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福建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脱钩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21:39
【摘要】:低碳转型是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福建省作为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一,其低碳发展更是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以3E系统理论、低碳经济理论和脱钩理论为依据,首先对福建省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以经济增长、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为指标建立VAR模型研究福建省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LMDI指数分解法研究福建省各年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作用,最后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链式因果分解模型分析福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通过以上论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1985年以来福建省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但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结构;能源消耗总量与日俱增,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得到有效改善但正往多元化方向发展;碳排放总量也是不断上升,但是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节能技术的利用,碳排放总量增长趋势正在放缓。(2)能源强度的正向冲击对于福建省碳排放强度产生促进作用,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对碳排放强度起到抑制作用,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的作用机制类似,呈现出“镜对称”现象。如果不考虑碳排放强度自身的贡献,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要大于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高于碳排放强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经济增长效应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人口规模效应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虽小但在逐年增大,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而能源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作用则在各年之间波动不定。(4)1985年以来福建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指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脱钩状态由增长负脱钩逐步往弱脱钩方向发展。其脱钩关系主要受减排脱钩和产业发展脱钩变动的影响,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福建省减排脱钩的影响效果显著,福建省经济增长对工业产值的依赖也导致产业发展未能脱钩。本文最后基于结论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强化政府监督与引导职能、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和促进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五个方面对福建省如何构建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实现低碳发展提出建议。
【图文】:

一次能源消费,福建省,结构特征


随着福建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消耗利用也在不断扩大,而我国煤多气逡逑少油贫的能源供给格局导致福建省对煤炭资源消耗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水电、风逡逑电和核电等非化石能源所占比重一直较低。从图2-4中可以看出,福建省对能源的逡逑利用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和风电,其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基本超过50%,且逡逑煤炭、石油这两种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75%以上。具体而言,煤炭的比逡逑重在1991年以前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64%上升至1991年的70.9%,,之后逡逑在1992-2009年间稍微有所下降然后进入波动增长阶段;福建省石油多从它处调运,逡逑受到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石油比重一直在20%左右波动起伏,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逡逑总量的比重表现为先增后降;水电占比从1985年以来就一直在波动下降,但总量却逡逑是在稳固上升的。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2009年中海油印尼东固LNG项目正逡逑式投产

能源强度,福建省


福建师范大学钟宇声硕士学位论文逦逦逡逑三、能源强度逡逑*逡逑能源强度是用于反应一个地区能源产出效率的指标,通常用单位GDP所消耗的逡逑能源总量来表示。能源强度越高,表明单位GDP产出所消耗的能源越多,经济活动逡逑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大;能源强度越低,说明单位GDP产出所消耗的能源与越少,逡逑经济活动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小。为了真实地反应福建省能源强度的变化情况,本逡逑文将福建省GDP按1985年不变价格进行折算以剔除价格的影响,得到福建省1985-逡逑2015年的能源强度变化情况如图2-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321;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君;陈瑞敏;董碧滢;牛雪琪;;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与脱钩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19年08期

2 朱苑维;;关于电力行业碳排放成本的核算研究[J];科技风;2018年36期

3 陈炜;殷田园;李红兵;;1997-2015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年02期

4 高如梦;李晓涛;杜江;;湖北省农业碳排放估计及现状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07期

5 吴国骏;吴银光;;浅谈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方法[J];武汉勘察设计;2018年06期

6 ;航运业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靠谱吗?[J];珠江水运;2019年01期

7 赵世鸿;;碳排放权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思考[J];财会通讯;2019年01期

8 杨光;;收集、披露、共享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策略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9 陈迪;;碳排放权会计处理问题探析[J];江苏商论;2019年05期

10 赵新颖;;碳排放权及其交易的会计确认研究[J];当代经济;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中林;李金雷;;基于个体为本模型的中国碳排放核算模型构建[A];科技进步与体制改革暨《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30周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刘占成;王安建;于汶加;李铭;;中国区域碳排放研究[A];《地球学报》“矿产资源需求理论、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专辑[C];2010年

3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张艳;秦耀辰;;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泓波;李家启;谢宏佐;;试论应对气候壁垒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彩平;肖序;;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2649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49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