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微藻固定化培养光照策略优化及废水处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08:36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作为可再生能源原料的优良来源,能源微藻受到愈来愈多研究者的关注。相比传统的悬浮培养,微藻固定化培养可提高生物质培养密度,降低生物质采收成本,易于实现大规模培养,具有产业化前景。微藻在培养过程需要氮和磷作为营养,将微藻培养与废水处理相结合不仅可以降低微藻营养源的成本,而且可以降低废水处理的成本。然而,在固定化培养过程中,微藻对光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机理与悬浮培养有显著的差别。因此,本研究以提高微藻固定化培养的生物质、油脂/碳水化合物产量、废水中氮和磷的去除率,减少成本投入为指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光照策略优化研究。在前期研制的基于毛细作用的固定化培养反应器基础上,进行基于LED光源的微藻固定化培养光照策略优化。研究了不同光强、光暗周期以及可变LED光照策略对微藻生物质产量及生物油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阶段,光强和光暗周期对微藻的生物质产量和油含量有显著影响;在光暗周期16:8 h时,采用光强递增策略,得到了最大的油脂产量66.65 gm-2。光转递增策略可为不同培养阶段的固定化部分微藻细胞提供合适的光强,并且有利于油脂的生产。(2)培养条件及采收策略优化研究。在五种能源藻种中筛选了Chlamydomonas sp.JSC4为最佳的生物燃料生产及污水处理藻株。考察了不同总氮浓度、氮抑制策略和半连续培养策略对微藻生物膜生长及生物燃料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稀释的总氮浓度为600 mgL-1的养猪废水中,微藻的生物膜产量/产率和碳水化合物产率分别高达268.67 gm-2(38.38 gmn-2d-1)和16.67 gm-2d-1,同时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58%(5.52 gm-2d-1)和99.44%(0.44 gm-2d-1);在氮抑制策略下,培养两天后碳水合物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47.89%(18.42 gm-2d-1),该策略有利于提高生物燃料乙醇的产率;在固定化培养中应用半连续培养策略,25%收获比例下得到最高的生物膜产率37.39 gm-2d-1和碳水化合物产率15.48 gm-2d-1。且在该条件下,通过对碳水化合物组成成份分析,葡萄糖含量占据79.7%~88.9%,表明该条件有利于发酵型生物燃料的生产(例如生物乙醇和生物丁醇)。(3)放大系统设计及户外培养优化研究。设计了一款新型的封闭式旋转盘光生物反应器,并对其进行微藻固定化培养及污水去除氮磷的研究,获得放大工艺技术性指标参数,评估其产业化应用前景。探究室内培养下培养液体积大小和室外培养下补光时间对生物膜产率、固碳率、生物燃料产率、去污率和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体积为1.5 L及补光时间为7小时的培养条件下,得到最大生物膜产率为69.77 gm-2d-1,固碳率为130.12 gm-2d-1,碳水化合物产率为27.48 gm-2d-1,同时,废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85%(11.86 gm-2d-1)和98.35%(2.7 gm-2d-1)。且本固定化培养系统的光合作用效率高达14.13%,初步达到了绿色生产能源微藻的目的。
【图文】:

微藻,悬浮培养,开放式系统


悬浮培养和固定化培养是目前常见的微藻培养方式,但在工业化应用中主要以悬浮培逡逑养工艺方法为主。微藻悬浮培养系统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划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常逡逑见的开放式反应器和封闭式反应器如图1-1所示。Bechet等[18]在规模为50邋L的光生物反应逡逑器中利用小球藻?soraA/mbn进行悬浮培养,其生物质产率高达10±2.2gm_2d_1,并且整个系逡逑统的总光合作用效率高达4.8±0.5%。但是这一类反应器普遍存在培养密度低,收获成本逡逑高的问题[19,2<)]。逡逑在大规模生产微藻的过程中,如何降低培养与收获过程中的成本与能耗投入,是微藻逡逑规模化应用的主要障碍,也是各国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的培养模式逡逑成为新能源领域专家的研究热点[21_22]。当前适用于微藻产业化的培养系统主要有跑道池逡逑(约10 ̄25邋gn^d4产量)[23]、管式反应器(约35?41邋gn^cT1产量)[24]和平板式反应器(约逡逑30邋gmAr1产量)[25]等(如图1-1所示)。由于微藻细胞直径很小,同时光在水中的传递效逡逑率易受到限制,因此对微藻细胞的生长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微藻在逡逑收获中的成本投入[26—27]。和悬浮培养模式相比

技术路线图,策略优化,微藻,光源


温室气体净化研宄”。逡逑1.6技术路线逡逑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图如图1-2所示:逡逑基于LED光源的微藻固定化培养策略优化及应用研宄逡逑I逦I逦I逦I逡逑氮抑制策略^邋LED光源策略优化《逦' ̄^ ̄?污水处理的应用研宄逡逑I逦逦逦邋1逦I邋逦邋邋I逡逑I逦I逦I逦I逡逑I邋'逦1逦I逦I逦酎受污水能源微藻逦_适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03;Q94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剑青;龚勋;彭阳;张扬;徐明厚;;基于微藻气候生长模型的微藻柴油水足迹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9年07期

2 李洁琼;刘红全;袁莎;;微藻多糖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6年06期

3 曹鹏飞;;能源微藻开发利用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5年10期

4 杨艳丽;;基于开放池培养的微藻生物柴油经济成本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5年02期

5 刘天中;王俊峰;陈林;;能源微藻及其生物炼制的现状与趋势[J];生物产业技术;2015年04期

6 贾静文;;水生微藻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农村科学实验;2017年01期

7 胡雪鸿;;试析微藻油和鱼油中DHA的特性及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7年23期

8 刘天中;张维;王俊峰;郎莹;张静;;微藻规模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4年05期

9 倪海波;;刘进:激扬青春探索微藻奥妙[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年12期

10 王琴;符笳茵;应月;黎奇欣;黄嘉玲;;废水养殖高油微藻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建朝;周炜;刘惠芬;卢显芝;连宾;;微藻生长和收集驱动碳、氮、磷生物转化的作用机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2 程奇;吕蓓;沈桂芳;;能源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意义及其开发价值[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3 程奇;吕蓓;沈桂芳;;能源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意义及其开发价值[A];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非粮生物质能源与高技术产业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文国;;超滤技术在微藻生物柴油提取中的应用[A];全国苦咸水淡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王建;谢平;高村典子;;超微藻不同类型水体分布状况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郑迪;陈晖;;微藻絮凝沉降采收的优化[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7 韩江华;王树青;黄玉萍;;微藻油中微量有机氯化物的衍生化GC-MS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食品与环境分析分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8 王萍;余江;赵亮;苏子艺;;富油微藻在不同污水中的培养与应用研究进展[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6年

9 李元广;王伟良;沈国敏;金建;;异养-稀释-光诱导串联培养——微藻培养领域一项崭新的平台技术[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10 赵鹏;;浅析藻类中提取生物柴油[A];《同行》2015年9月(下)[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沈春蕾 通讯员 王静;微藻固碳制油迈入“定制化”时代[N];中国科学报;2017年

2 顾家瑞;微藻制油产业化先过成本关[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陆琦;微藻柴油:生物燃料的“潜力股”[N];中国化工报;2015年

4 黄辛;微藻能源“973”项目全面启动[N];科学时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白清荣;微藻制油:产业化还在路上[N];中国化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周慧芳;微藻“吃”碳 变废为宝[N];山西日报;2019年

7 记者 王玉芹 范光年;“微藻”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N];河北科技报;2019年

8 本报两会特派记者 李涛 李标 牛春安 郭敏 刘志刚 本报记者 黄伟伟 刘延正;大力发展微藻产业 变海水为粮田[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9年

9 记者 黄辛;上海交大阐明微藻抗盐胁迫新机制[N];中国科学报;2019年

10 讲述人 鲁东大学教授 全国人大代表 邹宁 整理 本报记者 郭树合 通讯员 王慧;发展微藻产业 搭建“海上粮仓”[N];检察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晶晶;基于脱灰预处理的低脂微藻催化热解特性及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马春阳;微藻光谱辐射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郑禾山;利用头孢抗生素废水培养微藻制备生物吸附剂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王新锋;基于能源转化的沼液浓缩稀水微藻养分循环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5 巫小丹;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微藻生物质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6 彭阳;微藻生物材料对工业污水二价汞的脱除性能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7 王W

本文编号:2628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28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8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