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图文】:
第四章 FLQs 与铜氨络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FLQs 的荧光猝灭废水是工业中一种常见的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电镀、印制电路板路板。铜和氨作为单独的污染物,都对水环境有着一定的危害,而高浓度重影响废水的生化处理过程。对于铜氨有:NH3+H+=NH4+,Cu2+与子电子层外围都有空轨道,像 H+一样,Cu2+与 NH3发生与以上相似 dsp2 杂化轨道,4 个 NH3分子提供形成 4 个孤对电子,,从而生成 4 稳定的[Cu(NH3)4]2+,其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即 Cu2+位于正方形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其中,N 原子朝向 Cu2+。我们假设铜氨络离子和LQs 的荧光强度进行猝灭,选取 FLQs 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进行实验度法进行实验,以验证实验结果。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结构如下图
Cu2+与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都是通过电荷作用力相互作用,且都为静态猝灭,利用这一特性,能够研究 Cu2+与这些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荧光猝灭实验和Stern-Volmer 方程获得 Cu2+对氧氟沙星的猝灭常数为 1.56×105L·mol-1,对环丙沙星猝灭常数为 3.40×105L·mol-1,结合位点数都为 1。同实验条件下铜氨络离子与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之间的结合位点数也都为 1,猝灭机理都为静态猝灭,而对氧氟沙星的荧光猝灭常数为 1.49×106L·mol-1,对环丙沙星的荧光猝灭常数 1.85×106L·mol-1,相比 Cu2+大了一个数量级,说明铜氨络离子与这两种抗生素之间的结合作用比 Cu2+与抗生素之间的要强。作为铜氨溶液猝灭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对照实验,我们在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体系中分别加入与铜氨溶液含有相同摩尔质量的氨,测得体系 pH 变化较大,而铜氨与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体系的 pH 几乎没有变化,说明铜氨络离子中并无游离氨,而是铜氨络离子整体猝灭的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鸿钧;徐美娜;;铜氨与粘锦混并交织物的开发与实践[J];上海纺织科技;2015年06期
2 郭欣妍;王娜;许静;焦少俊;王昝畅;单正军;汤卫国;;兽药抗生素的环境暴露水平及其环境归趋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9期
3 童非;顾雪元;;重金属离子与典型离子型有机污染物的络合效应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7期
4 刘锋;廖德润;李可;刘琳;刘超翔;黄栩;;畜禽养殖基地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污染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5 王硕;张晶;邵兵;;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污泥中氯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J];分析测试学报;2013年02期
6 张须友;朱平;张林;董朝红;郑丽;;纤维素铜氨溶液的溶解性能及流变性能[J];合成纤维工业;2012年03期
7 韩甜甜;凌晶;代小丽;雷燕;李瑞萍;;重金属离子与依诺沙星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04期
8 罗炳金;蒋艳风;;铜氨织物的性能测试与分析[J];丝绸;2012年03期
9 康永;柴秀娟;艾罡;;铜氨纤维的性能特质以及应用[J];河北纺织;2011年01期
10 刘华;徐科;刘红;徐红;;抗生素类药物与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10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蒋晓霞;抗生素类药物在某典型性流域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D];深圳大学;2015年
2 张天龙;三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3 李梅;荧光探针与药物分析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3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2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