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太子河山区段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与修复策略

发布时间:2020-05-05 00:35
【摘要】:主要研究内容:1、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数据库建立根据研究区域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并对指标数据进行搜集、统计、挖掘和处理。本研究指标数据来源为一是遥感数据,以栅格单元为其基本单位;二是社会统计数据,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三是监测点位数据,以点位为基本单元,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各指标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2、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采用极差法对收集整理及空间的提取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权重赋值;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研究区域脆弱度,并进行太子河山区段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太子河山区段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现状及主要胁迫因素进行分析;3、生态环境修复策略根据太子河山区段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得出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生态环境修复策略。主要结论:1、根据太子河山区段上游生态环境脆弱度指数(EVI)可知,2016年太子河山区段上游区域生态环境整体相对较好,太子河山区段上游区域内强度脆弱区域仅占8.84%,主要分布于碱厂镇北部和南甸镇,中强和中度脆弱区域占36.29%,轻度和微度脆弱区域占54.87%。2、评价指标中,敏感性方面,水道平均高差、海拔和坡度指标;压力方面,河流阻断性、农田面积指标;状态方面,植被覆盖状态、水生物生物状态和栖息环境质量状态指标;响应方面,环保投资和封育林地面积指标,以上指标对生态环境脆弱度的贡献值较大,说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3、整体而言,低海拔和中海拔区域主要以中强度和中度脆弱区域为主,轻度脆弱区域脆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区,高海拔区域的脆弱性略低于中低海拔区域,修复重点应该侧重于中低海拔区域。4、根据太子河山区段上游河流地理及土地利用特点及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开展河流水生生物群落恢复及河流水生态功能恢复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提出太子河山区段上游生态环境修复策略。
【图文】:

分布图,子流域,分布图,主要河流


图 1-1 研究区域子流域分布图表 1-1 小流域基本信息表序号 小流域名称 面积(km2) 流域内行政区 主要河流1 五道河流域 143.26 高官镇 流域内主要河流为五道河

水质测定,鱼类,卫星影像


图 1-2 水质测定及鱼类、大型底栖动物识别2、RS 技术应用数据源:为了最大限度地使图像上尽可能丰富地反映地表信息的要求。为此本论文研究中选取的影像为美国 Landsat 卫星在 7-10 月之间拍摄的卫星影像。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8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彭华;杜娜;曹瑞;徐颂军;谢跟踪;符英;;基于3S技术的文昌市铺前镇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与评价[J];生态科学;2015年06期

2 李秀芬;刘利民;齐鑫;张金鑫;肇同斌;王一;刘雪峰;周永斌;;晋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10期

3 邱一丹;孙保平;钟晓娟;;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生态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陆鹏;沈叶青;;浅谈边坡生态修复基质的选择与应用[J];现代园艺;2012年10期

5 梁雪;贺锋;徐栋;吴振斌;;人工湿地植物的功能与选择[J];水生态学杂志;2012年01期

6 刘正佳;于兴修;李蕾;黄玫;;基于SRP概念模型的沂蒙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8期

7 王国庆;王兴泽;张建云;金君良;刘翠善;严小林;;中国东北地区典型流域水文变化特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科学;2011年06期

8 张鑫;杜朝阳;蔡焕杰;;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集对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04期

9 余坤勇;刘健;黄维友;许章华;陈志飞;;基于GIS技术的闽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张笑楠;王克林;张伟;陈洪松;何寻阳;;桂西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J];生态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晶;漓江水陆交错带生态修复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刘铁冬;四川省杂谷脑河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丽娟;太子河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对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大连海洋大学;2017年

2 马里;楠溪江香鱼栖息环境调查及其产卵场水文、水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

3 李瑶瑶;淮河流域(河南段)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修复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晋曦;不同封育年限下石灰岩山地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5 曾慧梅;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与景源评价的风景区保护区划分探讨[D];西南大学;2013年

6 张红红;松辽平原黑土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周积果;河流恢复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49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49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c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