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生物组学的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絮凝剂产生源研究
【图文】:
图 2-1 中国四大海域的代表性采样点地理位置Fig. 2-1 The R. philippinarum sampling locations along China coasts 样品絮凝率测定性测定方法在 Mu 等(2018)使用高岭土悬浮液法测定基础上进行60]。取 93 mL 4 g/L 高岭土悬浮液,5 mL 10 g/L 氯化钙溶液和 2 mL 泥样品依次添加于 250 mL 烧杯中。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样品浓度8、10、15 g/L。所有溶液均用人工海水替代参照方法里的去离子水加 2.0 mol/L 盐酸溶液或 2.0 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值至 7.5,拌混合液 1 min,然后以 80 rpm 缓慢搅拌混合液 2 min。静置 10 分便携式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550 nm 吸光度下进行光密度(OD)值测 2 mL 人工海水替代 2 mL 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样品进行 OD 值测三次平行样测定。絮凝率(FR,Flocculation rate)计算公式为:FR (%)=A-BA×100B 为分别为对照组和 RPM 样品组在 550 nm 吸光度下的 OD 值。
中国四大海域采集的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冷冻泥样絮凝率(A)和舟山采样点的黏附泥冷冻处理前后絮凝率(B)-2 The flocculation activity of freezing-treated RPM from four China coastal locations (A), afresh RPM and freezing-treated RPM from Zhoushan location (B)不同地点 RPM 样品粗多糖成分比较分析糖含量制的葡萄糖标准品溶液标准曲线如图 2-3 所示,表明在一定的葡萄糖溶液浓,本实验所用的葡萄糖标准品的 OD 值与其浓度成线性关系,R2= 0.998,,,因此可用于测定待测样品的总糖含量。y = 0.5909x + 0.0224R2= 0.9980.20.30.40.50.60.7光密度值(OD490nm)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晴晴;李瑞泽;佟长青;李伟;;不同煮沸时间对菲律宾蛤仔多糖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7年21期
2 谢章源;;菲律宾蛤仔静水移动产卵育苗技术[J];海洋与渔业;2015年01期
3 周颖;;不同海藻饵料对菲律宾蛤仔生长的影响[J];河北渔业;2014年05期
4 曹华;徐冠达;;粉砂淤泥质滩涂菲律宾蛤仔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J];水产养殖;2014年05期
5 牟刚;陈燕珍;王静;刘希刚;毛玉鑫;;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的累积和排出规律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13期
6 王海涛;王世党;王浩;童伟;于国庆;李洪涛;;菲律宾蛤仔大规格育苗技术研究[J];科学养鱼;2012年02期
7 袁秀堂;张升利;刘述锡;梁斌;梁玉波;张国范;;庄河海域菲律宾蛤仔底播增殖区自身污染[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3期
8 王贵宁;姜令绪;王韶华;杨宁;李泽新;吴维吉;王文琪;;盐度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和清滤率的影响[J];海洋科学;2010年06期
9 张兴国;张英;徐宗平;;菲律宾蛤仔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009年08期
10 王文琪;姜令绪;杨宁;李建;王仁杰;;氨氮对菲律宾蛤仔免疫力的影响[J];海洋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学雷;朱明远;C.Bacher;A.J.S.Hawkins;;菲律宾蛤仔的个体生长动力学模型[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孙振兴;张晾;郝丽红;刘雪;范旭阳;闫苗苗;;菲律宾蛤仔组织的原代培养[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3 蔡立哲;马丽;高阳;;四种PAHs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4 蔡立哲;马丽;高阳;杨丽;;葸、菲、芘、(艹屈)混合液对菲律宾蛤仔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晓宇;周毅;;胶州湾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呼吸排泄作用的现场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刘慧;方建光;;菲律宾蛤仔苗种的健康生产[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7 郭文;房慧;潘雷;菅玉霞;张少春;王淑君;方建光;;菲律宾蛤仔苗种土池中间培育及越冬生产实验[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郭文;房慧;潘雷;菅玉霞;张少春;王淑君;方建光;;菲律宾蛤仔苗种土池中间培育及越冬生产实验[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董波;;菲律宾蛤仔能量收支的研究[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吴耀泉;;胶州湾菲律宾蛤仔渔场环境及饵料分析[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暨张玺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章源;菲律宾蛤仔静水移动产卵育苗技术[N];中国渔业报;2015年
2 王云 马平;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技术(一)[N];福建科技报;2006年
3 王云 马平;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技术(四)[N];福建科技报;2006年
4 王云 马平;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技术(三)[N];福建科技报;2006年
5 王云 马平;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技术(二)[N];福建科技报;2006年
6 王云 马平;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技术(五)[N];福建科技报;2006年
7 王云 马平;菲律宾蛤仔的养殖技术(六)[N];福建科技报;2006年
8 翟兵;菲律宾蛤仔苗种培育和高效养殖技术有新突破[N];中国海洋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刘国华;科技创新再造“东方蚬库”[N];辽宁日报;2006年
10 徐向阳;院地合作 领跑经济[N];福建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闫喜武;菲律宾蛤仔养殖生物学、养殖技术与品种选育[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2 梁玉波;菲律宾蛤仔体内寄生帕金虫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3 卢素敏;菲律宾蛤仔附着变态过程中的差异基因表达与基因克隆[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宛立;锦州湾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对菲律宾蛤仔的遗传损伤[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刘童;基于菲律宾蛤仔的近海多环芳烃生物监测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张凯;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混养系统有机碳收支以及细菌生产力与代谢功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刘栋;菲律宾蛤仔在苯并[a]芘胁迫下毒性效应与污染检测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刘国山;威海双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动物与海藻群落演替特征及其生态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东东;菲律宾蛤仔C型凝集素免疫功能及分子识别机制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9年
2 吴启迪;雌二醇作用下菲律宾蛤仔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9年
3 王玉霞;基于微生物组学的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絮凝剂产生源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4 胡格格;菲律宾蛤仔RpFADD和RpMacin的鉴定与免疫功能初探[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9年
5 刘慧慧;采捕后菲律宾蛤仔的代谢规律与品质评价[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6 杨晴晴;菲律宾蛤仔凝集素及其抑制腐败希瓦氏菌机制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7 汤梦瑶;菲律宾蛤仔不同组分多糖理化性质及活性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8 孟祥宇;感染复殖吸虫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转录组学分析[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9 武禹安;菲律宾蛤仔群体间壳形态及生长性状比较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10 崔霞;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天然生物絮凝剂的微生态机制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50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5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