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湖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发布时间:2020-04-27 19:58
【摘要】: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经济大幅度增长,推进城镇化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如何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两个系统的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社会各界思考并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湖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正处于转型升级战役的攻坚阶段,更应在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下,兼顾生态环境,增强城镇化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湖南省及其各市州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其中,城镇化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四个维度分析城镇化发展现状,利用PSR框架模型将生态环境划分为环境状态、环境压力、环境响应三个方面,并从这三个方面解析生态环境发展现状;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计量模型,测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根据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划分标准,界定湖南省2006-2015年以及各市州2015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类型;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湖南省及其各市州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提供实证依据。本文在整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省情,构建测度指标体系来全面衡量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质量,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湖南省各市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进行分类分析;通过图表处理,分析湖南各市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各个方面之间的动态关系;利用ArcGis10.2反映湖南省各市州的区域差异性。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2006-2015年湖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渐加快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呈稳定中有波动的趋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从严重失调改善到勉强协调。说明湖南省在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下,明显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需要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探索新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模式(2)2015年湖南省各市州城镇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发展优于西部;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差异较小,整体水平较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区域差异性较大,说明镇化发展水平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图文】:

湖南省,城镇化,城镇人口,年增长


图3.1湖南省与全国城镇化率比对(2006-2015年)逡逑Fig邋3.1邋Comparison邋of邋Urbanization邋Rate邋between邋Hunan邋Province邋and邋the邋Whole邋Country(2006-2015)逡逑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逡逑2015年,湖南省城镇人口邋3452万人,比2006年增长998万人,十年城镇

湖南省,数据来源,城镇化,平均水平


湖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测度逡逑镇化率年均增长2.79%,高于全国2.65%的平均水平。从城乡人口比例来看,2015逡逑年,湖南省城镇人口数量超过乡村人口。从图3.1可以看出,湖南省城镇化率低逡逑于全国水平,但城镇化年增长率基本保持高于全国年增长率的水平增长。从人口逡逑城镇化来看,十年间湖南省城镇人口快速集聚,但仍低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逡逑3.1.2经济城镇化逡逑2015年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28902.21亿元,比上年增长6.9%。按照常住人逡逑口来计算,全年人均GDP为42754元,比上年增长6.17%。2006-2015年湖南省逡逑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逡逑3.2。逡逑60000邋-]逦r邋30逡逑50000邋逦逦■—邋25逡逑40000邋逦逦产邋\ ̄■逦I邋J邋■-邋20逡逑?0000逦I邋J邋15逡逑i00°:邋iH邋;逡逑2006邋2007邋2008邋2009邋2010邋2011邋2012邋2013邋2014邋2015逡逑■■瑚南省入均(;DP(元/人)逦W ■全国人均(;DP(元/人)逡逑+瑚南省人均_3DPX&速(%)逦全国人均GDF‘熠速(%)逡逑图3.2湖南省与全国人均GDP比对(2006-2015年)逡逑Fig邋3.2邋Per邋Capita邋GDP邋Ratio邋of邋Hunan邋Province邋and邋the邋State邋(2006-2015)逡逑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逡逑随着经济结构的持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7.8:41.7:40.5调整为逡逑2015年的11.5:44.6:43.9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99.27;X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振鹏;黄晓杏;傅春;余达锦;;环鄱阳湖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定量比较及演化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12期

2 高元;;能源新常态下规避“资源诅咒”与构建新型城镇化路径——以陕北能源富集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5年10期

3 崔木花;;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经济地理;2015年07期

4 陆大道;陈明星;;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J];地理学报;2015年02期

5 刘耀彬;黄梦圆;;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尾效”和“资源诅咒”——基于中国27个煤炭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1期

6 彭冲;陈乐一;韩峰;;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关系[J];地理研究;2014年11期

7 徐丽娜;赵涛;孙金帅;杨晓峰;;基于SVAR模型的山西省城镇化与能源消费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9期

8 辜胜阻;郑超;方浪;;城镇化与工业化高速发展条件下的大气污染治理[J];理论学刊;2014年06期

9 王少剑;方创琳;王洋;;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J];生态学报;2015年07期

10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J];农村工作通讯;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建春;济南市城市化与水环境及大气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曹琦;黑河中游水—土资源变化的人文因素驱动力分析及多目标情景模拟[D];兰州大学;2014年

3 李静芝;洞庭湖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丁超;支撑西北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模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母嘉译;四川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2 雷柠菡;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3 张艳红;大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天娇;吉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卢虹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袁存超;山东省城市化进程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2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42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1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