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丝藻的多糖提
【图文】:
图 1.1 藻际环境中菌-藻之间可能存在的的物质交换、信号转导ig. 1.1 The possible substance exchange, signal transduction between bacteria amicroalgae in an interalgal environment藻特点与优势,微藻的开发应用主要集中在单细胞微藻,多选用螺旋藻、小球藻能力强、生长快和耐污的微藻种类[2],但尺寸较小的单细胞微藻易生生物的侵害,而且其采收成本较高,因此开发工业应用性强的藻发展的关键之一,丝状微藻可有望克服这些问题[67][68]。,黄丝藻是近几年来新被关注的丝状微藻,国内外对黄丝藻的研究报道中绝大多数都是对于因黄丝藻引起的藻华污染水体进行治理要是因为黄丝藻适应力强,在淡水水体和海水水体极易快速繁殖
向试管中加入 5 mL 蒽酮溶液,塞紧磨口筛,用纱布和纱绳裹紧管筛,沸水浴 15 min,流水迅速冷却,10 min 后在 620 nm 波长下,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 OD,绘制标准曲线。总糖标曲如图 2.1-b 所示。黄丝藻总糖和蛋白的提取参考罗龙皂[86]的方法,然后按照总糖和蛋白质标曲的测定步骤测定相应波长下的 OD,扣除蒸馏水替代样品液的空白组,,按式(2.3)和式(2.4)进行计算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样品液浓度标准曲线查到的浓度总蛋白质的含量( %) (2.3)样品浓度标准曲线检测到的浓度碳水化合物含量( %) (2.4)标准溶液 mL 0 0.10.20.30.40.60.81.0蒸馏水 mL 1.00.90.80.70.60.40.20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281;X7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祥;张凯凯;刘彬;成杰;巩东辉;蔡禄;;废气、废水培养微藻制备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5年12期
2 杨永晶;韩丽娟;索有瑞;;树莓多糖中单糖组成的GC-MS分析[J];分析试验室;2015年06期
3 苗祯;杜宗军;李会荣;楼妍颖;罗玮;;5株北极微藻藻际环境的细菌多样性[J];生态学报;2015年05期
4 黄伟;朱顺妮;王忠铭;许瑾;袁振宏;彭万峰;王学伟;李荣清;;氮缺乏条件下小球藻碳水化合物与脂肪酸的合成规律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4年12期
5 于海峰;杨丹丹;;蓝藻多糖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山东食品发酵;2014年04期
6 季祥;廖利民;苗小丽;刘彬;周志丹;蔡禄;;微藻多糖提取条件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7 杨蕊;Shin Jong-Suh;刘玉海;尹云厚;同仲彬;严昌国;李香子;;饲粮中添加微藻DHA和ALA对蛋黄脂肪酸构成及蛋黄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4年21期
8 李静;宋盛亮;刘佳亮;曹学彬;王洪敏;曲玺昌;李君华;武鹏;;筒柱藻对仿刺参稚参和幼参生长的影响[J];齐鲁渔业;2014年08期
9 胡沅胜;刘斌;郝晓地;曹亚莉;;微藻处理污水中的絮凝分离/采收研究现状与展望[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1期
10 王艾平;周丽明;;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茶籽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条件的优化[J];河南农业科学;201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娜;肉制品中合成色素及违禁染料分析方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2 陈孝花;除藻剂对黄丝藻藻华叶绿素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3 窦连峰;电化学—生物法处理ABS废水技术及其机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4 李亚清;海洋微藻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特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37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3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