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大气细颗粒物中PAHs及其衍生物污染特性与风险研究
【图文】:
- 5 -苯并[a]芘 茚并[1,2,3-cd]芘 二苯并[a,h]蒽 苯并(g,h,i)傒5 环 5 环 6 环 6 环图 1-1 16 种优控 PAHs 化学结构环境中的 PAHs 主要源于含高碳物质的高热反应、成岩过程和微生物合过程产生。高热过程产生的 PAHs 是有机物在高温(350-1200℃)、无氧或低条件下形成的[11],其中,石油残渣裂解和煤蒸馏产生焦炭、煤焦油的过程人类有意识的生产 PAHs,而包括机动车尾气、森林火灾、燃木柴、煤用于暖等在内的燃料不完全燃烧过程也会无意之中产生 PAHs。其中不完全燃烧程为对 PAHs 污染最大的贡献者[12]。此外,PAHs 也可以在低温(100-150℃)件下以在数百年的时间为周期被形成并存在于原油中。某些植物和细菌也可通过合成的方式,或在降解营养物质过程中形成 PAHs[13]。除上述分类方法人为和自然源的分类方法也较为常用,人为源主要包括住宅供热、煤的气化
- 9 -9,10-二硝基蒽 1-硝基芘 6-硝基屈 7-硝基苯[a]蒽3 环 4 环 4 环 4 环图 1-2 16 种 NPAHs 的化学结构1.4.2 NPAHs 的毒性在大气环境中广泛存在的 NPAHs 具有急性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癌、致突变毒性。根据人体细胞和细菌实验的研究结果,大多数 NPAHs 比母体 PAH具有更强的致突变和致癌性[28, 29],具体而言 NPAHs 的致癌、直接致突变作用比母体 PAHs 强 10 和 105倍。2012 年 NPAHs 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二级或三级致癌物。NPAHs 致突变的机理被描述为 NPAHs 与生物体内 DN经环氧化、硝基还原、共轭反应途径加合,,该加合产物具有生物致突变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桂玲;;国内外细颗粒物监测评价方法对比及启示[J];环境保护科学;2019年03期
2 齐丛亮;吴傲立;尤胜胜;李玉;沈晓玲;孙彬彬;冯丽华;;细颗粒物控制技术现状研究[J];节能与环保;2019年09期
3 夏晓康;李灿;朱尚斌;;垂直壁面附近细颗粒物热泳效应实验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17年06期
4 聂燕敏;张楠;齐丽娟;陶晶;王心宇;尤育洲;宁钧宇;李国君;高珊;;基于3D表皮模型雾霾和烟花集中燃放天气细颗粒物对皮肤刺激性的影响及方法比较[J];毒理学杂志;2018年05期
5 侯永丽;秦纲;任栋华;吕吉元;;大气细颗粒物与心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21期
6 刘俊仪;吕墨钰;王海阳;喻健;周冠宇;金建成;;大气中细颗粒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山东化工;2016年23期
7 陈金媛;刘柏辰;韩潇倩;周庆华;;杭州市冬春季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特征及细胞毒性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7年02期
8 何伟轩;孙昊;关颖;;高校教室自然通风下细颗粒物运动分布规律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年02期
9 周跃;;大气细颗粒物监测技术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年16期
10 周跃;;大气细颗粒物组成分析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清泉;肖纯凌;;不同城市细颗粒物金属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分析研究进展[A];2018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精准环境健康:跨学科合作的挑战论文汇编[C];2018年
2 牛宏宏;王宝庆;刘博薇;胡新鑫;;不同气象条件下城市街道峡谷内细颗粒物扩散模拟[A];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8年
3 于凉云;张奇;徐琴;胡效亚;;大气细颗粒物成分的电化学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六分会:环境化学[C];2016年
4 卞倩;梁婕;陈东亚;凌敏;;功能性转录组学分析揭示细颗粒物暴露调控的肺泡上皮细胞关键分子通路[A];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5年
5 孙科;吕琳;万占鸿;;细颗粒物在不同表面上的自然沉降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A];2014年全国环境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朱彤;;大气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A];十一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3年
7 王春霖;陈永亨;王津;刘娟;;粤西某工厂周边大气细颗粒物中铊的分布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3)[C];2015年
8 韩雪;梁文艳;梁文丽;张苑;孙乐栋;;大气细颗粒物对小鼠皮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A];2015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9 赵靓;刘保献;杨懂艳;陈圆圆;丁萌萌;周健楠;;大气细颗粒物组分分析及研究[A];2014大气颗粒污染物监测与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钱凌;银燕;童尧青;王巍巍;魏玉香;;南京北郊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行勇;城市大气细颗粒物中碳组分主要来自化石燃料[N];科学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晶 实习记者 胡文婷;19微克 深圳盐田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达欧盟第二阶段标准[N];中国环境报;2020年
3 本报通讯员 陈惠陆;广州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连续两年达标[N];中国环境报;2019年
4 刘立 项丽君;钢铁窑炉烟尘细颗粒物超低排放技术及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9年
5 孙雪云 韩晖;仍为细颗粒物[N];常州日报;2019年
6 宗华 编译;细颗粒物:到底多“浓”才安全[N];中国科学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周迎久 张铭贤;河北上月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创同期最好水平[N];中国环境报;2019年
8 记者 刘剑英 白增安;邯郸力争今年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N];河北日报;2018年
9 记者 马爱平;林带阻滞细颗粒物下午效率高[N];科技日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高楠;北京上半年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创历史同期最低[N];中国环境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丹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中细颗粒物转化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2 刘勇;应用化学团聚增强细颗粒物脱出的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3 吴昊;应用水汽相变促进燃煤烟气中细颗粒物及SO_3酸雾脱除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4 刘文巍;范德华力作用下细颗粒随机堆积过程的动力学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5 金鑫明;开放及封闭空间内细颗粒物的输运特性与捕集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6 郭沂权;燃煤飞灰细颗粒物化学团聚强化除尘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7 周润泽;环境细颗粒物对上海市社区心律失常发病的短期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8 裴冰;污染源颗粒物排放测定技术研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9 段智霞;细颗粒物质潜入河道底泥截污效果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10 梁晓雪;我国能源金三角宁东煤化工基地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兰州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影;大气细颗粒物对人SH-SY5Y细胞线粒体损伤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2 李海冰;导线表面细颗粒物积聚的模型及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3 何玉洁;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重污染天气管控效果评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刘东;蒸汽相变脱除转炉烟气细颗粒物数值模拟[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5 黄永益;打印室内细颗粒物(PM2.5)的散发、运移与排除的数值模拟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6 李阳;蒸汽相变协同湍流团聚对细颗粒物预处理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7 李佳;蒸汽相变作用下燃煤细颗粒物湍流团聚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8 赵艳萍;办公建筑室内细颗粒物分布特性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9年
9 王军;基于无机膜分离技术的细颗粒物捕集设备的研制及应用[D];贵州大学;2015年
10 胡译丹;基于群智感知模式的区域性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布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56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5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