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贵州省典型污染区铅的空间分布和源识别

发布时间:2020-04-11 06:02
【摘要】:铅是人体非必需的有毒重金属元素。贵州省的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企业众多,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本文以贵州省典型污染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HR/MC-ICP-MS)调查了万山和开阳地区岩石、土壤、矿渣、植物的铅浓度和铅同位素组成。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土壤中铅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状况。本文结合铅浓度分布和铅同位素示踪污染源的“指纹特性”查明了土壤中的铅源。本文在人为活动少、植被茂密的地区获得了研究区的铅背景值(21.30μg/g),根据铅浓度与背景值的倍数关系对土壤进行了铅污染分级。万山和开阳东部(11.03-33.58μg/g)无污染,万山西部和开阳西部、北部(39.91-54.96μg/g)轻微污染,万山汞矿区、交通枢纽段和开阳磷矿冶炼区(57.39-84.05μg/g)中度污染。汞矿冶炼区铅浓度向四周递减证明有铅输入到了土壤中。万山农田土的铅同位素集中在~(206)Pb/~(207)Pb=1.185-1.250,~(208)Pb/~(206)Pb=1.965-2.075与万山矿渣、贵州省煤的分布范围重合较多,三者的~(206)Pb/~(207)Pb特征值(1.218、1.219、1.235)也很接近。铅浓度和铅同位素共同指示着,万山农田土的铅源来自工矿活动。万山地区分布有大量矿产,地层出露以灰岩为主,这为矿石、岩石中的铅进入土壤提供了潜在条件。万山林地土铅同位素集中在~(206)Pb/~(207)Pb=1.135-1.180,~(208)Pb/~(206)Pb=2.090-2.165,与贵州省矿石、灰岩的分布范围基本吻合,三者的~(206)Pb/~(207)Pb特征值(1.162、1.161、1.178)相差不大。铅浓度和铅同位素共同指示着,万山林地土的铅源以矿石开采、灰岩风化为主。开阳地区的研究思路与万山地区相似。本文最终得到开阳地区土壤的铅受矿产冶炼和岩石风化共同控制。万山地区苔藓的铅浓度随地层变化呈现24.20、51.66、70.93μg/g的三阶分布。万山苔藓铅同位素集中在~(206)Pb/~(207)Pb=1.160-1.202,~(208)Pb/~(206)Pb=2.070-2.115,其~(206)Pb/~(207)Pb的特征值(1.169)与贵州省矿石、灰岩~(206)Pb/~(207)Pb的特征值(1.161、1.178)差别很小。本文推断矿石开采和灰岩风化是苔藓的主要铅源。研究典型污染区铅的空间分布和来源可以丰富铅的表生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该研究对土壤质量的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矿山环境的恢复等现实问题也具有指导作用。
【图文】:

频数分布,频数分布,白云岩,文献


图 1-4.世界白云岩铅同位素组成云贵地区数据来自文献(常向阳等,,1997;叶霖等,2005;李文博 2006;肖宪国等,2012)扬子地台数据来自文献(Schneideret al., 2002; 楼金伟等,2012)华北克拉通数据来自文献(乔秀夫等,1997)秦岭造山带数据来自文献(周铁锁等,2004;张颖等,2010;岳素伟等,2013;)西藏地区数据来自文献(彭秀红,2001;刘建清等,2008)欧洲数据来自文献(Velasco et al., 1996)大洋洲数据来自文献(Jahn et al., 1995)1.921.982.042.101.10 1.15 1.20 1.25082b/P062bP206Pb/207Pb西藏地区欧洲大洋洲非洲

贵州省典型污染区铅的空间分布和源识别


相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伟;程鹏林;周高;何志威;;黔西北铅锌成矿区成矿金属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J];矿物学报;2015年04期

2 向达福;王林均;钱志宽;;贵州赫章蟒硐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15年04期

3 朱恒亮;刘鸿雁;龙家寰;颜紫云;;贵州省典型污染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分析[J];地球与环境;2014年04期

4 蔡应雄;杨红梅;段瑞春;卢山松;张利国;刘重們;邱啸飞;;湘西—黔东下寒武统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硫、铅、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现代地质;2014年01期

5 段士刚;薛春纪;石海岗;李野;贾志业;;新疆西天山喇嘛萨依铜矿床地质和C、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J];现代地质;2014年01期

6 汪云峰;张招崇;王丽娟;吕林素;李宏博;;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虎跳峡和金安二叠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源区的约束[J];岩石学报;2013年12期

7 岳素伟;林振文;邓小华;李福让;何怀新;冯安国;;陕西省煎茶岭金矿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3年04期

8 刘英超;杨竹森;田世洪;宋玉财;李玉龙;卢世银;赵志逸;侯增谦;;三江中段青海玉树吉龙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成矿作用研究[J];岩石学报;2013年11期

9 王泽鹏;夏勇;宋谢炎;闫宝文;谭亲平;;黔西南灰家堡卡林型金矿田硫铅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3年06期

10 蔡大为;肖青相;聂爱国;;威宁铜厂河玄武岩型铜矿成矿物源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楼金伟;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3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23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f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