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一锅电纺贵金属-ZnO纳米复合纤维制备及过氧化氢无酶传感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30 14:42
【摘要】:H_2O_2检测在生物分析、医学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H_2O_2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选择性高、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检测快和成本低等优点。但常见的酶电极法由于稳定性差、成本高、不耐高温等缺点限制了应用。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新型的无酶传感材料来替代。ZnO纳米材料作为无酶电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和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研究。贵金属纳米粒子(Au、Ag和Pt等)具有表面体积比大、电导率高、生物相容性好、催化性能好、表面反应活性高等特点。贵金属结合ZnO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可有效改善ZnO的导电性和电子转移能力,提高其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近年来,Au(Ag)-ZnO的纳米复合材料的不同结构如纳米片、纳米棒、纳米颗粒和纳米纤维等被采用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改善电化学性能。而纳米纤维具有高的长径比、比表面积大和导电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电化学传感。静电纺丝技术由于其前驱液组分灵活可调,是制备复合纳米纤维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一锅静电纺分别含有硝酸银(或氯金酸)的聚丙烯腈(PAN)、聚乙烯吡咯烷(PVP)和乙酸锌的混合物得到纳米纤维原丝,随后经过高温煅烧得到贵金属-Zn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调节贵金属-Zn摩尔比,获得贵金属-ZnO纳米复合纤维并分析其形貌结构、样品组成和晶体结构及导电性特征。将该复合纳米纤维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研究其作为无酶传感材料,用于H_2O_2的高灵敏检测的可行性,所得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在优化静电纺丝条件下,一锅制备Ag-PAN-PVP-Zn(Ac)_2原丝,经程序高温煅烧后得到颗粒均匀分布的Ag-ZnO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随着前驱液中Ag/Zn摩尔比变化,所得Ag-ZnO纳米结构较敏感。当Ag/ZnO摩尔比为0.16时,Ag-ZnO呈现均匀连续的纳米纤维结构,连续性好,长径比高,且Ag纳米颗粒均匀分布纤维中。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方法证明了Ag-ZnO纳米复合纤维样品中,Ag以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存在,而ZnO以六方纤锌矿晶体结构存在。以Ag-ZnO纳米复合纤维分散液修饰玻碳电极(Ag-ZnO/GCE),采用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证明了Ag-ZnO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子转移能力。循环伏安和时间电流曲线证明在Ag/Zn摩尔比为0.16时,对应的Ag-ZnO/GCE对H_2O_2还原具有高灵敏的催化响应。Ag-ZnO纳米纤维作为传感材料用于H_2O_2检测,在1×10~-55 M~4×10~-33 M浓度范围内,电流和H_2O_2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0.3×10~-66 M(S/N3)。采用氯金酸为贵金属纳米材料起始物,和含有聚丙烯腈(PAN)、聚乙烯吡咯烷(PVP)和乙酸锌的DMF溶液混合,采用一锅法纺丝得到Au-PAN-PVP-Zn(Ac)_2纳米纤维原丝;进一步通过煅烧获得Au-ZnO纳米复合纤维。调节前驱液中Au/Zn摩尔比,研究Au含量对纤维结构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Au/Zn摩尔比为0.24时,对应的的Au-ZnO纳米纤维保持均匀连续的纤维结构,纤维直径大约为150 nm。纤维主要由ZnO纳米颗粒铰链排列组成,TEM元素面扫结果显示Au纳米粒子沿着ZnO纳米纤维生长且分布均匀。相比Ag-ZnO纳米复合纤维,Au颗粒分布更加均匀,且长径比更高。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Au-ZnO纳米复合纤维样品的组成和晶体结构,证明了Au-ZnO纳米复合纤维样品中Au和ZnO分别以面心立方晶体Au和六方纤锌矿晶体结构形式存在。以Au-ZnO纳米复合纤维分散液采用滴涂法制备修饰电极(Au-ZnO/GCE),通过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表明Au-ZnO纳米纤维具有比Ag-ZnO纳米复合纤维更加优异的导电性和电子转移能力。通过循环伏安和时间电流曲线证明对H_2O_2还原具有更灵敏的催化响应。作为传感器件用于H_2O_2检测,H_2O_2在1×10~-66 M~6×10~-33 M浓度范围内,电流和H_2O_2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到0.1×10~(-6)M(S/N3)。相比Ag-ZnO电极,其检测浓度范围更宽,而且检测限比Ag-ZnO电极低3倍。证明Au-ZnO纳米复合纤维中由于纳米颗粒更均匀分布,从而改善了其导电性及对H_2O_2还原的催化能力。电极的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有望用于无酶H_2O_2传感器。
【图文】:

纳米,纳米纤维,纳米棒,材料


纳米棒[82]、纳米针[83]、纳米纤维[80]、纳米管[84]、纳米带[85]和纳米梳子[86]等。氧化锌二维结构有纳米板和纳米片等[87, 88]。氧化锌三维结构包括花、蒲公英、雪花针叶类等[89]。一维氧化锌在电子、光电子和无酶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Zhu[57]等人以醋酸锌为原料,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元聚合物为前驱液,通过电纺丝法制备了氧化锌纳米纤维(ZnO NFs),所得的 ZnO NF由直径约为 20 纳米的致密氧化锌纳米颗粒组成。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对镉(Cd)的强亲和力,采用新的方波溶出伏安法将其应用于测定重金属的传感平台ZnO NF/GCE 对 Cd 离子检测表现出高灵敏性。Chiu[87]等人采用简单的一锅热解反应,,以环保型油酸锌化合物为原料,采用低成本工艺制备了二维氧化锌纳米粒子,利用二维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稳定性、易于合成材料以及先进的纳米结构的有利方面作为催化剂。三维氧化锌纳米材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循环性及再生性而被应用于催化剂。Qin[89]等人在不使用底物或模板的情况下,在十二烷基胺(DDA)的辅助下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高质量的氧化锌三维类海胆组装体,其结构由良好排列的氧化锌纳米棒构成,有较小的直径为 50-80 nm,长度可达 2 m具有优异的结构。

图像,静电纺丝,纳米复合材料


2 (a)GS / ZnO @Ag,(b)GS /ZnO @ Pd,(c)GS / ZnO @ Au,和(d)GS / Zn@ Pt 的 TEM 图像。2. Typical TEM images of (a) GS/ZnO@Ag, (b) GS/ZnO@Pd, (c) GS/ZnO@Au, andGS/ZnO@Pt.静电纺丝技术的研究进展静电纺丝是一种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各种聚合物已电纺成超细纤维,基于这种纤维的潜在应用,特别是它们在纳米复合材料的增强作用已经实现,通过改变静电纺丝的参数可以实现对纳米纤维形貌控制,从而制备出性能较为优异的纳米复合材料。 静电纺丝技术静电纺丝一词基本概念可以追溯到 80 多年前。1934 年至 1944 年,Forma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3;O657.1;X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Y.S.KO;陈玉琴;;炭纤维制备技术的进展[J];新型碳材料;1987年01期

2 丁慧慧;蒋孝峰;张技术;;负离子纤维制备工艺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20年02期

3 周烨;张莲莲;周金香;章莉莉;王锡琼;邹专勇;;导电纤维制备现状及其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上海纺织科技;2016年05期

4 邵敏;王进美;;聚苯胺导电纤维制备的研究进展[J];现代纺织技术;2009年04期

5 杨冰磊;;聚四氟乙烯纤维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介绍[J];上海纺织科技;2015年09期

6 本刊讯;;“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功能化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J];纸和造纸;2015年02期

7 李忠辉;许志美;马新胜;;碳纤维制备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3年05期

8 宫传东;戴慧敏;王水利;;废旧有机纤维制备ACF的研究[J];炭素技术;2012年06期

9 薛金根,龙剑峰,宋永才,冯春祥;碳化硅纤维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合成纤维工业;2001年03期

10 张卫中;陆佳佳;马小民;吴永龙;陈秀娟;张春苏;;连续SiC纤维制备技术进展及其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2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国荣;周晓华;杜光旭;;多晶铁纤维制备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金凤;杨锋;辛浩波;;偕胺肟基螯合纤维制备的反应动力学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黄浩;闫曦;陈大明;仝建峰;;C芯SiC纤维制备技术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4 孟凡成;赵静娜;叶玉婷;张骁骅;李清文;;石墨烯包覆碳纳米管纤维制备功能线器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李婷;于航;郅磊;刘宗怀;雷志斌;;活化碳纤维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分会:化学电源[C];2016年

6 葛丽芹;嵇剑宇;柏林玲;顾忠泽;;基于电纺纤维模版的多层中空纳米纤维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张华;梁晓飞;王学晨;牛建津;;活性碳/腈纶离子交换吸附纤维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A];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燕杰;刘军;唐利强;骆英;孟献丰;陈彩凤;;ZrO_2陶瓷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专辑(下)[C];2006年

9 葛丽芹;任娇雨;王玮辰;林洁雅;;卟啉功能化纳米纤维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李友良;王征科;张雨菲;孙永富;胡巧玲;;壳聚糖纤维制备的新方法和性能表征[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百川;单丝纳米纤维制备有新方法[N];中国化工报;2015年

2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陈虹;碳纤维产业要从“有”到“好”[N];中国化工报;2015年

3 华东;高性能PBO纤维制备项目获鉴定[N];中国纺织报;2005年

4 武晓东;天津工大新型功能纤维制备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纺织报;2009年

5 华新;“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功能化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消费日报;2015年

6 ;复合导电纤维制备方法及应用[N];中国纺织报;2014年

7 记者 杨维骅;超柔软易染聚酯纤维制备应用技术通过验收[N];中国纺织报;2012年

8 王秀兰;有机纳米纤维制备及光学研究获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3年

9 记者 耿倩;碳纤维产业获长期技术支撑[N];科学导报;2016年

10 记者 李满勋;聚苯硫醚异形/复合纤维制备技术的开发通过鉴定[N];中国纺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本学;氧化物晶体纤维制备的几个基础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王兵兵;高浓度海藻酸钠溶液的特性、纺丝及纤维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3 洪剑寒;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胺导电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旋;一锅电纺贵金属-ZnO纳米复合纤维制备及过氧化氢无酶传感应用[D];东华大学;2019年

2 刘鹏;负载高取向ZnO纳米棒的电纺纤维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3 房怡;中间相沥青基石墨纤维制备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4 王洪操;利用废弃纤维制备保温墙板[D];大连工业大学;2012年

5 张璐;利用废天然棉纤维制备离子交换纤维及性能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6 潘曼;猕猴桃渣膳食纤维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焕章;碳纤维制备过程中元素含量变化与结构性能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李婧;用于多氯联苯分析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制备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

9 周邓飞;可生物降解PBS的合成及纤维制备[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10 张剑青;PTT/PETG共混与纤维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5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45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b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