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三种PPCPs类药物对293T细胞及斑马鱼的毒理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23:5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医药产品,如盐酸四环素、吲哚美辛和苯扎贝特,用于人类疾病和畜禽业并释放到环境介质中,引起人们对医药药品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重点关注,这一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尽管这些药物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的疾病,但它们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对非靶目标生物造成危害。关于盐酸四环素(TH)、吲哚美辛(IM)和苯扎贝特(BF)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检出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已有许多报道,而目前关于其在环境中的毒性研究大多数是基于孵化率、致畸率和致死率等常规毒理学指标进行的,对药物在体外和体内的潜在毒性和作用机制研究仍然比较匮乏。因此,为进一步分析TH,IM和BF的毒性,本研究结合如下两种方法进行深入研究:(1)使用美国国家环保署开发的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和基于生物活性的毒性评估工具对所选药物进行毒性预测;(2)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揭示这些药物的毒理学机制。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根据iCSS ToxCast Dashboard对盐酸四环素、吲哚美辛和苯扎贝特的毒性预测结果可知,TH的Hit call值为7.08%,logAC50值为-3.38~2.02μM,对核受体和细胞周期有影响;IM的hitcall值为2.71%,logAC50值为-1.62~1.98 μM,其在与细胞周期、DNA结合、核受体和转运蛋白等关联的各种体外测定生物指标中均具有毒性作用;而BF的hit call值为3.26%,logAC50值为0.85~1.96μM,只显示对核受体活性有影响。(2)以HEK 293T细胞为实验对象,运用彗星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进行综合分析,发现TH组中,细胞活性均随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加呈现显著降低,高浓度的BF才使细胞活性显著降低;三个化合物暴露之后,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均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加重,且存在明显浓度依赖关系。检测Pi3K-Akt-mTOR通路的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可知,三个药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具有体外激活效应。(3)将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TH,IM和BF后,发现高浓度的TH、IM和BF均显著减少斑马鱼的体重,且具有一定的致畸性,三个化合物在高浓度时会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分析三个药物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TH和BF组可能导致斑马鱼的胚胎发育毒性;IM组中除cyp1a和cyp3a65外其余基因均显著下调,这可能是IM的强生物累积性导致的。分析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发育毒性指数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发现三个药物在斑马鱼体内的代谢过程均对斑马鱼的发育有影响;运用整体原位杂交从时空表达和组织特异性层面,分析发育标记基因:myod、draculin和tfa的表达水平,显示IM和BF暴露斑马鱼胚胎后,促进了胚胎肌肉的分化,且三者均对斑马鱼的造血发育系统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图文】:

主要途径,持久性


图1.1邋PPCPs进入环境的主要途径逡逑Fig.1.1邋Major邋pathways邋of邋PPCP邋release邋into邋the邋environment逡逑1.1.3邋PPCPs在环境中的危害逡逑进入水体、土壤及其他环境体系的PPCPs,由于具有持久性、高稳定性、逡逑生物活性、缓慢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因此可通过食物链的生物累逡逑积和放大效应,蓄积在微生物、动植物和人体中,进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逡逑产生潜在危害性(Sanderson等.,2006)。虽然环境中的PPCPs浓度较低,不易逡逑造成急性毒性,但PPCPs的持久性和缓慢降解性的特点,使其可能对靶生物或逡逑非靶生物造成危害较大的慢性毒性作用(周雪飞等,2009)。逡逑(1)邋PPCPs对微生物的危害逡逑许多药品和个人护理品(如三氯生、抗生素)能杀死菌类物质,但环境中逡逑残留的PPCPs就变成污染物影响藻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群落的生长繁殖,逡逑

药物代谢,途径,暴露浓度,对照组


为了进一步了解急性毒性暴露斑马鱼7天后药物的体内毒性,分析了斑马逡逑鱼体内与药物代谢的I,n和m途径相关的13个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如逡逑图4.2-A-C邋)。在I期途径(CYP450)中,与对照组相比,哪7a,和逡逑哪的表达量分别显著上调2.32、1.91和4.28倍,而卿2;你在暴露于TH逡逑的最高暴露浓度16#邋mL后显著下调0.59倍。然而,较低暴露浓度(1,邋2,邋4逡逑和8邋pg/mL)的TH在途径I相关基因中未显示出具体的表达模式。4和5逡逑略/mL的M暴露后,与对照组相比,哪相应地上调了邋1.45倍和2.03倍,逡逑而在相同的暴露浓度下,CYP家族的其他基因均显著下调,包括(0.32逡逑和邋0.58邋倍),卿(0.15邋和邋0.45邋倍)和哪(0.62邋和邋0.89邋倍)。IM邋浓度逡逑为2邋pg/mL时,与对照组相比,哪2/?5和的表达量也显著下调了邋0.53逡逑和0.66倍。对于BF暴露组,从整体上看,较低浓度(20和40邋pg/rnL)显著上逡逑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17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勇;高冉;胡骏;郑扬;;灰色关联度和Pearson相关系数的应用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21期

2 徐冬梅;王艳花;饶桂维;;四环素类抗生素对淡水绿藻的毒性作用[J];环境科学;2013年09期

3 黄宁;程远;;吲哚美辛增强阿霉素对胶质瘤U251细胞毒性的研究[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年05期

4 姜伟化;王东凯;王翔林;;吲哚美辛新剂型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2年24期

5 佟军威;张靖溥;孟杰;;17α-乙炔雌二醇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致畸作用及其基因靶位[J];药学学报;2011年01期

6 安婧;周启星;;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污染来源、环境残留及生态毒性[J];生态学杂志;2009年09期

7 周雪飞;张亚雷;代朝猛;;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去除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机理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9年02期

8 王佳佳;徐超;屠云杰;傅正伟;刘维屏;;斑马鱼及其胚胎在毒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与应用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07年02期

9 孙智慧;贾顺姬;孟安明;;斑马鱼:在生命科学中畅游[J];生命科学;2006年05期

10 李洁斐,李卫华,金泰^

本文编号:2626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26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a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