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降解玉米秸秆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降解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18:47
【摘要】:我国秸秆的年产总量高达8×10~8 t。作物秸秆是多功能性和再生性的生物资源,传统的秸秆焚烧处理方式不仅污染空气、破坏土壤结构,也导致了生物质资源的浪费。如何构建高效降解秸秆纤维素的菌群,通过微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秸秆,探索解决农业秸秆降解效率低下的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实现绿色循环农业稳步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玉米农田土壤为菌源材料,选取玉米秸秆为碳源,通过筛选纤维素降解菌,构建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群,分析液体发酵条件下复合菌群的秸秆降解效能,并最终通过盆栽模拟大田试验,探讨自然条件下秸秆降解效果,旨在通过高效的微生物降解方式,实现秸秆纤维素材料的资源化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CMC-Na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菌株,并通过刚果红染色和滤纸崩解试验进行初筛,获得12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对菌株进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ase)、滤纸酶活力(FPA)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β-Gase)测定,最终筛选出3株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Y-2和Y-6均为枝孢菌(Cladosporium sp.),菌株Y-7为镰刀菌(Fusarium sp.);将3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与实验室保存的优势菌株Y-R(绿色木霉Trichoderma sp.)进行拮抗试验,并将无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复配组合,测定各组合菌群的酶活力,最终筛选了一组互相无拮抗作用且酶活力较高的复合菌群(Y-6+Y-7+Y-R),标记为Y-M。(2)对复合菌群Y-M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复合菌群Y-M产酶最适条件,即培养时间4 d、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为7.5、产酶接种量为5%。(3)通过30d液体发酵试验,分析复合菌群Y-M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特征。结果显示,复合菌群Y-M酶活力峰值远高于各单菌株,其CMC酶活、FPA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最高分别为:37.71 U/mL、37.12 U/mL和38.93 U/mL;经过30 d的液体发酵,复合菌群Y-M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高于单一菌株,秸秆总降解率达到66.57%,分别比单菌株Y-6、Y-7和Y-R高6.56%、24.36%和12.05%,比空白对照组高53.36%;复合菌群Y-M对玉米秸秆三种纤维素成分降解效果均高于各单菌株,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总降解率分别为39.02%、57.69%和25.79%,比单菌株降解率分别高达16.25%、17.37%和9.50%,比空白对照组分别高33.92%、46.20%和17.55%。(4)通过60d的盆栽模拟秸秆还田试验,探究复合菌群Y-M在实验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复合菌群Y-M的玉米秸秆降解效果高于各单菌株,盆栽试验玉米秸秆总降解率达到55.34%,分别比空白对照组、菌株Y-6、Y-7和Y-R高46.93%、5.02%、14.67%和6.78%。在盆栽试验中,复合菌群Y-M仍然有较高的玉米秸秆降解能力,说明复合菌群Y-M降解能力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建议未来将复合菌群应用于农田实际工作,提高秸秆降解能力,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图文】:
图 1-1 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主要结构Fig. 1-1 Main structure of cellulose, hemicellulose and lignin物降解研究概况
2图 1-2 纤维素主要结构及分子间 H 键Fig. 1-2 Main structure of cellulose and intermolecular H bond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172;X712
【图文】:
图 1-1 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主要结构Fig. 1-1 Main structure of cellulose, hemicellulose and lignin物降解研究概况
2图 1-2 纤维素主要结构及分子间 H 键Fig. 1-2 Main structure of cellulose and intermolecular H bond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172;X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琳;高聚林;闹干朝鲁;王振;于晓芳;胡树平;萨如拉;青格尔;胡海红;赵丽萍;;玉米秸秆低温降解菌系的生长特性及其降解效果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年05期
2 单德鑫;王岩;张颖;;低温菌群筛选及对温度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3 张二红;潘晓亮;王新峰;赖汉卿;蒋立斌;郭腾飞;;降解玉米秸秆纤维素复合菌的选育及其酶活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5年04期
4 王海滨;韩立荣;冯俊涛;张兴;;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复合菌系的构建[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5年04期
5 尚婷婷;李全宏;邓尚贵;;高效降解纤维素菌系的筛选分离及复合菌系的构建[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31期
6 鞠瑞成;王鹏;公春艳;赵宏涛;刘露;李丽;闫洪雪;张鹏鹏;王海朋;李园园;;1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8期
7 吴文韬;鞠美庭;刘金鹏;刘博群;佟树敏;;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玉米秸秆的降解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3年04期
8 顾文杰;张发宝;徐培智;解开治;唐拴虎;;筛选两株稻杆降解放线菌[J];微生物学报;2012年09期
9 冯p,
本文编号:2643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43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