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景观水体初级生产力和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

发布时间:2020-04-17 10:13
【摘要】: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集中了在杭14所高校,各高校内均存在不同形状和类型的景观水体。为了探明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成因,本研究于2017年7月-2018年12月对下沙高教园区的5个样点进行了水体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和各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监测,综合分析高教园区内景观水体的变化特征,以期为以后下沙高教园区景观水体水质的管理维护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类型景观水体环境因子变化趋势不同。校园景观水体:水深和透明度在水位较深的CT样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水位较浅的CJ和JL样点水深无季节性显著差异,透明度均为秋季和冬季高于春季和夏季。河道景观水体:水深和透明度呈现汛期和非汛期的显著性差异。水温、pH和悬浮物与透明度存在显著的交叉负相关性,氧化还原电位和盐度与透明度存在显著的交叉正相关性。影响校园景观水体和河道景观水体透明度的主要因子分别是悬浮物(r=-0.842,p0.01)和叶绿素a(r=-0.703,p0.01)。校园景观水体总磷和总氮浓度均低于河道景观水体,CT底泥全磷与水体总磷变化趋势大体相似(r=0.683,p0.05),HH底泥全磷与水体总磷具有较高的负相关性(r=-0.824,p0.01)。(2)校园景观水体和河道景观水体季节叶绿素a平均浓度分别为13.65±13.92ug·L~(-1)和31.28±30.56ug·L~(-1),整体均呈现春季和夏季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校园景观水体CT样点全年叶绿素a平均浓度为16.16±12.71ug·L~(-1),秋季春季和夏季冬季。叶绿素a分别与水深、水温、pH、悬浮物、水体总磷和底泥总磷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氧化还原电位和盐度显著负相关。河道景观水体HH样点叶绿素a年均值为25.76±24.90ug·L~(-1),整体呈春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和冬季最低。透明度和ORP均与叶绿素a显著负相关,水温、pH和悬浮物与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CT样点底泥内叶绿素a年均浓度为43.19±19.34ug·L~(-1),全年呈双峰型变化;HH样点底泥的叶绿素a年均浓度为19.70±13.19ug·L~(-1),无明显变化规律,HH中层叶绿素a和底泥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r=0.591,p0.05)。(3)校园景观水体和河道景观水体总初级生产力季节平均浓度分别为1.26±1.08mg·L~(-1)和1.72±1.43mg·L~(-1),整体呈现春季和夏季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各样点的总初级生产力在垂直空间均表现为随水体深度的增加而减少。CT和HH样点年均总初级生产力分别为2.14±1.81mg·L~(-1)·d~(-1)和1.75±1.09mg·L~(-1)·d~(-1)。透明度、ORP和盐度与总初级生产力呈显著负相关,水深、水温、pH、叶绿素a和悬浮物与总初级生产力显著正相关。校园景观水体垂直层叶绿素a与总初级生产力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88、0.6787和0.589。河道景观水体仅上层和中层叶绿素a与总初级生产力显著相关,其系数分别为0.49(p0.05)和0.521(p0.01),中层两者的相关系数均为最高。
【图文】:

技术路线图,水域生态系统,景观水体,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了解其他水域生态系统保护和初级生产力现状提供参考资料,使景观水体更好发挥其各种生态功能,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研究任务主要技术路线如图 1.1。

分布图,采样点,分布图,财经大学


图 2.1 采样点分布图Fig. 2.1 The location of sampling5 个样点分别为:杭州师范大学教学区池塘(CT)、浙江财经大学学涯湖(CJ)、中国计量学院日月湖(JL),,以及穿过杭州师范大学生活园区与浙江工商大学生活园区中间的高教东渠河道上游段(SY)和下游段(HH)(表 2.1)。对各样点进行连续、定时监测其水体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叶绿素 a 浓度、水体生产力、呼吸量的月变化和空间水平变化。表 2.1 采样点地理位置分布Table 2.1 The location of sampling采样点 Sampling 经度 Longitude 纬度 Latitude 位置 LocationCT 120°23 35.90 E 30°19 01.92 N 杭州师范大学HH 120°22 42.54 E 30°18 56.23 N 高教东渠下游SY 120°23 28.49 E 30°18 51.93 N 高教东渠上游CJ 120°23 36.63 E 30°19 22.06 N 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4.14;X1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轩;许申来;薛祥山;郭玉梅;吴毅晖;郭f ;;高原再生水湖泊的水体透明度及其影响因素[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年06期

2 张磊;杨淑芳;阎希柱;;菲律宾蛤仔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5年05期

3 张雪;周洵;李琴;蒋福春;;太湖原水pH值季节性变化规律及突变成因探索[J];供水技术;2015年05期

4 熊倩;黄立成;叶少文;李林;宋立荣;吴月;;三峡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与空间分布[J];水生生物学报;2015年05期

5 李勇;张振廷;花剑岚;黄漫丽;周超;倪利晓;朱亮;;排污流速比对河流水体中悬浮物沉降和底泥再悬浮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6 张琪;袁轶君;米武娟;杨毅;毕永红;胡征宇;;三峡水库香溪河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湖泊科学;2015年03期

7 向交;徐丽萍;李和平;李娟;唐镜淞;;氧化还原电位的研究及应用[J];地球与环境;2014年03期

8 谢家兴;邱冠武;陈武瑞;蔡政;朱嘉琪;张伟煌;刘洪山;;基于景区湖泊污染的多功能水域清理船设计[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9 聂发辉;刘荣荣;刘占孟;;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处理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胡开明;王水;逄勇;;太湖不同湖区底泥悬浮沉降规律研究及内源释放量估算[J];湖泊科学;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雅娴;蔡宇佳;史嘉瑶;王颖;程曦;王翔;;人工湿地处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进展[A];《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玲;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梅梁湾藻类初级生产力的光、温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2 于佳真;西安汉城湖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源解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3 白苏媛;河道景观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素迁移转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4 谭波;污水毛细逆渗土地处理系统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30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30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d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