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北川县都坝河流域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10:42
【摘要】:都坝河流域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东北部,属龙门山地震带地质灾害高发区。流域内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地质地貌复杂,沟壑纵横,河流深切,构造活动强烈,降水丰沛。“5.12”汶川特大大地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频发,地灾易发点133处,,这些灾害时刻威胁场镇和乡村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破坏流域生态环境。因此,开展都坝河流域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为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流域地灾生态环境修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依托“北川都坝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川国土资发[2016]9号),在整理分析已有的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基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点线实地调查,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都坝河流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定量研究,并用耦合关系模型探究其地质灾害危险性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格局关系,揭示流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空间格局。,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特征:本研究首次对北川县都坝河流域进行系统的地质灾害危险与环境脆弱性分析。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坡向、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地震烈度、河流、道路、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子作为指标,构成都坝河流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同时选取了地表起伏度、坡向、年平均降水量、土地垦殖率、人口密度、人均GDP、城镇化率、坡度、地质灾害点密度、植被覆盖率、土壤类型等十一个影响因子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都坝河流域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2)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本研究对研究区地质灾害发生点进行深入研究,获取地质灾害发生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地形起伏度、坡向、到河流的距离、距道路的距离、地震烈度、坡度、地层岩性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形成了地质灾害危险分布图。北川县都坝河流域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以及相对安全区,研究区内高危险区占都坝河流域总面积的29.4%,中危险区占流域总面积的26.5%,低危险区占流域总面积的25.6%,相对安全区占流域总面积的18.5%。(3)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本研究对北川县都坝河流域生态环境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通过调查选取因子分析叠加后,获取都坝河流域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图。北川县都坝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分为高脆弱区、中脆弱区、低脆弱区以及相对安全区。相对安全区占都坝河流域总面积的24.98%,低脆弱性区占都坝河流域总面积的27.97%,中脆弱性区占都坝河流域总面积的22.93%,高脆弱性区占都坝河流域总面积的24.12%。通过都坝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图可以发现北川县都坝河流域北部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低,桂溪镇和陈家坝乡生态环境脆弱性相对较高。(4)地质灾害危险性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关系:通过将北川县都坝河流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布图和都坝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分布图进行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都在0.5,并且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耦合协调度则是都坝河下游高于上游,陈家坝乡中部和桂溪镇最高,都坝乡最低。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位置图,北川,河流,大地震


图 2.1 研究区位置图 图 2.2 都坝河流域研究区遥感图Fig.2.1 The Study Area Location Map Fig.2.2 The Image Map of Duba Riverwatershed2.2.2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新构造运动的表现主要是间歇性的抬升。都坝河流域河床比降非常大,达到77.69‰,水流速度快,都坝河流对河床的下切侵蚀和两岸的掏蚀都非常强烈,使得都坝河两岸的地形坡度很是陡峭,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都坝河流域研究区内的映秀-北川逆冲断裂西北沿线,是一条现今仍在活动断裂,“5.12” 汶川大地震就是发生在北川大断裂上,地震后尤其是大地震和特大地震后,岩层破碎程度提高,松散堆积物增加,为此生地质灾害提供良好的物源条件。本文研究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属于我国最大的地震区,也是我国地震活动最为频繁和强烈的地区。尤其是 2008 年 5 月12 日汶川发生里氏 8 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人类的生命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56]映秀-北川断裂是“5.12”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在都坝河流域内,北川断裂从曲山
【学位授予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94;X8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汇;;广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要点及难点的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19年02期

2 张艳玲;闫金凯;;地质灾害术语标准国内外现状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年06期

3 徐晖;朱岩华;周华;;关于丽水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丽水市“大搬快治”牢筑地质灾害防治“生命工程”[J];浙江国土资源;2018年12期

4 李鹏;;浅谈地质灾害的防范及治理[J];华北国土资源;2018年06期

5 史双娟;;余姚市 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专项行动全面完成[J];浙江国土资源;2019年02期

6 ;新疆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J];新疆地质;2019年01期

7 周静静;赵法锁;李辉;张晓敏;祝艳波;;陕西省地质灾害与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J];灾害学;2019年02期

8 王恒希;王燕;李利平;;以丽水市为例探究地质灾害与地震的关联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12期

9 李长山;;广东省中山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8年01期

10 王日标;张剑波;谭辉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南方国土资源;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益波;许建平;王文典;潘婧茹;赵伍杰;王珊珊;;余姚地区地质灾害致灾雨量阈值初探[A];第二届浙江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2 李玉峰;;气象诱发地质灾害成因分析[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3 王宁涛;彭轲;连志鹏;霍志涛;;清江流域利川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研究[A];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伍人高;温学松;;新时期下做好赣州山洪地质灾害的一些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6年

5 ;2016年汛期地质灾害的降水特征分析及个例试验[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7 水文气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理论与应用技术论文集[C];2017年

6 黄建军;;在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王先微;;秦巴山区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及预防措施[A];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8 崔爱平;;镇安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万)空间数据库的建立[A];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9 滕宏泉;范立民;向茂西;贺卫中;何意平;;黄土沟壑区地质灾害发生的降雨临界值分析——延安市2013年7月份强降雨诱发大面积地质灾害为例[A];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3年度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C];2013年

10 许超美;;陕西省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状况及几点认识[A];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3年度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及早部署 措施到位 确保安全[N];福建日报;2016年

2 记者 钟根清 通讯员 叶承慧;松阳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助民安居乐业[N];丽水日报;2019年

3 记者 戴晓蓉;80%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在汛期[N];深圳特区报;2019年

4 包文龙;南华县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N];楚雄日报(汉);2019年

5 法制周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曾金春 通讯员 刘泉子;防控汛期地质灾害[N];法制周报;2019年

6 记者 毛扬周 黄莹;省州市三级再次研究会商兴义市“2·17”地质灾害后续处置工作[N];黔西南日报;2019年

7 记者 楼盼;我市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N];金华日报;2019年

8 本报驻雅加达记者 田原;印尼旅游业多举措应对地质灾害影响[N];经济日报;2019年

9 宗禾;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四川西藏下拨4.5亿元特大型地质灾害救灾资金[N];中国财经报;2018年

10 记者 周沁蕾 见习生 黄靳玲;今年 全市未发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事件[N];六盘水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存杰;陕京管道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监测预警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2 白相东;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性对地质灾害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年

3 郝文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4 谢久兵;基于MAPGIS的广州市主要陆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5 张春山;黄河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3年

6 郑苗苗;黄土高原陕甘宁地区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与危险性评价[D];长安大学;2017年

7 汪宙峰;地质灾害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少达;强震区斜坡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马常春;青岛地区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现状、机理及预报预警[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马国哲;龙门山活动推覆体特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景們;临汾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评价[D];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邱利平;北川县都坝河流域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绵阳师范学院;2018年

3 刘阳;基于GIS的城市地质灾害评价风险性方法[D];广州大学;2018年

4 刘鹏程;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地质灾害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8年

5 阮受磊;福建省明溪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6 张振兴;城镇化进程中地质灾害承灾载体脆弱性评价[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7 张展豪;攀枝花拉洆-平地矿业开发区地质灾害特征及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8 周猛;沿海某县域地质灾害详查与监测预警[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9 龚柯;典型小流域地质灾害风险管控示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10 马思顺;基于遥感对云南省牟定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57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57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4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