地保护建议[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林顺才;袁建忠;;长江口北支成潮倒灌规律和上海新水源地方案研究综述[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4 邱熠晨;栗圆圆;;石壁坑水库水源地现状分析与综合治理[A];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6年

5 耿晶晶;孙慧君;;关于饮用水源地保护与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思考[A];2016第八届全国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年

6 周上梯;刘宁;;首都战略水源地密云水库的管理和保护[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王哲;张启权;曹惠娟;方长风;;溧水县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对策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湖泊健康与水生态修复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王世云;;昭通市水利局关于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的调研报告[A];云南省水利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9 刘博;黄相国;邢峰;许增贵;;沈阳市饮用水源地现状环境风险评估[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7年

10 刘培斌;;北京市饮用水源地保护与管理研究[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政;市领导带队调研饮用水源地保护[N];闽南日报;2019年

2 驻吴江区首席记者 黄亮;党建引领“拿下”水源地环保攻坚战[N];苏州日报;2018年

3 吴琼;我省打响水源地保护攻坚战[N];新华日报;2018年

4 方方 岑正山;乐山市县两级水源地全部完成整治[N];中国环境报;2019年

5 记者 高伟;水源地保护向县级纵深推进[N];经济参考报;2019年

6 记者 吴哲 通讯员 符信;坚决完成整治任务 确保饮用水源安全[N];南方日报;2018年

7 唐晓莉;保护水源地 喝上放心水[N];重庆政协报;2019年

8 记者 赵晓燕;我市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N];平凉日报;2019年

9 记者 张文奎;我市启动实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行动计划[N];闽东日报;2019年

10 上海市青浦区环境监察支队 江晓琼;水源地整治需持续发力[N];中国环境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志风;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李彩红;水源地生态保护成本核算与外溢效益评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3 王燕;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胡云虎;皖北地下水源地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5 黄宏;汤浦水库流域氮污染定量源解析与分区分类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王铭玮;上海城市水源地蓝藻暴发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管理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琳;水源地生态补偿的标准设计与机制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8 朱先芳;密云水库沉积物中腐殖酸特征及其与重金属吸附作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9 马玲玲;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安全评价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鹤峰;清远市及东莞市水源地抗生素污染特征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D];西安工程大学;2019年

2 王智为;大连市水源地保护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

3 谢晓虹;哈尔滨市双城区新建水源地开采的环境影响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9年

4 李奥风;小庄水源地裂隙岩溶地下水位动态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5 师博颖;长江江苏段饮用水源地健康评价与风险管控[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6 吕永高;刘庄—原武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司方园;沱河水质对宿州市开发区水源地影响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8 沈永玲;庄河市水源地保护与水源地城镇协调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郭英卓;基于因果分析图法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武英;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立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20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20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a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