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16:05
【摘要】:Cu(Ⅱ)和Cr(Ⅵ)等重金属由于具有非生物降解性和较高的致癌性,对公众健康甚至整个食物链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成为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最经济的水处理方法之一。虽然关于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有很多,但很少深入探究其吸附机理,也很少涉及金属离子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过渡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展开研究,并运用表面络合模型(SCFM)结合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等温线模型来探究吸附剂去除Cu(Ⅱ)和Cr(Ⅵ)的性能和机制,为重金属吸附剂的工艺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纳米MoS2并用于水中Cu(Ⅱ)的去除,其最大吸附量(qmax)为221.3 mg.g-1。采用表面络合模型阐述Cu(Ⅱ)在MoS2吸附剂表面的吸附机理。实验表明,Cu(Ⅱ)在MoS2表面上的的吸附过程中既有物理静电作用,又有化学络合作用,其中,化学吸附是主要的吸附作用,决定了 Cu(Ⅱ)的吸附去除效果。(2)采用水热法制备了 MnO2/TA复合材料,并用于去除水中的Cu(Ⅱ),其q/max为194.3 mg·g-1。经研究发现,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数据进行的拟合与实验结果较好吻合,且吸附经过膜扩散、孔扩散两个步骤。热力学研究表明Cu(Ⅱ)在MnO2/TA上的吸附一个吸热的、自发的物理-化学吸附过程,结合对表面络合模型的研究,可认为物理静电作用在吸附反应的初始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化学作用是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主要驱动力。经5次循环后,MnO2/TA对Cu(Ⅱ)的吸附量下降了 10%左右,说明MnO2/TA可重复利用,是一种有潜力的环境处理材料。(3)以Fe2+为连接剂,用单宁酸对MoS2和MnO2进行改性,合成了新型MoS2/Mn02/TA复合材料并用于去除水中的Cu(Ⅱ),其qmax为175.5 mg·g-1。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的研究表明,Langmuir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验数据,吸附速率由膜扩散和孔扩散共同控制。进一步研究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阐明了Cu(Ⅱ)在MoS2/MnO2/TA上的吸附是一个吸热的、自发的物理-化学吸附过程。吸附过程中存在静电作用、溶剂化作用、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络合作用,其中静电作用和络合作用均有利于Cu(Ⅱ)的吸附,而溶剂化和吸附质间相互作用均不利于Cu(Ⅱ)的吸附。物理静电相互作用主要在吸附反应的初始阶段起作用,化学相互作用是推动吸附进行,达到平衡的重要动力。循环实验的数据表明MoS2/MnO2/TA吸附剂可以重复使用。(4)用单宁酸和聚乙烯亚胺对MnO2进行改性,制备了能去除水中Cu(Ⅱ)和Cr(Ⅵ)的MnO2/PEI/TA双功能复合材料。MnO2/PEI/TA复合材料呈现出空间网络的树枝状结构,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由于TA和PEI的存在,复合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或含氮官能团,为金属离子吸附或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中心。大大增加了金属阳离子和金属阴离子与吸附剂络合的机会。MnO2/PEI/TA可以用来同时去除Cu(Ⅱ)和Cr(Ⅵ)。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的研究表明,MnO2/PEI/TA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中除了物理作用外,还存在其他相互作用。用表面络合模型阐释了Cu(Ⅱ)和Cr(Ⅵ)在MnO2/PEI/TA上的吸附过程,阐明吸附中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Cu(Ⅱ)和Cr(Ⅵ)在MnO2/PEI/TA表面的吸附自由能均为负值,表明Cu(Ⅱ)和Cr(Ⅵ)在MnO2/PEI/TA上的吸附均为自发过程;吸附过程中存在静电作用、溶剂化作用、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络合作用,其中络合作用有利于Cu(Ⅱ)和Cr(Ⅵ)的吸附,溶剂化和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不利于吸附,静电作用对吸附的影响与溶液pH有关。值得注意的是,Cr(Ⅵ)不仅可以吸附在MnO2/PEI/TA表面上,还可以与表面的还原官能团发生反应,转化为Cr(Ⅲ)。
【图文】:

元素,样品,矿物材料,金属硫化物


以膨胀玻璃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沸石,并用于对镉的吸附去除。矿物材料的吸附量一般较低,所以对矿物材料进行改性和修饰是研究的焦点之一。如图1-1所示,孙玲敏等[26]通过水热法在硅藻土上修饰纳米结构硅酸盐层(Zn2SiO4或 Mn7O8(SiO4)),,并对水中的 Pb(II)和 Cd(II)进行吸附。硅藻土经修饰形成复合材料(ZnDt)后,对 Pb(II)和 Cd(II)的吸附量分别为 443.0 mg·g-1和 29.0 mg·g-1。Ayyub等[27]用羟基磷灰石和戊二醛与壳聚糖交联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并对水中的 Pb(II)进行吸附。通过这种复合材料对 Pb(Ⅱ)的吸附实验发现,铅离子在固体表面吸附是多层吸附,且最大吸附量为 354 mg·g-1。图 1-1 吸附 Pb(II)和 Cd(II)后的 ZnDt 样品的(a, b) SEM 图和(a1-a4, b1-b4) EDX元素图;(c, d) Pb 4f 和 Cd 3d XPS 图[26]。Fig. 1-1 (a, b) SEM images and (a1-a4, b1-b4) EDX elemental mapping of the ZnDtsamples after adsorbing Pb(II) and Cd(II); (c, d) Narrow-scan survey XPS spectra ofPb 4f and Cd 3d[26].1.3.1.2 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材料金属氧化物(如 MnO2、Fe3O4、TiO2)和金属硫化物(如 MoS2、SnS2)因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它们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制主要是 M-O或者 M-S 键与重金属形成配位键。其中,Fe3O4由于具有磁性、生物兼容性、经济环保、易回收和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而成为制备复合材料的首选。Shafiee 等[28]研究了橡木粉/Fe3O4(OP/Fe3O4)磁性复合材料对水中 Co(II)、Ni(II)、Pb(II)的吸附性能和机理

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研究


(a,b)-MnO2和(c,d)-MnO2-OA的FE-SEM图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647.33;TB333;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斌;周群;岳继光;;动物吸附机制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现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唐希成;;提取金属中氧时氧的吸附机制研究[J];分析试验室;1988年11期

3 Е.А.Нсчасв ,Н.В.Няколенко ,曲晓明;金表生富集的吸附机制[J];黄金地质科技;1989年01期

4 薛光;泡沫塑料在金的分析与测试中的应用[J];黄金地质科技;1989年02期

5 陈盈;颜丽;关连珠;王冲;董旭;张旭东;;不同来源腐殖酸对铜吸附量和吸附机制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6年03期

6 陈锋;曹张伟;司文静;;土壤中重金属铬吸附机制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7 周群;何斌;岳继光;;昆虫足的吸附机制[J];昆虫知识;2007年02期

8 杨敏;豆小敏;张昱;;固液界面吸附机制与模型——“环境水质学前沿专栏”序言[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10期

9 杨玉山;董发勤;张伟;聂小琴;;固定化啤酒酵母菌对锶的吸附机制及热力学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年01期

10 张思纬;刘峙嵘;;放射性核素吸附行为的研究综述[J];铀矿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超;苟文贤;季峻峰;王洪涛;李伟;;固体核磁共振在矿-水界面化学的应用:磷灰石除氟机制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7年

2 苟文贤;任超;季俊峰;李伟;;应用EXAFS研究镍钴锌重金属离子在γ-Al_2O_3矿物-溶液界面上的竞争吸附机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3 张彦灼;李军;丁岩;;好氧颗粒污泥对水中结晶紫的吸附机制[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5年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李纪红;冯菁;陈英超;李传光;王蔚;孙平川;袁直;;吸附分离材料的吸附机制研究方法[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王莉淋;段林;朱东强;陈威;;含氮、硫杂环芳香化合物在纳米碳管上的非疏水吸附机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阳书文;于洁;吕国强;马文会;王华;;可循环利用的Li_4SiO_4吸收CO_2的实验研究[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7 李经民;尤耀干;郑惠裕;陈玉恭;;XAD微孔介质吸附半挥发性PAHs化合物之温度效应影响[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赵晓岚;吴涵玉;杨耘博;李平;梁建军;范桥辉;;基于EXAFS光谱和表面络合模型研究Ni(Ⅱ)在伊利石表面的吸附机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9 徐希阳;郝瑞霞;丁杨;徐汇;;真菌对铅的吸附机制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10 暴秀丽;;褐煤基改性材料吸附剂吸附Pb~(2+)、Cd~(2+)的机理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元;砷在TiO_2复合材料表面的光促吸附机制[D];天津大学;2013年

2 杨大龙;生物质分级构造氧化物吸附规律及其性能[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陈翠苹;水中亚硝胺类污染物的吸附去除与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6年

4 谢梦醒;硬质碳对有机污染物吸附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周世民;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砷吸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6 丁腾达;硅藻对三价砷的吸附吸收行为及机制[D];浙江大学;2014年

7 王月瑛;生物质炭对三种不同极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8 赵恒;长江口典型药物残留的行为特征研究及监测方法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邢洁;蛋白型微生物絮凝剂对卡马西平的去除效能和机制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徐怀洲;粘土矿物与有机物间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其慧;过渡金属氧硫化物及其复合材料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制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2 付自豪;分子模拟研究芳香类污染物在大气冰表面的吸附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3 李畅;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乳酸菌对铅吸附特性及吸附机制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4 杨克毅;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与细菌吸附机制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熊婧;乳酸菌对重金属镉的耐受性和吸附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6 孙国辛;飞行吸附机器人的自主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李婷;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及机制的研究[D];黑龙江科技大学;2016年

8 詹小明;酶法降解玉米皮制备功能性寡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卢瑛莹;有机膨润土在多溶质组分中的吸附行为和机理[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黎梦薇;生物碳吸附西维因和土霉素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D];浙江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53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53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f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