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浮游群落代谢对温排水的综合响应
【图文】:
分别于 2016 年 8 月 1-10 日,2017 年 1 月 3-18 日和 2017 年 8 月 25-30 日在大亚湾海域进行夏季和冬季大面站监测调查(图 2-1)、现场温排水实验和室内模拟升温实验(图 2-2),研究大亚湾海域浮游生物群落代谢平衡基本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规律,,尤其是温排水影响区与其它性质水域碳代谢结构特征的区别、初级生产者的粒级结构和主要相关环境参数的监测。实验设计如下:2.1.1 大面站监测调查分别于夏季和冬季,对大亚湾不同性质水域如湾口外海区域、网箱养殖水域、核电站温排水影响区等区域的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相关参数等主要环境参数进行监测;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响应;表 2-2 夏冬两季室内模拟实验设计Tab.2-2 Indoor simulation experiments design during summer and winter单因素模拟实验(M1) 交互模拟实验(M2)夏季 设置(38℃、36℃、34℃、32℃、30℃、28℃)6 个温度3 个温度梯度(36℃、32℃、28℃)和3 个营养盐加富梯度冬季 设置(28℃、26℃、24℃、22℃、20℃、18℃)6 个温度3 个温度梯度(28℃、24℃、20℃)和3 个营养盐加富梯度备注:营养盐加富梯度(低浓度组:不添加营养盐;中浓度组:添加终浓度为 10μmol·L-1的硝酸盐及0.6μmol·L-1的磷酸盐;高浓度组:添加终浓度为 100μmol·L-1的硝酸盐及 6μmol·L-1的磷酸盐)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171;TM6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阳;黄毅彬;黄邦钦;;南黄海大型水母暴发区浮游生物群落代谢及细菌生产力[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5年04期
2 谢艳辉;李涛;简伟军;胡思敏;田媛;刘胜;;海水升温对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光合活性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15年02期
3 李婷;韩晓;林霞;;象山港国华电厂强增温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性格局[J];生态科学;2014年02期
4 唐森铭;严岩;陈彬;;春夏季大亚湾核电厂温排水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年03期
5 李丽;江涛;吕颂辉;;大亚湾海域夏、秋季分粒级叶绿素a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13年02期
6 朱艺峰;黄简易;林霞;杨莹;邢超;严小军;;象山港国华电厂强增温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时空特征[J];环境科学;2013年04期
7 李开枝;谭烨辉;黄良民;尹健强;宋星宇;张建林;;珠江口浮游桡足类摄食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2年06期
8 廖晶新;施泽明;黄鹄飞;杨伟和;;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J];四川有色金属;2012年03期
9 黄孝锋;邴旭文;陈家长;;五里湖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初探[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马原野;王亚尼;;湖泊浮游生物小型化的分析[J];水产养殖;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洪举;黄、东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薇;洋山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周年动态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4年
2 王娜;南海及福建近岸水体中群落与细菌呼吸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3 赵瀛;基于水动力条件下象山港电厂温排水热污染对浮游植物影响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4 蔡泽富;温排水对象山港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围隔实验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5 王燕;海洋浮游植物细胞体积与细胞碳、氮及叶绿素a含量之间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周巧菊;大亚湾热污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巍;电厂温排水对陡河水库浮游生物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余立华;秋季长江口不同辐照和氮、磷浓度水平下浮游植物营养盐吸收动力学及生长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24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24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